第169章 清君侧?
第169章 清君侧?
女真人出现在了城墙下。
远远的,一箭射向尹瓘这边,有士兵拿着盾牌上前。
只见一队女真士兵用长木杆挑着一颗人头,来到城下。
这便是追击女真小股兵马的高丽武官的人头。
女真人这边带队的是粘罕身边亲卫头领,用汉话来讲,就是姓土,家中兄弟众多,是粘罕很信任的。
这位土大,下马走到城墙近处,用力将人头往城头上扔。
面对这等挑衅,尹瓘大怒:“放箭。”
第一波箭来的时候,土大还用刀去挡,可一只箭没挡住射在身上。
叮的一声,箭弹开了。
“恩,哈哈哈。”土大脑袋虽然不灵活,却也知道,这箭射不穿他身上的甲。
摆个姿势。
再中几箭,箭依旧被弹开。
土大直接撅起腚,然后拍了拍,示意高丽士兵往自己腚上射。
他穿的,可是全甲。
人甲、马甲全套,重骑兵甲的一种。
大宋步人甲自重五十多斤,这个也有接近五十斤。
硬扛五十步之外的普通弓箭,不要太轻松。
尹瓘气的脸色铁青,他也听不懂城下那女真人在骂什么,自己身边士兵射出一百多只箭,丝毫没伤到对方半分。
一直看着女真人嚣张的离开,尹瓘气的差点晕倒。
立即写信给开城。
土大呢,离开城墙约五百步了,下马,将身上的甲,还有马身上的甲都取了,放在另一匹马背上,再重新骑了一匹马。
女真人,还是很爱惜自己的马。
他们一般备有三匹马,一匹作战用,另外两匹马,一匹备用,一匹就是用来驮东西。
土木脑袋不行,却也是一直想着回去就告诉粘罕还有阿骨打,能想办法多买一点宋人的这种铁甲,这铁甲若有几千副,组建完颜部的骑兵,辽国也没什么可怕的。
此时,高丽人也在思考。
如何应对女真人的重甲。
反而女真人内部,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有女真的部落首领认为,当年唐末的时候,女真人其实是高丽的臣属,不应该对高丽用兵。
这是讲过去的。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隋三征高句丽,败了。
唐打高丽,也是下了血本。
辽国那么强大,三征高丽,事实上也是败,小胜却是惨胜。
所以,高丽是一块石骨头,特别容易崩了牙。
这事,阿骨打也是认真的思考过,并且请人去查了辽国征高丽的过程。
头一次,辽国号称八十万大军征高丽,有胜,但没得到多少实际的好处,让高丽割地赔款,高丽竟然拒绝了。
而后,辽国三十万大军征高丽,高丽死磕,竟然打败了辽国。辽国被迫还了六个州给高丽,就此结束。
第三次呢,辽国再征高丽,十万人只有数千人活着回去。
那么,真的和高丽打下去,有意义吗?
眼下,唯一的意义就是,可以与宋人交换甲胄。
再往深处想,阿骨打也感觉与高丽打下去,没有太多实际的意义,当下最重要还是统一女真各部,成为女真各部的大汗最有意义。
阿骨打决定和粘罕深入的讨论一下这事。
<div class="contentadv"> 而后,安排一人前往汴京,希望和宋人重新讨论一下,关于高丽人的事情。
梁莘会放过高丽吗?
不会。
从东跨院离开,回到家中。
曹昙喜欢兵法,也很在意梁莘对高丽人的看法。
梁莘只说了一句话:“澶渊之盟,辽国只是派出三十万兵马,就逼的大宋纳贡。六年后,八十万兵马没在高丽占到便宜,你现在告诉我,谁强?论兵马,论装备,我们弱吗?所以弱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赵家人。”
曹昙被梁莘怼的,竟然无言以对。
梁莘拿起茶杯:“高丽,必须灭,为啥呢,因为我讨厌他们。”
这理由。
曹昙更加的无言以对。
梁莘这时问:“诗词中,从李白再到东坡公,有许多人都写了,不破楼兰终不回之类的词,我一直想不明白,楼兰怎么这么招人恨呢?”
曹昙:“懂了。”
曹昙没当是梁莘问自己问题,只是感觉梁莘用楼兰的问题来回答高丽了。
事实上,楼兰也没干啥。
真正说起来,就是汉唐时期,楼兰所处的位置,加上楼兰经常性背叛,影响丝绸之路。另一个原因就是,为了维护丝路的战略目标,还是要灭掉不听话的小邦,也是在警告其他人,所以楼兰就是那只猴。
杀给鸡看的那只猴。
这时,王京玉奔入:“莘郎,大事不好。永国公服毒自尽,写下血书声讨。”
梁莘很淡定:“讨谁?”
王京玉:“说宫内,汉末宦官当权之风再起,请天下勤王,清君侧。”
梁莘大笑:“好,太好了。”说罢,梁莘起身,大喊一声:“梁忠,通知高帅备军,将那血书给我抢来,我等着。”
“是,主上。”梁忠的反应也很平淡。
他知道,梁莘有什么意外,他也活不了。
曹昙对王京玉说道:“回家,告诉他们,两个时辰之内,必须把人选出来。”
“是。”王京玉提着裙角就往外跑。
她知道,曹昙要的就是过继到二房的人。
很快,梁忠就带人去把血书抢到,然后送到了梁莘手边。
梁莘入宫。
赵佶此时,正在寝宫内,任何人都不允许告诉,他独自一人坐在床角,用被子包着自己,眼睛一只盯着寝宫内的那只香炭盆。
虽然许多地方已经用上石炭,不过赵佶是皇帝,肯定要用香炭的。
香炭,烧了之后,会有非常好闻的香味。
梁莘入内,拿着那份血书,坐在床边把血书递给了赵佶。
赵佶只看了一眼,赶紧就扔到了床下。
梁莘说道:“汉时,刘濞,二十一岁就封了王,景帝之时,他就是以清君侧为名,史称七国之乱。”
赵佶听完,用被子把自己包的更紧一些,他读过这段史。
梁莘继续在讲:“唐,安禄山,他打出的旗号就是,清君侧,诛杨国忠为名,史称安史之乱。”
赵佶用被子蒙住了头。
梁莘还在讲:“还有些小的,西晋末年,史称永嘉之乱,也叫八王之乱,用的理由也是清君侧,而后引发了五胡乱华。”
(https://www.24kxs.net/book/1656/1656929/11578800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