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开局萨尔浒,翻盘难度有点大 > 第231章 李献忠封亲王(求追订月票)

第231章 李献忠封亲王(求追订月票)


第231章  李献忠封亲王(求追订月票)

        随着李自成率部西去,西北地区已经完全被收复了。

        原先的陕西布政使司地域过大,容易造成独霸西北的局面。李献忠将陕西一拆为二,将陕西给独立出来,并将原宁夏甘肃青海部分成立新的甘肃布政使司。

        并将熊廷弼调任陕甘总督,陈奇瑜出任河南总督,左良玉调任山东总督。

        原山东总督卢象升改任闽浙总督。

        如今大明的版图也只有乌斯藏没有纳入弘光朝廷的掌控之中,当然了云贵地区目前并没有实控。

        除了大明的传统版图之外,李献忠还占领了漠南地区的广阔领土,将阴山河套重新收复;此外还占领了朝鲜的平安、咸镜、黄海三道以及琉球群岛和台湾岛,并将努尔干都司给恢复了!

        仅仅就版图而言,弘光一朝并不逊色于大明其他时期。

        至于用李定国同李自成也是无奈之举。

        虽说一举收复了四川、陕西等地,但这些地区十分偏远,朝廷的统治力并不强。

        加上交通不便,运输补给十分费力,难以支撑大规模的对外征战。

        李献忠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维稳,消化这些地区。

        故而李献忠利用大西同大顺先行对西南同西域进行杀伐,为以后自己彻底征服这些地区打下基础。

        毕竟相较于开疆拓土,弘光朝的大臣们更关心改朝换代的事情。

        虽然投靠李献忠有先后,但无疑这些人都是他的原始股东。

        如今天下已经基本平定了,他们自然是希望李献忠早日君临天下,他们也好更上一层楼。

        很显然好多人已经按捺不住了。

        不过谁都没有想到,居然是衍圣公孔胤桃率先上书弘光天子朱由崧。

        孔胤桃认为辽东郡王李献忠为国征战,仅用一年多的时间便使得天下重新归附,于朝廷有大功。

        不加封亲王恐难以服众!

        说实话,原本李献忠就没准备要加封亲王,走那一套虚头巴脑的流程。

        如今无论是宫廷、内阁还是天下各地的总督都是他的人,拥护明朝的士绅以及藩王势力早让他清理的差不多了。

        即便是有些人死挺大明,也掀不起太大的风浪来。

        按他的想法等回到京师后,直接让朱由崧搞个禅让,自己登基也就完成改朝换代了。

        孔胤桃这纯属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不过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他也就抱着看戏的心态,看看事情会发展到什么地步。

        毕竟自己从西北班师回京还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足够他们处理这些事情。

        孔胤桃的上疏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衍圣公的人品虽然不怎么样,可没有人敢忽视曲阜孔家的影响力。

        如今盘踞各地的势力皆已臣服,张献忠身死,李自成逃亡西域。

        外部矛盾基本解决之后,自然就是内部的矛盾了。

        对于李献忠封王之事,其实朝中的大臣并没啥异议!

        毕竟是弘光天子自己先破坏了大明的祖制,将李献忠封为了辽东郡王。

        以如今他的功劳,由郡王变成亲王也是顺理成章的。

        当然了出于立场不同,双方对于给李献忠封王也有自己的盘算。

        站在辽东官员的立场上,封王并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是希望李献忠登基,直接改朝换代的。

        这样一来他们除了现有的官职权利,还多了一份从龙之功。

        毕竟辽东的旧臣目前还没有封爵的。

        只有杀了崇祯的左良玉以及献出汉中并杀了张献忠的高杰被封了伯爵。

        这封爵的要求属实有些高。

        不但要立下军功,还要斩杀皇帝!

        李献忠也在不同场合暗示过,一旦新朝建立,会对他们这些功臣论功行赏。

        虽然封王不能满足他们的政治诉求,但这毕竟也是禅让流程中的一步。

        自打王莽篡汉之后,禅让便成为了权臣改朝换代的一种手段。

        一般都逃不过这几步,先是封公或者封王,然后假节钺,加九锡,最后迫使皇帝禅让。

        留守京师的首辅阎鸣泰同次辅李三顺一商议,既然这些步骤免不了,索性一步到位。

        现在的大明朝廷早就在王爷的掌控之中,根本就没有必要直接废朱由崧篡位登基。

        李献忠如果想要篡位,在辽东就能直接称帝了。

        那接下来肯定是要走禅让的流程了。

        从晋朝开始,“假节钺”成为级别最高的君王授权方式。拥有了“假节钺”的权力,不但可以随意斩杀触犯军令的士卒,还可以代替君主出征,并拥有斩杀节将的权力。

        如今李献忠相当于直接涉政,权利已经超过了“假节钺”,自然没必要再搞这个了。

        九锡之礼是皇帝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礼器,是最高礼遇的表示。

        九种特赐用物分别是:车马、衣服、乐县、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

        天子经常会用带有礼仪性的赏赐来表彰臣子,赏赐又有三六九等之分,而“九”在中国具有最高的含义,所以九锡也就是皇帝对臣子最高的荣誉赏赐。

        这些东西虽然是虚的,不过作为禅让流程中的重要一步,还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内阁拟出的方案是加封李献忠为辽王,实封辽东,加九锡,并任命辽王李献忠为摄政王,总领一切朝廷事宜!

        这样一来,李献忠同朱由崧之间就只差一个皇帝的称谓了。

        所以当阎鸣泰提出这些要求的时候他犹豫了。

        如果答应了这些,他这个天子也就当到头了。

        他殷切的望着满朝文武,希望有人能够站出来反对一下。

        可是如今无论是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还是锦衣卫都是李献忠的人,他这个挂名皇帝又能怎么办?

        不过很快就有人跳出来反对了。

        詹事府少詹事黄道周说道:“辽东郡王李献忠与国有功,加封辽王亦无不可,只不过亲王实封辽东无异于裂土封王。”

        “辽东郡王征战期间为了便于指挥,行临机专断之权乃是权宜之计。”

        “如今天下已经平定,辽东郡王应当还政于陛下。辽东郡王可以统领内阁,但是摄政王实在有违人臣之道。”

        “所以臣黄道周建议将赐封辽东改为食邑辽东;辽东郡王可以用首辅的名义施政,但是不宜行摄政王之举!以免天下人误会辽东郡王有谋逆之心,相信王爷本人也不会同意的!”

        黄道周的话,让内阁首辅阎鸣泰颜面扫地。

        他不但否了内阁的提议,还要让李献忠直接取代自己这个内阁首辅,这个黄道周还真是敢说。

        不过这个时候他自己下场同黄道周开撕实在是有失身份。

        一旁的钱谦益心领神会,他是东林党魁不假,不过如今他已经完全上了李献忠的贼船。

        面对现实东林党也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政治方针,从掌控朝局,变成了支持李献忠,在朝堂上占据一席之地。

        因此东林党人也分裂成了两派,一派跟随钱谦益一起支持李献忠。

        还有一些则是致仕,在民间抨击李献忠同弘光朝廷。

        作为礼部尚书,这个时候,他不表态是不可能的。

        <div  class="contentadv">        钱谦益说道:“辽东郡王除了征伐天下外,‘弘光新政’也是其一手提出的。”

        “我大明能有今天的盛况,王爷居功至伟,如何封赏想必都不为过。为了不破坏如今的大好局面,由王爷涉政陛下肯定也不会有啥异议!”

        “臣礼部尚书钱谦益认为内阁的提议并无不妥!”

        钱谦益这是又把皮球踢回到了朱由崧这里,陛下如果不想封这个摄政王,还请自己说出来。

        钱谦益其实代表了南方士绅。

        之后李三顺代表的辽东官员以及冯铨代表的北方士绅同张维贤、朱纯臣代表的勋贵势力纷纷站台支持钱谦益的言论。

        而黄道周的言论除了少数几个御史支持外,几乎无人敢出言呼应!

        这些人人微言轻,自然是给不了朱由崧底气。

        他只好使用了拖字诀,认为这件事情事关重大,还得要听听辽东郡王本人的想法,不宜操之过急。

        虽然众臣不断地给朱由崧施加压力,说对辽东郡王的封赏不能拖延,以免让忠臣寒心。

        不过毕竟是在朝堂之上,他们也不能吃相过于难看,还是给了朱由崧3天时间。

        朱由崧刚回到乾清宫,太后张嫣就已经在这里等着她了。

        张嫣是天启帝朱由校的皇后,同朱由崧的关系其实很远。

        但他这个弘光皇帝毕竟还是张嫣确认的,而且李献忠给了张嫣很高的地位。

        如今整个后宫其实真正的当家人是张嫣,朱由崧的陈皇后在张嫣面前都不敢大声说话。

        尽管十分不情愿,朱由崧还是给太后张嫣请安了!

        张嫣直接开门见山说道:“听闻前朝给辽东郡王请封亲王了,这件事陛下怎么看?”

        朱由崧并不知道张嫣已经是李献忠的相好,毕竟太后也是皇家人。

        他说道:“此事朕也十分为难,给李献忠加封亲王,朕没有意见。但是内阁要同时赐封辽东,并且封其为摄政王,朕不敢苟同!”

        张嫣说道:“本来朝堂之事,哀家一个妇道人家不该过问的。”

        “不过此事事关重大,哀家是怕陛下犯糊涂!”

        “我且问你,陛下眼里这辽东是李献忠的,还是陛下的;辽东的文武是听陛下的还是听李献忠的?”

        张嫣的问题十分尖锐,朱由崧说道:“尽管朕不愿意承认,但这辽东早就是李献忠的了,辽东根本就不会听朕的!”

        张嫣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其实陛下心里很清楚,辽东封与不封都是李献忠的。既然如此陛下将原本就是李献忠的东西赐给李献忠又有何损失?”

        “至于摄政王也是同样的道理,有没有这个‘摄政王’的名头,满朝文武都是听李献忠的。”

        “如果李献忠愿意接受辽东的封地,安心做一个摄政王,陛下应该感到庆幸才是!”

        说完这些张嫣就离开了乾清宫。

        朱由崧其实没有选择的余地,他担心的无非是李献忠得到了这些后会进一步得寸进尺,篡夺大明的江山。

        可他忽视了一点,这些东西并不是他能够决定的,而是李献忠自己决定的。

        如果自己不给李献忠这些待遇,恐怕满朝文武都不会善罢甘休。

        反倒变成了自己对李献忠刻薄寡恩,给了他一个罢黜自己的借口。

        李献忠是霍光还是王莽,他不清楚;可是他不能把李献忠逼成董卓啊!

        想清楚了这些后,朱由崧也就释然了。

        弘光二年十一月十一日,朱由崧下旨册封辽东郡王李献忠为辽王,封地辽东;并任命李献忠为摄政王,总理军政大权,加赐九锡!

        黄道周在听闻这道圣旨后,几乎气得吐血,大骂李献忠是乱臣贼子,然后便告假了!

        而其他大臣则是弹冠相庆,如今王爷距离九五至尊也就一步之遥了。

        等到王爷凯旋回京后,他们就可以再接再厉,让朱由崧禅位了。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李献忠本人拒绝了这个册封。

        一般皇帝册封大臣如此重大的官职时,他们都会象征性的推辞一下,这也是惯例!

        众人也没太当回事,毕竟这套流程大家都懂。

        不过李献忠拒绝的理由却十分耐人寻味。

        首先他拒绝了封地。

        如今天下的藩王纷纷退回了庄田,每人只保留了1万亩,他却得封整个辽东。

        这么做很明显是违背了“弘光新政”不得兼并土地的宗旨,他不接受实封。

        他这么做也是告诉所有人以后大明不会有实封了。

        这一举动着实是让人看不懂。

        李献忠拒绝列土封王,难道他真想做大明的忠臣不成?

        自古权臣如果不自己登基,都不会有好下场的。

        李献忠是绝对不会做霍光的。

        当内阁对李献忠的意图云里雾里的时候,茅元仪说道:“我明白王爷的意思了,王爷其实是对辽这个封号不满意!”

        李献忠出身辽东将门,得封辽王理所当然,他此前也没有拒绝“辽东郡王”的封号。

        茅元仪说道:“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王爷接受了“辽王”的封号,在接受禅让后,新朝的国号就要变成‘辽’了!”

        按照惯例一旦接受了前朝的禅让就要认可前朝为正统,一般会以前朝给予的封号作为国号。

        比如曹丕是大汉的魏王,所以国号魏;杨坚是后周的随国公,所以国号隋;赵匡胤是宋州节度使,所以国号宋!

        朱元璋的吴王当初是韩宋政权封的,如果他承认韩宋是正统,那么国号应该是吴而不是明。

        很显然朱元璋认为自己是从蒙元手中夺取的天下,所以拒绝使用“吴”为国号,才有了大明。

        同时这也是承认了元朝是一个正统王朝。

        辽作为国号就有一些问题了。

        因为此前出现过“辽”这个朝代,辽在正统性上一直饱受质疑。

        李献忠虽然搞的是禅让,他实际上就是谋朝篡位。

        原本正统性上就容易受到质疑,再用“辽”这么一个充满争议的国号,更加显得国不正。

        李献忠自然是不会满意。

        另外“辽”一听就不是中原政权的名字,不能代表大一统王朝。

        经过茅元仪一点拨,众人立马知道了问题所在。

        他们这次选的不是王号而是国号。

        这样一来辽王确实不合适。

        国号一般是从战国七雄或者前朝中选取。

        肯定排除掉之前的大一统王朝国号。

        当然了弱韩肯定是没人会选的,谁会拿“韩”作为国号?

        剩下的国号中,地域性还是比较强的,楚一般带边湖广地区,齐代表山东,秦代表关中。

        只有燕赵可以代表北方,最终他们选择了燕!

        弘光二年十一月二十日,李献忠被册封为燕王,赐九锡。

        之后燕王李献忠又被弘光皇帝朱由崧任命为摄政王,统领朝政!

        感谢各位书友月票、推荐票、追订支持!


  (https://www.24kxs.net/book/1657/1657018/11474078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