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杨郎油
当年夜里,荀虎带人赶了回来,合计是二十六具尸体,十八男八女,全部火化,骨灰分装进陶罐,将带回建康安葬,另还有完好的车驾近二十辆。
黎明时分,由荀灌主持,为死者做了简短的祭奠,随即进用早餐,即昨晚预留的半熟马肉,重新灼烤,配上麦粥、胡饼,那鲜美的滋味,把荀虎等人吃的连声叫好,在一扫而空之后,全军折向东南,向下邳进发。
今天也是杨氏油肆开张的日子,天色蒙蒙亮,便大开中门迎客,为了今天的开业,榨油墩由两根增加到了四根,葛洪从句容领来的两户佃农,男人专责榨油,女人负责在前面柜台售卖。
店肆里,一字排开数十只半人高的陶罐,装满了油,后面的库房还预备了更多,足足有近五千升的油,就是怕油不够卖。
“开门啦,开门啦,都来买油啊!”
袁女正和袁女皇丝毫没有身为士家女郎的觉悟,扯着嗓子喊,谢尚虽然眉头微微一拧,不过看着袁耽没说什么,他自然也不好多说。
葛洪一家三口与萧巧娘也是目中满含着期待。
“油肆?“
”油也能卖?没听说过!“
“该不是火油吧,谁买火油啊!”
南来北往的人们,只好奇的嘀咕两句,向里面张望一番,便匆匆而去,这与想象中的门庭若市完全不同,众人面面相觎。
“怎会如此,豆油不是挺香的嘛?”
袁女正不甘心的跺了跺脚。
袁女皇也提议道:”要不咱们再喊喊?巧娘,慧娘,我们一起出去喊。“
“等等!”
萧巧娘却是道:“刚刚还有人说我们卖的是火油呢,谁买火油啊,女正的话提醒了我,别人根本不知道我们在售卖什么,所以我觉得,应该把油坛的盖子打开,让香气散发出来,自然就能吸引人来买。”
“嗯嗯!”
袁女正直点头道:“这个主意好,我们不是还有很多豆浆么,反正也没指望卖,不如搞派送,凡购一升油者,赠送一升豆浆,赠完为止!”
“先试试看吧!”
葛洪让人把陶罐的封口打开,又亲自去后院抱了个小罐出来,出门往墙上一泼,顿时,油香四溢!
袁女正和袁女皇奔到店外,放声喊道:“卖食油,卖食油啦,五十钱一升,色泽清亮味清香,蒸炸煎炒总相宜,买一升食油送一升豆浆,加饴糖饮用甘甜如蜜,先买先送,送完为止!“
黄豆的别称叫作菽,属于杂粮,被认为是菲薄之食,如菽水藜藿,指的正是粗茶淡饭,藜藿是野菜的意思,黄豆与野菜相提并论。
事实上,黄豆就是喂给牲畜吃的,另有些人用黄豆做豆腐,杨彦也不是没想过做豆腐,只是榨油榨了一遍,熬豆浆再榨一遍,如果做豆腐的话,剩下的真是豆渣了,恐怕马都不吃。
而马料是必须要备着的。
因为是牲口的食物,黄豆的价格约为谷价的六成,即每升三钱左右,按20%的出油率,豆油的纯成本为每升15钱,再加上人工、不算马料与豆浆的钱,总成本大概在20钱。
一倍半的利润,看起来是暴利,但是与当时士人垄断的一些营生相比真不算高,如张氏垄断了鲥鱼、鳜鱼等江鲜的供应,毛利都在十倍上下,还有盐,盐价约为谷价的八倍,随谷价波动。
五十钱一升,相当于十升谷子,一个成年人一天半的口粮,不过做饭做菜时用不了多少油,一升油省着用,半个月是可以吃到的,而且肚子里有些油水,就不象光吃谷物那样刮肠胃,不仅提供营养,还耐饿。
至于常用的猪油,连小吏一年到头都吃不了几回肉,更别提普通平民百姓,猪油是当时的奢侈品,谁家如果天天吃猪油,那肯定是巨富之家。
果然,四溢的油香把人吸引了过来。
“怎这么香啊!”
“娘的,我早上吃的饱饱的,闻这味儿,居然又饿了!”
“这油真的能食用?”
“嗯!”
袁女正猛一点头:“食用油是杨家郎君发明的,我们都吃过,做饭做菜时倒一点点,就能增加香味,比如胡饼,和面时加点食油,烤出来香软松脆,包你吃了还想吃!”
“哦?杨郎油?等等,我回家拿个罐子来!“
有人迫不及待的往回走。
袁女皇提醒道:”带两个,买一升油送一升豆浆,豆浆放饴糖也很好喝的!“
”哈哈,我车上有就陶罐,快去拿,我买十升杨郎油!“
又一个人哈哈大笑着往回吩咐,不片刻,役仆抱了两个大陶罐过来,付出五百钱,换来一罐油和一罐热腾腾的豆浆,这人用小指蘸了点油放嘴里轻轻一舔。
“如何?“
边上人迫不急待的问道。
”嗯~~香,香!”
这人连声称赞:“带有一股清香,却又不似猪油那般腻人,好,果然是杨郎,好一个杨郎油!“
”那豆浆呢?“
又有人猛吞了口口水,问道。
这人拿碗往罐里舀出大半碗,再加入饴糖,稍作搅拌,咕噜噜一口灌下,也不待人询问,便赞道:“确是甘甜如蜜,口有余香,再来一碗!“
这一下,群情激动起来,除了豆油确实香,价格也公道的因素,杨彦的名声不是盖的,光是杨郎油这三个字,听着就亲切。
正如杨彦穿的衣服被冠名为杨郎服,除了服散的士人没办法,必须穿宽袍大袖,而盐市这一片做生意的寒门庶人,其实没几个服散,毕竟就算服了,士人也不会把你引为同类,又何必折腾自己呢,因此杨郎服的普及程度相当高。
从开门到黄昏,店肆里门庭若市,最盛的那一阵子,外面还排起了长队,一般都是三五升的购买,尝个鲜,也有豪爽大方的,一次性买个百八十升回家,哪怕是中午,豆浆送完了,也依然挡不住购买的热情。
直至傍晚,油全部卖光,人群才渐渐散去,并且约定,明天来买!
屋子里的钱,装了十来筐,还有些人不习惯使钱,直接拿绢帛抵,屋角也堆上了十几匹绢,忙碌了一天,每个人都满怀期待的看着那一筐筐的钱。
“快,快算算!”
袁耽猛晃了晃脑袋,急声催促。
“嗯!”
萧巧娘与葛慧娘拿起帐簿,就着算盘噼哩啪啦拨算起来。
算盘出现在东汉,至魏晋时期,普及程度已经相当高了,不过与现代的算盘有些区别,当时的算盘共分三档,上下两档用于停游珠,中间一档用于定位,每位各有五珠,上面一颗珠当五,下面四颗珠当一,用颜色区分。
“今日共售油四千八百升,每升五十钱,合计得钱二十四万,扣除每升成本二十钱,毛利十四万四千钱!“
(https://www.24kxs.net/book/1687/1687922/39185037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