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历史的节点:夏熙宗与赵芳媛(五)
不过,洛京的恐慌持续了没几天便结束了,因为不出熙宗所料,奉勤王诏令先行出发的叶州大都督王度与太州大都督陈桓斌联手击败了叛军中的一路,杨科和郭棠,全歼其所部,斩杀郭棠,生擒杨科。
一天之后,又一捷报传入洛京,奉诏自北境千里勤王的骠骑大将军吕奉击破了当州叛军,生擒了尉迟豹和广阳公主。至此,四路叛军已有两路覆灭。
而另外两路,荆王李承毅所率领的荆州叛军与薛从林、当阳公主所率领的度州叛军,在得知了其他两路兵马都被击破的情况下,决定会合,并转向进攻夏朝腹地重镇——阳州,围攻十天,不克。
后于阳州城外,被五路勤王兵马包围,无奈之下,李承毅与薛从林只得命令全军放下武器投降。于是,这场持续两月有余的叛乱就这样结束了。
作为叛乱的首脑,李承毅和两位公主及驸马被押解进京,而侯阳懿之子侯安民早在叛军投降的时候,便拔剑自杀了。
虽然,事后查明其父侯阳懿并不知道此事,但养不教、父之过,儿子做出这种事,你这个当父亲的就毫无罪责么?
正是因为这件事,侯阳懿被牵连,削职流放于安州,并最终死在了那里,时年六十七岁。这个曾经辅佐两代君王的一代名臣,最后竟落得个夺职流放,凄惨死去的下场,实在不得不让人感叹世事无常啊!
叛乱的核心人物被一网打尽,薛从林、尉迟豹和杨科,以及从犯二十多人,皆以谋反罪被处死。
荆王李承毅、广阳公主与当阳公主,因为是熙宗兄长和姐姐,因而被免除死刑,却也获罪终身监禁。
历经此乱,原本已日渐式微的朝堂老臣们感叹大势已去,纷纷选择明哲保身,主动告老还乡,于是,又一批新人进入了朝堂,夏朝的官场正在改朝换代。
夏熙宗终于也彻底完成了他的中央集权,他再也不用过着被人牵制的日子了,可就在他准备再接再厉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却击倒了他。
想到这里,秦湘看了看外面的天空,明月已挂上了半空,时间也不早了,但手指却停不下来,一页接着一页的往后翻。
元历1203年,时年三十三岁的夏熙宗被太医诊断出得了风眩,这种病十分顽固,很难根除,所以太医建议他进行保守治疗,并且今后不能再过度操心劳力,否则风眩便会引起中风,会危及生命。
听了太医的话,夏熙宗感觉毛骨悚然,不过他并不是怕死,而是觉得太巧了,因为他的父皇也是因为得了风眩,年老之后身体每况愈下,最后便是死于中风。
夏熙宗一直以为是意外,没想到自己居然也得了这样的病,而且就症状看起来与自己的父皇差不了多少。
在一般人看来,由于夏熙宗一直操劳国事,会得这种病也属正常,不过秦湘却知道,他会得这种病却并不只是劳累造成的,因为他们李氏一脉有这样的遗传病,一般要到四十岁之后才会显露,现在只是因为夏熙宗的劳累提前将它触发了而已,而这件事即便是皇室也是只有皇帝一人才知道的秘密,秦湘也是偶然得知的。
虽然被太医规劝了数次,可这么多年的习惯也不是说废就能废的,所以往后的五年,夏熙宗仍然按照以前的作息方式,因为叛乱所造成的损失也很快弥补了回来,民间也恢复到了叛乱前和平的摸样。
只是在元历1208年冬天,夏熙宗终于病倒了,而在病榻上,他下了一道不仅在当时,也是被后世无数次非议的诏书,大致内容便是由皇后赵芳媛代替他处理国事。正是因为他的这个命令,赵芳媛正式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为她今后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基础。
在历代掌权的女政治家当中,赵芳媛绝对是一个鹤立鸡群的存在,她的出身富而不贵,其父在她入宫前不过是一州刺史,若说她的美貌,却也算不上顶尖,但她有一种灵气,与那些公主贵女都不一样。
她的独特在于天生便拥有作为政治家敏锐的嗅觉和洞察力,一个十七岁的小女孩便已经能明晰世事,头脑清晰更胜男子。
而秦湘能想到的第一个词,就是聪明,她的聪明世所罕见,也正是因为她过于聪明了,这才有了后来的悲剧性结局。
原本在后廷时,她便有替熙宗批阅部分奏折的习惯,现在正式垂帘听政,处理国事对她来说也不是多困难。
况且,朝堂上不少重臣都是她在熙宗面前举荐,才让他们有出头之日的,他们也念着赵芳媛的知遇之恩呢,所以对赵芳媛执掌朝政并没有多大不满。
而自叛乱平息之后,那些整天叫嚷着后宫不得干政的老臣们,他们的声音在此时的朝堂上已经听不见了。不是他们不想喊,而是知道喊了也没用。
而正式掌握大权的赵芳媛,显露出了她在政治上的天赋,迅速稳定了因熙宗病倒而人心不稳的局面,展现出了超凡的智慧和坚定的心志。
数十天后,熙宗从病中恢复过来,发现朝局安稳,天下太平,便决定继续让赵芳媛执掌朝政,在他的身体完全恢复之前。
就这样,赵芳媛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一年之后,当熙宗再次出掌朝政时,发现此时的朝堂已经与过去大不相同了,大量的老臣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年轻、陌生的面孔。
霍云又翻了个身,或许是出于感情上无条件的信任,熙宗到了此时仍没有注意到赵芳媛在群臣中的威望已经能跟他并驾齐驱了。这一点,即便是在熙宗驾崩时他都不清楚。
在往后的日子里,他们继续帝后同心,合力处理政务。可是,就像夏平宗一般,过了没几年,熙宗的身体也是每况愈下,时不时风眩复发,因而影响到了政务的处理。所以不久,奏章的批阅都交给了赵芳媛,熙宗只是在上朝时才现身,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因为病发而躺在了病榻上。
这是赵芳媛第二次总领朝政,距离上一次过去了三年,而恐怕连她自己也想不到,她这一领便是二十年。
因为五年之后,广平三十年,元历1218年十月十五,夏熙宗李承志因中风驾崩于昭阳殿,时年四十七岁。对这位皇帝,历代学者均褒贬不一。
他自十七岁登基,当了三十年皇帝,期间颇有作为,且从善如流、多谋善断、意志坚定,开创广平之治,所作所为不失为一代明君。
然而,他宠信赵芳媛,大封赵氏外戚,甚至让赵芳媛代政,给了赵芳媛培养自己势力的时机,也为赵党之乱埋下了导火索。
只是从帝王手札上来看,熙宗让赵芳媛代政另有原因,那就是熙宗觉得自己跟赵芳媛的三个皇子没有哪一个是让熙宗真正放心把朝政交托到他手上的。当然,他会有这样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
熙宗与赵芳媛共育有三子两女,长子李继桐,封淳王,次子李继杼,封沥王,三子李继桅,封清王。当时,淳王李继桐已经二十五岁了,开府建衙多年,却成天和一些狐朋狗友混在一起,不务正业,熙宗活着的时候多次训诫他,可他就是不改。
而按祖制,皇后生下的第一位嫡子,是太子的不二人选,帝王手札上记载,熙宗并无意太早立太子,他想的是择优而立。
只是,当时以侯阳懿为首的辅政大臣们却不同意如此,他们的理由是夏平宗在位时就是因为对继承人犹豫不决,才导致了在晚年爆发了两次皇子叛乱。
同时,他们认为只有及早立储,才能震慑那些对皇位有野心之人,并且避免皇子兄弟之间因为夺嫡而拼得你死我活。
(https://www.24kxs.net/book/1750/1750082/36723134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