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皇朝风云之弘云录全文免费阅读小说 > 第一百一十七章 历史的节点:夏熙宗与赵芳媛(三)

第一百一十七章 历史的节点:夏熙宗与赵芳媛(三)


  其三是从经济角度出发,自夏朝开通由洛京开始,往西境的通商道路以来,与他们的贸易所得已经成为了夏朝国家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夏朝每年与疏勒之间都会进行超过数百万两银子的巨额交易,实现商业上的合作共赢。如果疏勒被突厥攻占,那到时候损害的依然是夏朝的国家利益。

  基于以上三点,夏朝救援疏勒是理所应当的。而准确看出这三点的,不是别人,正是夏熙宗的昭仪,赵芳媛。

  但是,那时夏朝的国家财政面临危机也是事实,这时候调动大军与突厥交战便可能让夏朝伤筋动骨,再者,若是打不赢,岂非得不偿失,所以侯阳懿认为,先让国家度过这几年的危险期,回头再收拾突厥也不晚。

  在这里,霍云也只能说,侯阳懿处理政事的确是一把好手,但若是军事眼光可就远远及不上赵芳媛了。

  在得到消息之后的第一时间,她便找到了夏熙宗,条理清楚的向熙宗陈述利害,并敦促他尽快下决定,从这一点上不难看出,赵芳媛就是那个一直站在夏熙宗身后为他出谋划策的人。

  通读历史的后世史学家们发现,在夏朝历史上,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女主的出现。都说女人是感性动物,而政治从来都是理性的,所以政治注定是男人的游戏。

  而女主,她们的才华通常不亚于男子,甚至比男子更胜一筹,其中尤以赵芳媛为佼佼者。根据历史记载,这个女人的眼光和手腕,不仅体现在政治上,军事上也非常厉害。况且,侯阳懿面对的对手可不止她一个。

  当时,为了这件事在辅政大臣阵营中又发生了分裂,有着丰富统兵经验的大将,当朝皇叔、德王李琛抱有跟侯阳懿相悖的想法,他认同皇帝出兵援助疏勒的做法,因而坚决站在皇帝这一边,继而成为了帝党的中流砥柱。

  面对以侯阳懿等文臣提出的疑问,李琛认为,突厥长途奔袭,起大军三十万,目的肯定不止是疏勒,而是整个西境,西境诸国多是大夏的臣属国,与突厥没有什么接触,但若是突厥攻打他们,他们必然能跟大夏站在一起,同仇敌忾。

  而同时,夏军需用以快打快,先解疏勒之围,让西境诸国都看看,谁才是能够保护他们,免受欺凌的人。届时,西境诸国定会感念夏皇恩德,主动支援夏军战斗,所以李琛估计,此战不需耗费太长时间便能结束。

  他的想法倒与赵芳媛向夏熙宗提出的“联合西境诸国之力对抗突厥”和速战速决的思想不谋而合。

  他们没有估计错,只是有一件事,他们都没有料到,那就是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其过程却十分曲折。

  元历1191年五月初,夏朝左骁卫上将军吕奉率兵北出长城,在阴平谷之战中击溃了突厥一部,进入疏勒战场。此时,疏勒已有大片领土为突厥所占,突厥正聚集着十万大军围攻疏勒王都。

  吕奉率军继续西进,接连击溃数路突厥军,并得到了当地疏勒民众的支持,突厥即抽调五万兵马追击吕奉,却被吕奉使计引入戈壁沙漠后全歼。

  得知派去的兵马被吕奉全歼之后,担任突厥主帅的左王亚铎利,即亲率大军十万追击吕奉所部,并命部下义苾继续率军围攻疏勒王都。当疏勒王室得知夏朝援军到来的消息,顿时精神振奋,更加竭尽全力的死守王都。

  再说突厥左王亚铎利,其所统帅的十万兵马皆是突厥精锐,而吕奉所率领的左骁卫经过长途跋涉和数度作战,减员十分迅速,此时能够作战的士兵仅有不足四万人,这种情况下,吕奉决定避其锋芒。

  于是,在亚铎利到来之前,吕奉即率兵突破突厥在疏勒北部重镇萨多的防线,进入疏勒中部,目标是疏勒王都——哥达米亚。

  夏廷在得到战事不利的军报之后,夏熙宗感觉压力甚大,若是此战战败,那么他将威信扫地,而就在这时,赵芳媛向他推荐了一个人。

  韩任谓,东境衮州人士,夏熙宗时名臣,由出身卑贱的一介布衣,踏入朝堂,得熙宗赏识,最终官至中书令、当朝宰辅,后因受赵党之乱的影响而被贬黜,流放于西境汲州,并最终死在了那里,终年七十二岁。

  历史记载,韩任谓虽是农民出身,却从小胸怀大志,十年寒窗苦读,一朝进士及第,入朝为官,可却因为出身寒门而备受冷落。

  直至夏熙宗大力提拔寒门出身的官员,他才有了出头之日,可夏熙宗提拔的寒门官员众多,像韩任谓这样最底层的寒门官员自然无法马上得到机会,所以此前他一直在等待,直到赵芳媛发现了他。

  赵芳媛慧眼识人的才能一点也不逊色于夏熙宗,经过几次接触,她发现了韩任谓最出色的一项才能,即是他的口才。

  当时,根据他们之前所定下来的战略,第一阶段是由吕奉率军周旋于外围,现在这一阶段已经结束,那么该实行第二阶段了。

  第二阶段,即是联合西境诸国,共同起兵对抗突厥,这一阶段想想容易,但想要实行起来,却很难,最主要的难处还是缺乏一个说客。

  夏朝罢黜百家已久,现正缺乏舌辩之士,从哪里去找一个能言善辩之人担当此任?而赵芳媛所推荐的此人则是这个位置的不二人选。

  元历1191年五月末,当突厥围着疏勒王都猛攻猛打之时,一支以韩任谓为首的夏朝使团遍访西境各国,游说他们一同举兵。

  因为事态紧急,所以韩任谓不敢有丝毫耽搁,几乎是马不停蹄的走遍了西境诸国,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在这年的六月上旬,一支由西境三十多个国家所组成的联军,共计二十三万大军正式结成。

  韩任谓不辱使命,带着使团返回洛京,熙宗大喜,即加封他为礼部尚书,对他大力提拔,而对自己生活上和政务上的帮手——赵芳媛也愈加宠爱,对他来说,赵芳媛就是他的贤内助。

  此时,围攻疏勒王都的战役已经进行了二十一天的时间,但在疏勒军民以及左骁卫的死守下,王都依然没有被攻破,但他们急盼援军的到来。

  鉴于此,赵芳媛再次给熙宗出谋划策,让他越过中书省和兵部,直接向雍州大都督夏侯泰传令,命他率部先于诸国联军进入疏勒战场。

  此举,赵芳媛有两个目的,一来,是表示夏朝对抗突厥之决心,夏军身先士卒,鼓励诸国联军奋勇杀敌,起到带好头的作用。

  二则是雍州大都督夏侯泰极具勇略,手握重兵而又忠心耿耿,赵芳媛是想借这个机会,让其立下功勋,能为熙宗所用。

  事实证明,赵芳媛的建议恰到好处,夏侯泰接令之后,迅速率部进入疏勒战场,并于诸国联军之前奋勇拼杀,受夏军激励,联军士兵士气高涨,在疏勒王都城下一战大破突厥。

  突厥左王亚铎利见势不妙,匆忙率领残部逃回草原,至此突厥想要攻占西境从而两面夹击夏朝的计划破产,西征的三十万大军所剩无几。

  此战以夏朝的胜利告终,结果也正像熙宗和赵芳媛设想的那样完美,朝中多了一批亲信,朝外,如吕奉、夏侯泰这样手握重兵的大将都逐渐向帝党靠拢,西境诸国如月氏、乌桓、哈密等国皆对夏皇敬佩有加,纷纷称赞熙宗为“仁义之君”,而疏勒则对夏朝感激涕零,甘心臣服。

  第二年,元历1192年春,疏勒国王亲至洛京,并给夏熙宗献上了无比丰厚的朝贡,夏熙宗大喜之下当堂便将疏勒列为“不征之国”,自他以后夏朝历代君王皆不得对疏勒用兵。


  (https://www.24kxs.net/book/1750/1750083/36733903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