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扶大厦之将倾
“何艺彤同学说的没错。”杨紫枫继续说道,“下面就轮到我们的民族英雄于谦登场了。当时很多大臣主张南迁,但是没有代理皇帝朱祁钰的命令,是走不成的。于是这些人打算在第二天的朝会上提出南迁的主张,让皇帝同意,只要皇帝同意,就立马动身南下。
正统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449八月十八日早上,朱祁钰坐在龙椅上,朝会还没开始,朝下的大臣就已经哭成一团,他们有的亲人或者朋友很多人都牺牲在了这场窝囊的战役中,能有谁不痛心疾首。
然而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朝会,大明朝的命运将在这一次朝会中被决定出来,是战还是逃在此一举。
坐在台上的朱祁钰非常紧张,弄不好他就成了亡国之君。
“诸位爱卿可有高见?”朱祁钰问道。
台下的大臣们依旧在台下哭,朱祁钰无奈,只能坐在龙椅上等他们哭完,他理解这些大臣,战场上有他们牺牲的朋友和亲人,一个好好的国家,突然间变得如此模样,谁能不痛心,就让他们先哭个痛快吧。
过了一会儿,大臣们逐渐的恢复了理智。
“陛下!臣夜观天象,对照历数,发现如今天命已去,只有南迁才可以避过此难。”大臣徐珵大声说道。
本来像算卦这种事情,那些饱读诗书的大臣们是不相信的,但是这个徐珵这次却有充足的自信,因为在土木堡事件发生之前,他就算定此役必败,所以这回当他再次说出算卦结果时,有许多大臣是相信的。
那我们现在总结一下大明当下的情况:
第一、城内军队空虚,只剩老弱残兵
第二、人心不齐
第三、众多官员主张南迁
第四、也是最主要的,皇帝在人家手上。
“这种情况大家是不是在哪里读到过?“杨紫枫看着台下的学生们问道。
“应该是靖康之耻吧。”坐在最后边的刘浩说道。
“没错,北宋靖康元年也就是公元1126年十月,北方的金兵对北宋发动进攻,先后攻克太原、真定等军事重镇,随后金军渡过黄河。宋钦宗惊慌失措,大臣们纷纷主张投降。
公元1127四月一日,金将完颜宗望押着被俘的宋徽宗、宋钦宗和赵氏皇子后妃、宫女四百余人,沿郑州北行。被金人掳去的还有朝廷各种礼器、古董文物、图籍、宫人、内侍、倡优、工匠等等,被驱掳的百姓男女不下10万人,北宋王朝府库蓄积为之一空,金兵所到之处,生灵涂炭,惨不忍睹,对于宋王朝来说,这是一场无法忘记的浩劫。
回过头来我们在看当时的大明,竟然和当年靖康元年的北宋如此的相似,更严重的是,大明王朝的皇帝先落到对方的手里了,一切显得是那么的绝望。
就在这个时候,一声怒吼,惊醒了当时所有惊慌的大臣,也挽救了正在下沉的这艘大明巨舰。
“建议南迁之人!该杀!”一声巨大的怒吼响彻整个奉天店,怒吼者,于谦是也!
“京城者,天下之基也,如果就此南迁,就无可挽回,你们难道都忘了宋的教训了吗!”于谦大声说道。
他这一声吼,惊醒了当时很多的官员,尤其是那些犹豫不决的人,这时吏部尚书王直也说到:‘’廷益说的没错,我们不能重蹈宋的覆辙!”
王直是当时朝中的第一号大臣,随后很多大臣都站到了于谦这边,朱祁钰也清醒了,他决定和于谦这些耿直的大臣一起保卫大明的国都。
当天,于谦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全程负责京城的防务工作。”
“那于谦打过仗吗?”郭明宇问道。
“这个问题问得好,于谦从来没有上过战场,更没有指挥过军队,但是他研究过兵法,对兵法这一块有独到的见解,他首先总结了一下目前的情况,得到一个绝望的事实:
首先,北方已经没有精锐部队,剩下的都是些二流部队,京城的二流守卫不到十万,好马也没有。更要命的是这个守卫的心态,精锐部队全军覆没,自然给这些二流部队心里造成了巨大的阴影,精锐部队都办不到的事情,他们能办到吗,士气极为低落。
再就是虽然皇帝和大臣们表面上支持抵抗,但其实他们内心也是摇摆不定,不知该如何是好。
也先随时有可能攻过来,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和时间赛跑,将能调的兵全都调到京城来。
于是于谦下达了他的命令:
自即日起,奉命征调如下部队赴京守卫:
备操军。包括两京备操军、河南备操军;备倭军,包括南京备倭军、山东备倭军;运粮军。包括江北所有运粮军;宁阳侯陈懋所部浙军。
各军接到命令后,立刻出发,并按时赶到京城布防,如有违抗,军令必斩!
这些由二流部队和运输队组成的十余万人,开始迅速的往京城赶路,精锐损失殆尽,国家只能依靠他们了。
大家不要以为调一些兵过去很容易,其实很难,首先如果搭上持久战,一定要有足够的粮食,那么这个粮食来源从哪来呢,当然,身为天下根基的京城是不缺粮的,但是人口也是不少的,要想养活这些人口,就要准备大量的口粮,在离京城不远的通州,现在大家都知道京城有个通州区在京城的东南方向,那里存着大量的粮食,仓米数百万,够城内的人们吃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很多大臣主张将其烧掉。”
“为……为什么?”很多同学问道。
“因为当年的通州并不是京城的一个区,要想运粮必须召集大量的民工,路还非常的难走,短时间是运不完的,如果也先这个时候突破紫荆关,南下取通州,那么粮食就归也先所有,烧了,比送人要好。
这么难的问题,却被于谦的一道命令解决了:所有受召军队进发时应由通州入京,士卒各自取粮,并运送至京城。
自八月十九日起,大明境内所能调动的士兵纷纷集结起来。这些人来自SDHN南京、ZJ等不同地区,他们日夜兼程地赶路,只有一个目的:尽快赶到京城!他们不知道也先会什么时候打过来,只要能够在此之前赶到京城,胜利的希望就大一些。九月初,各路人马纷纷赶到,京城的兵力达到了二十二万,粮食充足,在这种情况下,所有人的内心也都安定了下来
但这个时候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呢?“杨紫枫问道。
很多学生摇摇头,按理说现在兵也足了,粮也足了,君心也稳定了,难道还有其他的问题吗?
“是于谦没有打仗的能力吗,缺乏武官?”张凝玉说道。
杨紫枫摇了摇头,说:“那会儿武官还有有几个的,比如说陶瑾孙镗石亨之类的。”
“是将帅不和吗?”霍小颖说道。
“也不是,史书上说当时大家一致对外,还没有什么内部分裂。”杨紫枫说道。
“是不是也先长时间不来,到时城内的粮食吃了好长时间,快用完了。”张老师说到。
“其实这个时候也先已经要来了。”杨紫枫摇了摇头说道。
张老师有点不爽的点了点头。
“哦!我知道了,是英宗还在他们手上!”何艺彤说道。
“说对了。”杨紫枫冲何艺彤竖起了大拇指,继续说道,“英宗之所以会成为也先手中的王牌,那是因为他是皇帝。也先会不断的利用皇帝的身份要挟大明给其金银财务和领土,于谦和一干大臣深思熟虑之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为了大明的江山,必须重新立一个皇帝。
那么立谁好呢,首先被考虑的是英宗的儿子,朱见深,但他当时只有3岁,目前最合适的只有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于是大臣们纷纷上书,立朱祁钰为君。
但是朱祁钰推辞了,这个并不是他谦虚,这个时候他是真不想当,因为他亲眼见了他哥哥的遭遇,而且弄不好会落个亡国之君的骂名,所以这个皇帝还是不当为好。
但是不做不行,现在这个时期必须立一个皇帝,否则江山不保,在于谦等大臣再三的要求下,朱祁钰没有办法于正统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449年9月正式登基,年号景泰,第二年为景泰元年。英宗的皇帝身份失效,改为太上皇。
到了九月下旬,京城的防卫基本完善,军队经过严格训练,能力大大增强。士兵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等待着也先的到来。
勇气又回到了城内士兵们的身上,他们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握着手中的武器,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了精神领袖,那就是于谦,这些士兵屹立在城墙上,期待着也先的到来,他们期待着为土木堡死难的人们复仇。
也先,你来吧,让你看看我们的于少保是如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https://www.24kxs.net/book/2007/2007496/31839705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