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血洒邯郸(一)
如果有人不服你怎么办?
桓龁还记得,刚刚开始学习武艺的时候,父亲曾问过他这样的问题。
“我会用手中的剑,打得他心服口服!”
父亲很满意桓龁的答案,从那以后,桓龁手中的剑,让人畏惧。不仅敌人害怕,连同一个阵营的秦人,也要忌惮三分。
“反正邯郸的人,对秦人口里心里都不服气,他蒙恬想要行仁义,我桓龁可没有这样的耐心。”
听闻蒙恬严令军队不得扰民,桓龁嗤之以鼻。早在秦国攻破魏国旧都安邑之后,秦国赶走了原有的魏国居民,从关中迁来了秦人居住,才得以永久保住了河内之地。
赵国国都邯郸,位于河北的丰沃平原之上,这样肥美的土地,秦人辛辛苦苦的打下来,可不能原样交到赵国人的手中。
邯郸的人,实在太多了。
“李信,我欲屠邯郸,你以为如何?”
桓龁终于下定决心,只是事关重大,他还得与裨将李信达成一致。
“屠邯郸?”李信吃了一惊,差点没有握住手中的酒斛。
“我俩不是商量过,只捉拿当年与太后母家有仇怨的邯郸人吗?”
“与太后母家有仇怨的邯郸人,也就那么几家赵国豪富之家。”
桓龁摇了摇头,面上满不在乎:“可邯郸城的赵人,当年哪个没有参与对我秦人的迫害,我看没有几个无辜的,人人都有罪。围困邯郸的时候,赵人又杀害不少秦国商人,这个仇得报。”
“当时我等围城,赵人狗急跳墙,可现在我军已拿下邯郸,再动刀剑,会不会贻人口实?”
李信皱着眉头,他倒不是同情赵国人,而是担心受到咸阳御史的弹劾。以齐国人茅焦为代表的山东儒生,天天游说秦国重臣,鼓吹杀俘不祥的言论。
“贻人口实?难道蒙恬就不怕御史弹劾他?”
桓龁冷笑一声,鼻子朝北城方向指了指:“蒙恬手下的荆苏,早就潜入邯郸,哪些人参与杀害秦人,调查得一清二楚,嘿嘿,你还不知道,这些人,已经悄无声息的······”
说到这里,桓龁右手在前,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姿势。
“蒙恬真这样做啦?”
李信坐直了身子,探身询问。
“不错,只是蒙恬做得比较隐秘,找了好些理由,像什么欺男霸女、欺行霸市之类。实在找不出理由的,荆苏就派人偷偷的做掉。”
桓龁鼻子吸了一口冷气,摸着腰间的宝剑:“蒙恬爱惜羽毛,得了齐国人的迂腐之气,喜欢整这么多道道,我桓龁可不怕,要杀赵国人,就光明正大的杀。”
李信的目光闪动着,有些犹豫不决。桓龁这人,崇拜武安君白起,喜欢屠杀俘虏。新任的国尉缭,不仅仅以斩首记功,而是在实现战术目标的前提下,严禁大肆杀戮。
跟着桓龁杀戮邯郸人,会不会冒犯国尉缭?
“蒙恬从北边的井陉关一路打来,斩首不少,早就打到了盈论的标准。可我等既没能首先攻破邯郸,斩首又不能盈论。”
见李信有些犹豫,桓龁有些生气了,加重了语气:“李信,你曾经的学生,爵位都升到你前面去了,你就不想赶紧立功,争取早日独领一军吗?”
······
“罢了罢了,一将功成万骨枯,名将的道路,总是由鲜血铺就。”
站在长城兵团的军营前,李信使劲的甩了甩头,彻底扫灭了心中的杂念。
“李将军来访,快快随我进来。”
营门打开之后,蒙虎脸上挂满了笑容,热情的将李信迎进军营里去。
“蒙恬如今在忙啥?”
目睹着长城兵团的军营,李信心里既感到吃惊,又有些不以为然。蒙恬把军营建设得跟要塞似的,根本就没有必要。邯郸城内,手中持有武器的赵人,早已做了秦军的刀下亡魂,此时的邯郸城,早已没有了反抗的力量。
“将军正在安排人手,给王老将军的大军,运送军粮过去。”
李信曾教授蒙恬剑术,习惯了称呼蒙恬的名字,蒙虎也不以为意,耐心解释道:“赵王迁不晓得躲到哪里去了,他那一把火,烧毁了攻城,不明就里的赵国人,却以为是秦军纵火,将军发誓非要逮到赵迁不可。”
“是我秦军烧的又如何,蒙恬也太小心了!”
李信觉得桓龁似乎没有说错,蒙恬总喜欢给秦军的行为,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倒不如桓龁的刀子懂得爽快。
“将军的想法,自有他的道理。”
蒙虎笑了笑,没有回应李信的埋怨。
说实话,以前蒙虎也不理解蒙恬的作为,说什么“军事是政治的继续”,要杀就杀,痛痛快快,该有多少。武安君白起杀戮众多,直到现在,仍然甩不掉人屠之名。蒙恬领军征战的时候,同样杀了不少人,可当地人却说蒙恬仁义。
相比于桓龁占领的南城,北城的邯郸人,就没有那么仇视秦军。一手收拾人心,一手动刀子,在蒙虎看来,蒙恬的所作所为,不晓得比桓龁高明到哪里去了。
离了军队,蒙恬可以成为一郡之守,守土牧民,至于桓龁这样只知道动刀剑的将领,怕是做个县吏,都有些困难。
两人说着话,不一会儿,就到了中军营帐。
只见蒙恬正对着一副偌大的地图,苦苦思索。
“是什么事情把我秦国的小蒙将军难住啦?”
进得营帐,李信爽朗的笑了起来。
灭赵之战,蒙恬领一支偏师,不顾后勤,直插赵国腹地,打得非常出彩。蒙恬的战法,给了李信很多启迪。曾经的学生,如今已是秦王跟前的重臣,李信的内心,有些复杂,但也为蒙恬感到高兴。
“夫子取笑我了,只是对着地图发呆,心想赵迁会躲到哪里去?”
蒙恬回过头来,向李信施礼。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师。蒙恬曾在李信手里,学到不少战阵上的武艺,助益良多。
“你称我夫子,那才是取笑我李信呢!”
李信跪坐到蒲团之上,笑了笑:“像孔丘、曾参那样,坐而论道,解读诗书,才称得上夫子,我不过教你学了几天的剑术,怎当得起夫子之名?”
“不管怎么说,你教过我剑术,就是我的老师。”
李信出身陇西大族,其实诗书娴熟,只是秦人读诗书,没有恢复周礼的政治诉求。出身山东的儒生,满口之乎者也,渴望回到圣王的时代,李信对他们可不感冒。
“老师今日特地前来,可不仅仅是来叙叙师生情谊吧?”
蒙恬想了想,桓龁军中的粮食,蒙恬按时送过去了,可没有什么克扣。两军攻下邯郸后,南北分治,没有什么战事,需要两军一起行动。
自从蒙恬拒绝了桓龁进驻王宫的要求,两军就井水不犯河水,不怎么往来。身为桓龁的裨将,李信也不好常到蒙恬军中拜访。
李信见蒙恬这么直接,也就不藏着掖着,整了整衣襟,正襟危坐,缓缓开口说道:“李信今日到长城兵团军营走访,除了感谢贵军不计前嫌,支持南城的秦军之外,我确实有一件要事,需要与贵军商议?”
(https://www.24kxs.net/book/2038/2038261/43286263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