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文化人(三)
孔府门外,蒙恬带来的两百名士卒,手持长戟,沿着孔府外的街道,五步一哨,将孔府围了起来。
周围不知情的当地居民,见到这一幕,不由得大为紧张。在这个知识传播不易的年代,文化人受到相当的尊敬。孔家自孔子以来,专心研读学问,投身教育事业,在当地威望颇高。
威望归威望,秦军威严的气息,震慑着周遭的人心,尚没有人站出来指责蒙恬。
张苍掏出一块方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再度走到孔府门前,使劲扣门上的铜环。
这孔家,真是面子大!
张苍心里吐槽着,顶着高升的日头,蒙恬亲自前来,若是孔家再不给面子的话,活该几辈子都不能入仕。
“吱呀”一声,大门裂开一道缝隙,叔孙通再次探出头来。
“孔师······”
叔孙通本想按照孔鲋的交代,再度拒绝秦人,但抬眼一瞧外面的架势,迎着蒙恬的目光,心里一跳,临时改了口:“孔师身体不适,不过远来是客,里边请。”
说完,叔孙通赶紧拉开门栓,打开大门,高声喊道:“秦国蒙将军到访!”
叔孙通的声音很大,远远的传了开去,回荡在孔府上空。
“本将听说孔师身体有恙,特带着医者前来探望,还请领路。”
蒙恬身体一让,露出后面的医者。
医者拄着拐杖,身背药囊,身形精瘦。叔孙通一瞧,知晓这是医家的门人,脸色微微发苦。
孔鲋的病,那是医者能治得好的吗?
进了孔府,穿过前院,跨过小桥,一行人来到孔府歇息的房间外面。
叔孙通轻扣房门,推开之后,只见孔鲋躺在榻上,盖着被衾,背对着众人,似乎睡着了。
“嘘——”
叔孙通松了一口气。刚刚他大声提醒,生怕孔鲋固执己见,现在看到孔鲋果断装病,至少给了秦人面子,想来秦人不会大动干戈。
“张叟,你看看,孔师犯了什么病?”
蒙恬进门后,静心听了一会儿,只见孔鲋呼吸平稳绵长,不像有病的样子。真是没有想到,读圣贤书的人,装起病来毫不含糊。
换做张叟的老者眼里精光一闪,对着蒙恬微微点头,跪坐在孔鲋榻前,去下了药囊。
张叟呆在曲阜令府中,迎来送往,察言观色,如何不明白蒙恬的意思。
“那就让老朽为孔师把把脉吧。”
张叟伸出右手,举在身前,目光望向了叔孙通。
叔孙通内心叫苦,见蒙恬紧紧盯着他,不得不上前来,轻轻抬过孔鲋的右手,放到张叟的手里。
张叟把着孔鲋的脉搏,双眼微闭,不急不躁,当真仔细的查探。
叔孙通呆在一旁,坐立不安。他心里清楚,孔鲋根本没病,都是装出来的。若是张叟如实道出来,秦人恼羞成怒,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薛地的人,闹将起来,杀人放火的事不是没有。叔孙通身为薛地人,推己及人,生怕秦人会同样如此作为。
“老朽方才替孔师把脉,觉得孔师没有什么大病,不过——”
张叟把脉完毕,放下孔鲋的右手,话将尽未尽,卖了一个关子。
“不过什么?”蒙恬接口道。
来的路上,蒙恬跟这个张叟交谈过,知道张叟不是那么迂腐的人。
“孔师为人师表,多活一些年岁,就能多教授一些弟子。但孔师想要长寿的话,还得节欲为好。”张叟抚摸着胡须,郑重的说道。
“节欲?”蒙恬假装一愣,“为何会这么说?”
叔孙通眼皮一跳,心里一阵狂跳,又有一丝好奇。
“孔师年纪不算小,男女之事,次数不可过多。依老朽看来,一月两三次就足够了。刚刚老朽替孔师把脉,发现孔师气息隐有衰竭之相,应是房事过多所致······”
“你——”
张叟的话尚未说完,地上的孔府突然坐了起来,面色通红,指着张叟,气得说不出话来。
见孔鲋不再假寐,张叟轻轻笑了笑,收拾药囊,施施然退了出去。
叔孙通抬起手来,擦着额头的冷汗。刚刚张叟说得那一番话,当真是气人。别说孔鲋只是装病,就是真的生病,也会气得一咕噜爬起来。
“孔师动作利落,目光炯炯,气势逼人,想来病已经去了七八分吧?”
蒙恬强行忍住没有发笑。
孔鲋仗着孔家后人的身份,拒不接受蒙恬相请,蒙恬的心里面,其实也不乐意。文化人可以有傲气,但傲气太过,就会让人不舒服。
“你就是蒙恬?今日前来孔府,所为何事?”
孔鲋冷着脸,没有给蒙恬好脸色看。刚刚张叟损他的话,肯定得了蒙恬暗中允许。孔鲋平生最重声名,有些事情,哪怕是真的,也不能在外人面前说。
儒家的理论,最重为圣人隐晦。孔鲋教授弟子,形象高大,私下的生活,不能为外人知晓。弟子知晓先生私下里的样子,就会影响先生的微信。
孔家的传承里,孔子的名声很大,但孔子的妻子是谁,有几个女人,各生了几个孩子。这些事情,统统没有任何记载。
“蒙恬曾经读过《孟子》,孟子倡导,天下当归于一。如今秦国奋六世之余烈,东出函谷而扫六合,不知孔师有何教导?”
大一统的观念,由儒家大力宣扬。孟子算是孔家后人的学生,孔家后人又师从孟子。孔鲋传承的儒学,一直主张天下归一。
蒙恬说完后,平静的看着孔鲋,等待着孔鲋的回答。
孔鲋冷冷的会看着蒙恬,心里像吃了一只苍蝇般难受。儒家宣扬大一统,只是儒生心中完成大一统的正统国家里面,没有秦国的位置。
孟子呼吁天下归一,进入稷下学宫,成为齐宣王的座上宾。在孟子心中,希望齐国能够施行仁政,行汤武之道。齐国不重用孟子,孟子又跑到魏国,与魏惠王交游。
魏国连番败于齐国、秦国,国势日衰,已是日薄西山。孟子的名气很大,魏惠王切切的盼望着孟子能交给魏国富国强兵的办法。孟子贵言不贵功,在魏国没有担任实职。
孔鲋认为正统的战国,没能行仁政,实现儒家心目中的一统,反倒是西垂的秦国,奉行法家之道,富国强兵,眼看着就要天下归一,如何不叫孔鲋心里别扭。
(https://www.24kxs.net/book/2038/2038264/44991443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