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四章 以道治国的精髓
“那个财主家的孩子,有一百个玩具,而其余佃户家的孩子,连一个玩具都没有。”
“于是乎,那些没有玩具的佃户家的孩子,为了能玩一下财主家孩子的玩具,便给财主家的孩子当牛做马,听从他的任何不合理的指派。”
“而财主家的孩子,俨然成了他们的王。谁不听他的话,他就指挥那些想玩他玩具的穷人家的孩子去打谁,意气风发不可一世。”
“穷人家的孩子被剥削惨了,虽然表面听财主家孩子的话,实际上内心却非常不满。”
“于是,整个村子的孩子们之间,便不得安宁。”
“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财主家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嚣张跋扈,干了很多坏事。而穷人家的孩子,性格也变得自私、乖戾起来,完全没有了小孩的童真。”
“但是后来,臣做生意发达了,积攒了一些财富。于是臣就给村子里,每一个孩子发放了十个玩具。地主家的孩子的玩具变成了一百一十个,而原本没有玩具的穷人家的孩子,手里由没有玩具,变成了有十个。”
“皇上,各位同僚,你们猜猜看,后来那个村子变成什么样了?”
“变成什么样了?”朱元璋问道。
“禀皇上,后来臣的那个村子,变得和平,安宁,幸福了。”沈万三道,“穷人家的孩子的玩具由无变成有,便没必要给财主家的孩子当牛做马。”
“因为虽然他们的玩具还是比财主家的孩子少了一百个,但至少有了十个,他们已经有的玩了。”
“只不过是玩的花样少一些而已。”
“财主家的孩子,再也不能让佃户家的孩子给他当牛做马了。”
“佃户家的孩子自然而然,对财主家的孩子仇视小了,就连财主家的孩子都开始收敛,因为他已经失去了,干坏事的舞台。”
“整个村的孩子都恢复了童真,变得善良、活泼起来。”
……
“沈大人的比喻,列位听懂了吗?”听沈万三讲完之后,朱元璋向群臣问道。
“他拿的是三岁小孩举的例,如果你们连这个都听不懂,那么你们的智慧就连三岁小孩都不如了。”
“禀皇上,臣等听懂了。”李善长道。
“臣也听懂了。”杨宪道。
“皇上,臣没有听懂!”就在此时,一位文臣站出班列,气呼呼的道。
“连这都听不懂,那就滚回去回炉重造!”朱元璋闻言怒道。顿时二虎站了出来,带着几名御前侍卫,将那位文臣拖了出去。
群臣见状,脸上露出一抹冷笑。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你听不懂也要装懂呀。
“皇上,还有人听不懂,那么臣就把话再说明白一点。”沈万三站出来,继续道,“之前,财主家的孩子有一百个玩具佃户家的孩子没有,他们的贫富差距是一百倍。”
“而臣给他们每人发十个玩具之后,财主家的孩子有一百一十个玩具,佃户家的孩子有十个。于是他们的差距,变成了十点一倍。”
“假如臣再给他们发多一点,每人发一万个玩具。”
“那么财主家的孩子和佃户家的孩子,一方有一万零一百个玩具,一个有一万个玩具。那么二者之间,几乎已经没有差别了。”
“财主家的孩子,泯然众人也!”
“说实话,最该反对给百姓发钱的,是那些财主家的孩子。因为大家都发钱之后,他们再也当不成人上人了。”
“说的好!”朱元璋闻言拍掌道,“简直比咱自己说的都要好。”
“沈万三,不愧是咱大明的商部尚书。”
“谢皇上夸奖。”沈万三闻言,眉开眼笑的退了回去。
“咱告诉你们,给百姓发钱,其本质是均贫富,等贵贱,缩小各阶层的贫富差距。”朱元璋道,“让最底层的百姓有了生活保障,不用再为了吃饭,去出卖灵魂。”
“让那些有钱人,不再那么顺畅的压迫没钱的。”
“以前王朝有很多义军提出的口号就是均贫富,等贵贱,得到了百姓们的拥护。由此可见,均贫富等富贵,是维护朝廷稳定的重要方法,是有广大百姓基础的。”
“给百姓发钱,这个看似很平常,甚至有些脑残的操作,实际上,隐藏着以道治国的大智慧。其中的道就是同天下利者得天下,能生利者道也!”
“与其搞那些华而不实的建设,还不如直接给他们发钱。搞建设朝廷的钱绝大多数都浪费了,或者被贪墨了,百姓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好处。”
“只有发钱才是硬道理。”
“因为发钱,越过了那些贪的害群之马,是直接给百姓的。”
“粮价上涨能上涨多少?”
“和朝廷给百姓发的钱相比,完全是隔靴搔痒。”
“皇上圣明!”
“皇上千秋万代!”
“皇上已经领悟到了以道治国的精髓!”
群臣闻言,纷纷说道。
“现在,尔等还有人反对给百姓发钱吗?”朱元璋问道。
“臣等不反对了,也没有理由反对。”群臣说道。
“那好。”朱元璋道,“就按照咱刚才说的,金行尚书吕昶,和户部尚书茹太素,尔二人一起办理此事,务必让钱发放道大明王朝,每一个百姓手中。”
“遵旨!”两位大臣站出班列,道。
“禀皇上,把每户的钱,都存在钱庄票据里。这样就算是有人想作弊,也办不到。”杨宪道,“皇上此举,可谓是高明之极。”
“而且把钱庄收归国有,不允许任何私人经营,也是英明之举。”沈万三道,“至少在现阶段是。”
……
一日后。
茹太素和吕昶两位大臣,就开始实施朱元璋颁发的,以道治国的第一条政策了——发钱。
应天府。
咚咚咚!
大街上,一群衙役穿着大红官差衣服,走上了街头。其中一人手里拿着锣鼓,不断的敲击,吸引人群的注意,并且大声呼喊:“朱雀街的乡亲们听好了,今日午时大家都到衙门里登记造册。”
“我们的户籍,不是已经登记好了吗,为什么还要登记?”旁边一位老大爷奇怪的问道。
“朝廷又登记,不会是又想变相收税吧?”
(https://www.24kxs.net/book/2077/2077754/1066749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