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金枝最新文章 > 第558章 扬名

第558章 扬名


  赵青青听完抚掌笑道:“贺英雄说得好!”

  赵青青笑完站起身,慢悠悠地走出房间,倚在三楼的栏杆处随意往下看了一眼。

  楼下,掌柜正要领着范良弼一行去二楼的包厢,魏季廷看了看一楼的大堂,今日说书人不在,茶楼里都是些书生,人虽不少却并不喧闹,只偶尔有人为了谁的诗好谁的文章佳争上两句。

  “我看这里挺不错,范兄以为呢?”

  范良弼颔首,“就坐此处吧。”

  掌柜便恭敬地将他们几人引到了大堂中间的那桌。

  赵青青见他们坐下了,便又慢悠悠地走回来,关上了面街的南窗,打开了向着茶楼内的北窗,这么一来市井的喧嚣之声消失了,茶楼里的各种声音入了耳。

  赵青青对招了招手,“坐过来,我们听听这群书生有什么高见。”

  贺林晚便又起身与赵青青一起坐到了北窗下的棋案旁。

  楼下的书生们应该是认出了范良弼等人,不少人主动过来打招呼,听说他们今日要在此谈文论政,便不由自主地围了过来。

  北窗打开之后,贺林晚和赵青青所坐的位置可以清楚地听到楼下的说话声。

  一开始范良弼并没有发言,倒是同来的几位书生十分活跃,讨论着自己最近在书中所得,谈着谈着就不可避免地偏到了最近朝堂的一些政策上。

  当世与魏晋时的风气不同,并不盛行“不谈国事,不言民生”的清谈,书生们聚在一起很喜欢对朝堂政事发表看法,谈到激烈时撸起袖子干一架的事情时有发生。一些身居高位的官员也会在茶楼酒馆中物色幕僚,对于那些考不上科举又有自己的政治抱负的书生而言,去给高官当门客也算是一条好出路,遇上一些惜才的主顾,提携他们走上仕途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谈论朝堂之事,不可避免就要涉及到站队的问题。范阁老回朝之后,范派与慕派官员因为政见不合,在朝堂上已经发生了好几次争执,虽然最后都被天承帝压制下来,但是两派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几乎无法调和。

  范派与慕派之争,也是守旧派与改革派之争。

  当初大周朝建立之后,太祖皇帝李俊义只懂打天下,不懂治天下,便去请了世家出身的名儒杨蒙正入朝辅政。以杨家为首的一些前朝士人为了结束战乱稳定朝局,献上了不少治国良策,也因此大周朝有一些政治举措与前朝是一脉相承的。

  几十年后,以慕家为首的一些在大周朝建国之后才逐渐兴盛起来的家族认为前朝政策多有弊端,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大周国建立之初的国策延续到如今确实有一些需要修改之处,但是慕家等家族想推翻旧政的举动也并非全是为了所谓的天下大义,其实说白了就是想要与旧世家重新分割利益罢了。

  对此,范杨等世家大族自然是与之站在对立的一方,于是就形成了守旧派与改革派的矛盾。

  不过贺林晚记得一开始并不是所有的世家都对新政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她祖父以及大伯父其实是倾向于有选择地废除一些旧法的。只是到了后来,两派因为政见不同结下的梁子越来越多,矛盾也越来越大,渐渐地便成了你死我活的局面,直到五年前杨家获罪,范阁老致仕才让争端稍微停滞。

  但是,慕家看似在这场政治斗争中获胜,他们主张的新政却还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顺利推行下去。现在范阁老重回朝堂,局势再次不明朗起来。

  今日跟范良弼前来的书生们都是倾向范家的,有两位才思敏捷的书生当场就做出了政论文章讽刺慕家主张推行的一些政策几年下来非但没有见成效,反而浪费了国力。

  因这两位书生文采不错,文章念出来抑扬顿挫,引来了在场之人一片叫好之声。

  两位书生虽然有些自得,但还是谦虚地说:“我等的文采哪里及得上范兄?”

  范良弼之前有几篇文章在京城中流传,但是都是关于经义的,没有人见过他作的政论时文,闻言便纷纷请他当场作文,发表政见。

  赵青青听到此处,掩唇一笑,对贺林晚道:“看来这位范公子今日是扬名来了。说起来我这茶楼里前几日就开始流传范公子写的文章和诗词了,这些书生真有意思,还知道扬名前要先给自己造个势,我看这招八成是从花楼里的那些花魁身上学来的。”

  贺林晚闻言忍不住笑了,仔细想想倒还真的与那些花娘们争夺花魁时的招数挺相似。

  另外,赵青青说对了,范良弼今日确实是来扬名的。

  现如今大家都觉得范家势不如前,范家沉寂多时之后突然做出了反击。

  范阁老放出消息要去书院讲学,结果引得天下学子蜂拥入京,京城的书生们也都空前活跃起来,这段时日文会诗会不断。

  范家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要让世人看到范家在士人学子当中的影响力,这也是范家最大的依仗。

  另一边范阁老也不再压着家中子弟出头。范良弼应该会在明年参加科举,现在在士人中扬名无疑能增加他的政治筹码,为他将来入仕提前打下基础。

  范家这次回京来势汹汹,想必已经筹谋多时了。

  楼下,在众人的呼声中范良弼答应当场作文。

  早有书童备好了笔墨纸砚,范良弼略一思忖便提笔作起了文章,也不知他是才思敏捷还是早就打好了腹稿,下笔如有神,不过顷刻之间就把文章做好了,可谓一气呵成,中间几乎没有过停顿。

  他一停笔就有人上前接过那写好的文章,当众读了起来。

  “国本者,民也。重民之力,厚民之生,惜民之才,为政之要也。昔汉唐之盛时……”

  贺林晚静静听着。

  平心而论,范良弼这篇政论写得极为不错,论点清晰,有理有据,加上善用俳句和骈句,读起来跌宕起伏,铿锵有力,自成一番气势。


  (https://www.24kxs.net/book/2095/2095709/49772489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