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有备无患
“你还研习名家?”刘协大为好奇。
“不敢说研习,闲来听听而已。原本也不甚了解,看到西域哲人的怪论之后,我觉得与名家有相似之处,就找来读了读,觉得还有些道理。”
“就你一个人?”
“呃……”荀文倩有些迟疑,怯怯地看着刘协。
刘协鼓励她们读书, 但刘协注重实深,对这些近乎狡辩的学说没什么兴趣。
“德不孤,必有邻。学问学问,有学有问,互相切磋,才能有提升。尤其是名家,如果一个人研习, 很容易钻牛角尖的。”
荀文倩放了心。“皇后也看了一些, 但她性不喜辩, 不是很在意。”
“拿来我看。”刘协坐了起来。
荀文倩心中欢喜,起身下床,从一旁的书案上翻出几页纸,又迅速钻回蚊帐中。起坐之间,衣襟开阖,青春闪现,刘协顿时有些后悔。
这大好时光,讨论什么名家嘛。
应该讨论人生与生人。
刘协接过荀文倩的译文,看了几行,便觉得有些眼熟,觉得这阿里斯托卡洛斯应该是他知道的一个人,这篇文章也是一篇名篇, 但他对西方哲学的了解有限, 一时半会就是想不起是谁。
这篇文章讨论的是公义与私利,具体来说,就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各有妙论,还是很精采的, 与当前的形势也有互通之处。
“这种学术,我也不是很了解,又不懂西域文字,怕是给不了你太多意见。你不妨将这篇译文发到邸报上,让更多的人来讨论。”
“那还是算了吧。”荀文倩连连摇头。“臣妾读这些只是为了消遣,并不想与人争论。再者,邸报上吵得热闹,臣妾这点东西哪敢献丑。只是陛下有兴趣,才请陛下指点一二。”
“我不赞同你这个意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设立同文馆,翻译西域学说,就是要汲取西域的学术精华,为我所用。这篇文章有值得探讨的价值,不比太学诸儒的文章差。”
“陛下真的这么认为?”
“当然。”
荀文倩想了想,还是摇摇头。“算了,邸报能发的文章有限,好多人都等着呢, 臣妾若是去了,岂不是抢了别人的机会。”
刘协没有再说。
他也清楚这个问题。许靖三人的文章发表之后, 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而这种形式也让很多人觉得新鲜,讨论的话题已经从度田发展到学术细节,好多人都想在上面发文章。
当然,不排除有人故意这么做,减少对度田的讨论。
但邸报容易有限,的确也是个事实。一份邸报最多只能发三千字,也就是三篇文章的容量。如果某一篇文章长了些,只能发两篇。
增加容量是个办法,但成本也会跟着增加,对保存也不太方便。
以书坊现有的人力、物力,能做到每天三千字的正常发行,已经很不容易了。
“那你先译,等论讲结束再结集印行。”刘协拍拍荀文倩的手。“反正以后同文馆也是要建书坊的,你可以将这部书列入待印名单。”
“那臣妾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荀文倩喜滋滋地收好文章。“陛下,等同文馆的书坊建起来,臣妾能不能常去看看?”
“你也想去做事?”
“嗯,臣妾不如董宛、宋都两位贵人手巧,做点杂事还是可以的。”
刘协笑了起来。“那你明天就去太学的书坊见习吧。如果可以,将来由来你主持同文馆的书坊。”
“臣妾可不敢有些野望。”
“有什么不敢的。”刘协将荀文倩搂在怀中。“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千万不要妄自菲薄,大胆去试。”
“谢陛下。”荀文倩喜不自胜,忘情地在刘协脸上亲了一下。
“这么敷衍?”刘协斜睨了荀文倩一眼。
荀文倩面红耳赤,缩在刘协怀中,低声说道:“唯陛下之命是从。”
——
次日一早,天还没亮,祢衡便起身洗漱。
吃完早餐后,他便与庞柔一起赶往司徒府。
汉阳郡的上计大概是最早的,司徒府都没心理准备,负责接待的司徒长史杜畿打量了祢衡半晌,怀疑他们是来找事的。
“汉阳秋收已经完成了?”杜畿翻看着上计簿。
“汉阳采取的是定额制,毋须等到八月,就可以知道今年的收成。根据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今年的收成只会比预期的好,预定的任务可以轻松完成,该给朝廷的赋税不会差一粒麦子,一张羊皮。”
杜畿笑了笑。“杨府君很有底气啊。尽管如此,那秋收之后再上计,不也是更有把握一些吗?”
“有特殊情况,不得不提前。”
“什么特殊情况?”
“郡中百姓听说关东度田受阻,深感不解。提前上计,使朝廷知汉阳虚实,可以随时征发。”
杜畿的眼角抽了抽,沉下了脸。“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朝廷什么时候说要征发士卒了?何人如此大胆,竟敢造谣生事,妄议朝政?”
“长史误会了。”祢衡淡淡地说道:“我只是说汉阳随时可以征发,并没有说朝廷要征发。有备无患而已,难道这也是坏事?看来长史没去过凉州。凉州近羌胡,羌胡来打劫,可不会提前通知,进入七月就要准备秋防,能战之士随时待命。”
杜畿被祢衡堵了一句,倒不好发作。
“要见杨公么?我可以为你通报。”
“暂时不需要。”祢衡取出一封杨修的家书,递给杜畿,请杜畿代为转交,随即准备离开。
“你这么急?要去哪儿?”
祢衡扬扬手,大声说道:“去太学,教训教训那些蠢物。”
杜畿无语。
也只有祢衡这等狂生,才敢说出这样的狂话。
他看了看手中的书信和上计簿,转身进了后堂。
杨彪正在练习五禽戏,见杜畿走进来,缓缓收式。“刚才是祢衡么?”
杜畿笑笑。“杨公自从练了这五禽戏后,越发耳聪目明了,百岁可期。”
杨彪哼了一声。“这还用耳聪目明吗?他的声音那么大,那么狂,司徒府外都能听得到。这是什么?”
“公子的家书,以及汉阳郡的上计簿。”
“上计簿?”杨彪愣了一下,取过上计簿。“这么早?”
“是的,说是有备无患。”杜畿将祢衡的话简单的复述了一遍。
杨彪眉头紧皱,咂了咂嘴,摇头叹息。“这些小子,在凉州待久了,蛮得很。”
(https://www.24kxs.net/book/2120/2120750/70058544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