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新的策略


  从上元县衙出来后,朱大福便去了自家庄园。

  他现在忙完朝廷的事情后,所能做的也就只剩下自家的这些生意了。

  随着自家生意越来越大,所养活的人也越来越多,即便为了这些人的温饱,他都不敢有丝毫懈怠。

  而朱元璋回宫之后,第一时间便召集来了户部,  刑部,吏部,礼部等尚书。

  增添外邦商贾额户籍需户部来做,对吕宋商贾欺辱良家妇女之事则需刑部进一步调查审理,而对上元知县包庇吕宋商贾之事则要交于吏部任免,至于遣送吕宋商贾归国则需礼部来操持了。

  六部基本涵盖了举朝上下的所有事务,  只要把这六部尚书着召集起来,大明王朝就可以运作起来了。

  在除工部的五部尚书过来之后,  朱元璋便把今日所见之情况一五一十的与这些尚书讲了一遍。

  在讲这些情况的时候,  朱元璋语气平缓,从始至终并未见一点儿生气。

  这可是少有的。

  五部尚书也不过是心里略微疑惑,该回答什么并未影响。

  朱元璋召集他们来是商量朝政大事的,他们若是只顾揣测朱元璋的心思懈怠了对朱元璋所提问题的解答,那他们怕早就站不到这里来了。

  在朱元璋的问题出言之后,刑部尚书夏恕站了出来,拱手回道:“陛下所提及之事在京中已不止一起,五城兵马司已处理了好几起类似涉外邦商贾的案件了。”

  自大明开海之后,来大明的外邦商贾很多,总不至于只发生了一起外邦商贾与大明百姓冲突的事情就被朱元璋给碰上了。

  朱元璋倒也不着急立马就说朱大福对这类事情的建议,只是询问道:“此类事情的处理结果来?把这些卷宗统统给咱调来。”

  上元知县能够偏袒外邦商贾,就不排除五城兵马司不会。

  朝廷开海,可不是让外邦商贾在大明地盘上欺压大明子明,在大明的地盘上作威作福的。

  朱元璋有旨,很快,五城兵马司五城的指挥使便带着涉外邦商贾的卷宗出现在了朱元璋面前。

  对这些事情,朱元仔细询问,并对卷宗认真推敲,  确定最终处置还算公平,这才罢休。

  “行了,你们既来了,那便要留下来听听吧。”

  五城兵马司负责京中治安,往后少不了处理涉外邦商贾的的案件,与他们表明朝廷的态度也是很有必要的。

  之后,朱元璋与这些朝臣说明了朝廷即便开海,但对外邦商贾的处理之上也必须要做到一视同仁,甚至更严格,绝不能因他们是外邦商贾便有任何偏袒。

  对朱元璋所说之事,其余几步尚书倒也还算赞同。

  不管怎么说,这些外邦商贾刚刚来大明,与大明的这些官员还没到盘根错节的地步,这些官员还能够站在公正客观的角度上评价这个事情。

  “这些外邦商贾来了之后,京中压力着实大了许多,若能够对这些外邦商贾加强管理倒也是个好事。”五城兵马司某城的一指挥使回道。

  总之一句话,这些人对朱元璋所言之事还算赞成。

  唯一所存在出入之处,也就只剩下对吕宋几个商贾处理的程度之上了。

  礼部尚书郑沂惆怅了一下,随之道:“陛下,  对吕宋几个商贾的惩处会不会太重了些?”

  遣返吕宋这几个商贾是要由礼部负责的,  若在期间影响到了与吕宋的关系,所有的责任可是要由礼部来承担的。

  所以,别人能对这个事情上咸口不言,礼部不能不说话。

  朱元璋眼睛一瞪,郑沂吓得脖子缩了又缩,也只能硬着头皮,道:“在我大明犯案按照我大明律法惩处就是,没必要再没收货物又遣返吧?”

  刑部尚书夏恕也经手了几个涉外邦商贾的案件,看出来了一点儿,这些外邦商贾不知是野蛮惯了,还是觉着大名是天朝上邦,会对他们网开一面。

  总之这些人到了大明张牙舞爪,远比大明的人还要张狂。

  有些律法该严就得严,若是太过宽松,只会让他们蹬鼻子上脸。

  夏恕倒也算是个有担当之人,随之站了出来,道:“臣以为此举不错,是该抓个典型以儆效尤,同时也让外邦各国引以为戒,在他安排商船出海的时候从严调查,别把那些他们的混子放到我大明来,如若不从这个源头查处的,只会加重我大明的负担,受苦的最终还是我大明的百姓。”

  这个想法倒正附和朱元璋的想法,夏恕说的这些朱大福虽没说,但朱元璋自己却是考虑到了。

  凭什么我大明出口的货物以及商贾都有市舶司从严调查,外邦那些商贾到我大明的商船就不从严调查呢。

  听着夏恕所言,朱元璋露出了笑容,称赞道:“此言甚合咱意,其他涉外邦商贾之案只要符合大明律法咱就不重新启动调查到了,但吕宋商贾的这个事情既是撞到了咱这里,咱就不能从轻发落,必须从重处理方才能引以为戒,除此之外还要吧这个事情传抄抵报,以让各级官吏知晓,另外还要广告告知下去,让外邦那些商贾引以为戒,行了,这个事情你们就别管了,咱吩咐兴明报馆去处理,你们只需把咱说的那几个事情办妥就行了。”

  之后,朱元璋便按朱大福已定下的标准着手处理了此事。

  最后,朱元璋这才把户部的尚书郁新留下提及了给外邦商贾建立黄册的想法。

  这个事情自需在外邦的这些商贾踏上大明国土的时候就处理,而这些商贾踏上大明国土率先接触的他们就是市舶司了,这个事情当然就需要交给市舶司来做了。

  市舶司则又是户部的下辖衙门,自也就需要户部来主导了。

  都已经做到户部尚书了,管着天下的钱粮,虽不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官位也不小了。

  对这个级别的官吏来讲,他们也希望在自己为官的这儿写些年能够有所建树。

  当然,对这个建树的定位不尽相同,有人想着权柄,有人则想着能够造福万民。

  而郁新恰好就属于后者。

  所以,这些时日郁新虽在朱大福的折腾下每日累成了够,但痛苦并快乐着,每日觉着自己所做的这些存在莫大的意义,也就特别有干劲儿了。

  对朱元璋所言之事,郁新也颇为赞成,点头应道:“若是能为这些外邦商贾也制定上黄册倒也是个好事,至少能够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对我大明的治安也有极大的好处。”

  对于这个事情,朱元璋之所以难处来说就是赞成朱大福所言的。

  在得到了郁新的附和之后,朱元璋当即道:“那此事就由你户部牵头去办的,之后进我大明的商船一律增设黄册,已进了我大明的商船也要在最短时间之内把他们的黄册全部补齐,打算在我大明停留多久必须写清楚,超过时间没离开没报备的要查明原因,并作出相应的惩处,具体如何操作捋顺之后给咱写个奏章来。”


  (https://www.24kxs.net/book/2170/2170909/70346452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