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高手在民间(求银票)
夺取一县、一州、一府之地,绝不代表这些地盘,就真的悉数归属于你,没有一个健全的体制,稳定的秩序,一旦遭遇任何风险,都可能让你丢掉打下的地盘。
“都记清楚你们要去的地方吧?”
萧靖生神情严肃,看着眼前的一行人,“到了诸乡或镇的镇公所,就找所属镇长,询问编户造册的进度,倘若有完成该事的,就去找农会代表,让他安排人手,将一应案牍送到县城来,没有完成的,就告诉他们尽快做好。”
“喏!”
众人轰然应诺道。
统计蒲城县治下人口规模,是萧靖生很看重的事情,倘若连麾下人口和土地,究竟有多少都不清楚,很多部署即便明确,也不好有效推行下来。
先前通过巡察和公选,筹建起的那批镇公所体系,萧靖生是需要进行考察的。
一个编户造册,一个清查土地,谁要是能在其中表现出色,就会被擢升进县城做事。
一直到现在,蒲城县还没有筹设县级机构,很多事情都是萧靖生在负责,尽管很累,可萧靖生不急着筹设县级机构。
在萧靖生的眼里,他要筹设的县级机构,必须是一批经受住考验的群体,对基层有着相应了解,这样才能确保县级机构筹建后,能够迅速的运转起来。
甚至蒲城县的县长,萧靖生都已经物色好了,即现任永丰镇镇长赵清平!
等到合适的时候,萧靖生就会筹设县级机构。
“会长,额有些事情想跟你聊聊。”
萧季山走进县衙正堂,见到萧靖生,开门见山道:“你能不能再给额调些人手,现在筹建这么多工坊,额根本就忙不过来啊,就算额按着你说的法子,先将诸工坊的管事,先行挑选出来,可每天往返各处视察,额根本就……”
“季山叔,我实话实说吧,没有人手能调给你了。”
萧靖生出言打断道:“读书认字的人就这么多,县衙、劳作营、诸业工坊等,都需要这些人,这还没有算上统计县城人口。
我能给你调十几个人,也是挤出来的,是,季山叔负责的这一块,多数都处在筹建阶段,压力很大,可恰恰是这般,我才会把这副重担交给你啊。”
“那会长…人你不能给额,这时间是否能宽限些?”
萧季山神情复杂,“额现在成宿成宿的睡不着觉,要忙的事情太多,额怕……”
“时间不能宽限。”
萧靖生严肃道:“特别是城外筹建的冶炼、铁器工坊,必须要尽快筹建起来,这是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
等到隆冬到来前,铁器工坊要打造足够取暖的煤炉,不然等到隆冬到来,我蒲城县不知要冻死多少人。”
其实对这批新筹设的工坊,特别是涉及到民用层面的,萧靖生已经非常照顾了,让几个新编劳作营,负责到各处进行筹建,让那些提拔的工坊管事,在各处进行监工和指导,确保这批工坊能尽快筹建。
只是骤然承接这等重担,对于萧季山而言,还没有完全适应过来。
毕竟萧季山先前就是一猎户,直到追随萧靖生,跟萧广生一起负责匠户营,也渐渐有了改变。
人啊,都是逼出来的。
现在萧靖生能信赖的人本就不多,特别是萧家村的那些人,要是不能帮着分担子,萧靖生只会更忙。
蒲城县矿藏资源丰富,特别是煤和石灰石,此外还有硫铁矿、铝土矿、白云岩、粘土矿、高岭土、芒硝,恰恰是这个煤炭,让萧靖生想到御寒的办法。
棉花不多,那就造煤炉,产蜂窝煤。
蒲城县有一些露天煤区,要是能把这些有效利用起来,就算没有足够的御寒衣物,靠煤炉和蜂窝煤,也能让治下百姓过个安稳隆冬。
“会长,衙门外有个老头想见您。”
就在萧季山想说些什么时,一在县衙外轮值的勇锐过来,向萧靖生抱拳一礼道:“说是有事找您。”
“好,叫他过来吧。”
萧靖生点点头应道,随后看向萧季山,说道:“季山叔,好好想想我先前给你说的,其实你要真是想明白了,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在匠户营那边,你跟广生叔做的不错,现在你单干了,我相信你也一定能成。”
“额…好吧,那额先走了。”
萧季山有些踌躇,然看到萧靖生的神情,也憋着一股劲,“要是额做不好,今后就不会萧家村了!”
没有谁生来就会什么,那都是逼出来的。
萧靖生现在就是要逼出一批人才。
特别是萧家村出来的人,那一个个逼的更紧,现在或许苦一些,可真要是能逼出来,今后他们的成就必然不凡。
“您就是萧老爷吧?”
在萧靖生沉思之际,一身材消瘦的老者,穿着带补丁的衣衫,有些紧张的走进县衙,顺势就要给萧靖生跪下磕头。
“老丈,您快起。”
萧靖生见状,忙上前道:“我们农会这边,可不行这一套,听说您找我,可是有什么事情吗?”
磕头行礼这一套,是萧靖生最厌恶的。
这等带着奴性的东西,必须除掉。
“额的确有些事情,想找萧老爷聊聊。”
老者有些紧张,看着跟他孙儿一样大的萧靖生,说道:“额是陈庄镇的,叫陈水,这几日,额们陈庄镇来不少人,夯修去县城的县道,额跟那里的管事,也聊了几天,萧老爷,您为何只夯修县道,却不想着修建水渠啊。
额种了半辈子的地,近几年来的年景,是额遇到最差的,老天爷动不动就不下雨,让地里的庄稼……”
听着陈水讲的这些,萧靖生就知道他的来意。
眼下聚拢的那批流民,都被编进劳作营,分了三十多个,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叫他们先整修县道。
那批从乡镇村聚拢的读书人,也被分到这些劳作营,负责统计人口,调遣用度,确保劳作营能运转起来。
之所以先整修县道,而没有进行水利建设,这也是萧靖生想叫这些劳作营,先行适应集体做工的环境和氛围。
“老丈,不是我不想修水渠,而是现在还不到时候。”
听完陈水所言,萧靖生耐心解释道:“近几年来的年景,我也清楚,单靠修建水渠,是远远不够的。
我打算过些时日,在咱蒲城县治下进行考察,看那些地方适合建蓄水库,要是来年能多下些雨,就把它们蓄起来,就算后面下雨少,至少能用这些蓄水,通过各处水渠调用起来,确保地里的庄稼不会被旱死。”
“萧老爷,您说的蓄水库,是水柜吗?”
陈水踌躇道。
水柜?
萧靖生一愣,旋即想到什么,点头道:“对,是水柜。”
水库一词,是近代才有的词汇。
其实古代就修建有水库,不过多以池,塘,湖,泊来命名,等到宋朝时期,有了水柜这一词汇。
“这个…额懂一些。”
陈水想了想,说道:“额年轻的时候服徭役,曾去府城一带,做的就是整修水利的事,服徭役好几年……”
竟有这样的好事!
萧靖生听到这里,有些激动。
对修建水利设施一事,萧靖生是头疼不已,因为兴建水库、水渠等事,可不是随便挖个坑,多挖土,就能进行使用的。
像水库、水渠的走向,拦水坝的修建,闸口的分布,溢洪的明确,这里面的门道太多,萧靖生不懂这些。
“老丈,你可愿来农会做事?”
萧靖生握住陈水的手,“你认识的人,有没有懂一些整修水利的?”
“有。”
陈水不假思索道:“额们陈庄镇就有不少咧,当初摊派徭役时……”
听到这里的萧靖生,此刻竟有些认可徭役了。
别看他心里痛恨这项制度,让底层群体过得很苦,但是恰恰是这一摊派徭役,使得一些人在此期间,有机会接触到他们先前不曾接触的。
“来人啊。”
想到这里的萧靖生,握着陈水的手,却对正堂外喊了一声,“去教导总队,把萧章栋给我喊来。”
“喏!”
听到这话的一名勇锐,忙喊道。
见到此幕的陈水,有些紧张。
“老丈,你明天就来县城吧。”
萧靖生看向陈水说道:“等到农会把县里懂得水利的人,都聚在一起,你就做管事,每个月领银5两,到时你领着他们,对咱蒲城县境内勘探水利,明确哪些地方适合修建水柜,哪些地方适合整修水渠,我打算在咱蒲城县治下,整修起相应的水利设施。”
这次要不是陈水找来,萧靖生还将一直头疼水利设施筹建一事,或许说底层的群体,多是大字不识几个的泥腿子,但是这绝不代表着他们没有真本事,很多时候,涉及到他们知晓的事情,那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
先前萧靖生光顾着聚拢匠户群体,却把此事给忽略了,好在这没有产生啥坏影响,也没有耽搁时间,不然真等过去很久,萧靖生才想起这件事情,那对他来说才是件麻烦事。
(https://www.24kxs.net/book/2257/2257391/11027915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