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进士争议
通政使吕图南看到钱嘉徵的奏疏,顿时一阵头疼。
上次就是这个贡生上疏参劾魏忠贤十大罪,被他以字画称谓不如式命令重誊。
钱嘉徵因此上疏纠劾,认为他是奸党,阻挡抑制言路。
也因为此,吕图南被皇帝责问。好在他曾经封驳过监生陆万龄、李映日等人谄媚魏忠贤的奏疏,把这件事辩解过去。
如今再看到钱嘉徵的奏疏,吕图南虽然觉得里面的内容荒谬不堪,应该以非例不为封进。
但是考虑到钱嘉徵上次的纠劾,以及皇帝对钱嘉徵十大罪奏疏的赞赏,最终把这份奏疏封进,呈递到了御前。
朱由检看到钱嘉徵、王璘的奏疏,却是有些欣喜——
这代表了一部分士子,对自己设立明法科和明算科的支持。
这让他的心情,稍稍好了一些。
之前他收到的奏疏,不是要求废除明法科、明算科,就是要求录用人员不能称为进士,应该换个名字。
这些人真是太拿进士身份当回事儿,以为除了自己,旁人都是庸才。
却不知世界已经变了,只靠四书五经,怎么治理天下?
有心让所有的进士都学法律、数算,朱由检没有放弃将明法科、明算科作为进士科附加考试的想法。
所以他在明法科、明算科的设立上不打算妥协,一定要设立两科,招收四甲五甲进士。
但是对反对最激烈的特赐同进士出身,他却要斟酌一下。
进士最反对的就是这个,他们担心开了这个先例之后,进士地位不保。
大部分文官都不相信,皇帝会一直遵守承诺,三年只特赐二十个进士。
如果特赐同进士泛滥,进士会大幅度贬值,引发种种事端。
对自己和以后的皇帝也没多少信心,朱由检觉得如果真的开了特赐同进士的先例,以后很有可能泛滥。
例如某些皇亲国戚苦求、还有嫔妃吹枕头风,朱由检不觉得有多少皇帝能硬着心肠,坚持不特赐同进士。
尤其是太后开口时,皇帝更是能够以孝道名义,光明正大的突破名额限制——
那些进士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
『进士都是考取而来,是相对最公平的制度,也是很多读书人的目标。』
『这个制度不能轻易破坏,否则后果会很严重。』
把科举考试和后世的高考对比,想到后世有关特招的种种争议,朱由检对进士身份的赐予,自然十分慎重。
再想到大明开国二百六十年,进士数量只有两万两千多。朱由检有些明白,某些进士为何对特赐进士反应很激烈——
两万两千多名进士,同时在世的不会超过六千人,占据了官场主要位置。
大明的进士如此珍贵,也难怪他们对身份这么重视。
特赐同进士这件事,阻力会非常大。
有了这个认识,再考虑到就算被特赐同进士,也多半会被真正的进士排斥。朱由检觉得干脆改个名字,让进士不那么反对。
反正对他来说,只要能用这些人才就行,具体称呼什么他却并不在意。
而且特赐同进士到底还带个进士,多半会要求只有举人才能被特赐,改成其他称呼就不一定了。
名额也可以增加一些,方便以后任用理工类人才。
心中有了盘算,朱由检决定在特赐同进士上妥协,但是在明法科、明算科的设立上,一点都不妥协。
有钱嘉徵、王璘等士子的支持,再加上扩招进士对所有举人都是利好。那些已经上岸的进士,阻挡不了明法科、明算科的设置。
也因为此,朱由检对上疏的钱嘉徵、王璘也印象大好,让他知道了士人对明法科明算科的态度。尤其是钱嘉徵这个名字,让他印象深刻。
上次钱嘉徵弹劾魏忠贤十大罪的奏疏,写得就非常好,把魏忠贤的罪行写得很明白。
朱由检对那份奏疏非常满意,他觉得如果贡生参加会试的事情如果无法通过,可以考虑给钱嘉徵特赐身份,让他去通政司任职。
通政使吕图南的效率实在太差,一份报纸都办不好,现在都没有定下来。
钱嘉徵文章写得好,办个报纸应该能胜任。
对通政使吕图南有些不满意,朱由检觉得他能力有点问题,到现在都没搞定报纸的事情。打算安排个新人,拿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办好这件事情。
开辟新事物这种事,就该用年轻人。他们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而且对建功立业怀着信心,远比因循守旧的老臣好用。
吕图南这个通政使,以后头疼的事情会更多!
十一月六日,常朝。
首先处理的是三法司事务,尤其是审查阉党人员。
皇帝说了要人人过关,同样也要在每次朝会上听取进展。
大理寺如今正在审查吏部,还要重新审理以前阉党定下的冤案,实在忙不过来。
朱由检勉励他们一番,又正式给袁可立加右都御史衔,在刑部尚书和左都御史上任前,协理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事务,推进三法司改制。
这件事袁可立先前没有漏出口风,群臣在朝会上听闻之后,心中一阵惊异。
皇帝将三法司大权都交到袁可立手上,可见对他的信重。那些对袁可立有意见的,也只能把不满压下去。
有臣子提出这个职务要廷推,被朱由检以不是常例没有理会,让袁可立做好三法司改制工作,合并五城兵马司为三城区,建立城区衙门。
袁可立接受任命,然后就提出确定内廷外廷衙门,修订法律法规诏令。
这些都是先前就谈好的,朱由检一一听从,帮他这个协理三法司大臣树立权威。
其他臣子虽然提出了意见,却没有多大改动,大体是按朱由检和袁可立在西苑的谈话,确定了这些事情。
然后,袁可立提出在明年开明法科恩科,招收擅长法律诏令的人才进入三法司任职,争议终于开始。
朝堂上很多进士出身的官员,都对此发表意见。
(本章完)
(https://www.24kxs.net/book/2493/2493992/1111102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