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军东向入齐境
“啊?!”赵启一声惊叹。
“秦国范睢死后,相国一直暂缺,魏无忌过去即便不为相国,也定会为秦王所重用!”赵括侃侃而谈道:“换而言之,欲诛杀之,先需灭秦!”
“这......”赵启无奈地咋舌。
摆平了赵启,赵括随即对着田单说道:“田将军守护河内有功, 着复君爵位,曰轵城郡,以彰卿之功绩也。并调入内阁办事。寡人知齐国乃是田爱卿之母国,不忍刀剑相加也是人之长情也。”
对于说服田单,赵括没有把握,但好在赵国并不缺能打的将军,虽然少了田单这个“本地人”会困难上几分, 但仅凭着齐国那几块料,哪里会是自己的爱将李牧和赵启的对手。
至于封爵入阁, 不仅仅是对田单守护河内,大胜联军的褒奖,也同时是变相地将田单手中兵权给夺了,毕竟田单在上党日久,也该回转中枢了。当然其中保护田单的成分居多,毕竟以赵括在军中的威信,根本是无惧任何人的挑战的。
赵括的话说得明白,田单也不是傻子,但却一直低着头,不肯领命,似乎在消化着赵括的话语,又似乎有着些什么旁的想法......
终于,田单还是抬起头,只见其一脸的坚毅之中又有几丝泪痕。双手抱拳,田单一揖到底, 说道:“还请我王准予微臣随军而去, 微臣愿以一骑入临淄, 劝降齐王!”
“哦?”赵括有些惊讶地看着田单。
显然田单的言语很是令赵括惊讶,微微一想却又觉得是在情理之中。
田单何人哉!那是主张惜民力,少兵戈的代表啊,甚至不惜与赵奢论战的人物,虽然历史最终选择了赵奢的理论,但从中也不难看出田单是贵族之中少有的真正把黔首当人看的。
而上党郡自从赵括打下来后,一直作为新政实施的试点郡。在上党郡的这几年,田单亲眼见证了一个满目疮痍的郡县是如何从废墟中崛起,治下的百姓是如何从生死两难中变得丰衣足食的。
这些都与他的母国,甚至他治理下的即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若说第一年的田单是为了家族的命运才将自己的才华卖给赵括,那么第二年的田单则是真正地喜欢上了这片充满希望、充满向上激情的热土。
在这里,田单可以肆意挥洒着年轻时的梦想;在这里,田单能够获得真正的认可与爱戴,那是来自无数黔首发自内心的认可与爱戴。这也是为何田单如此费尽心力地打赢这场河内保卫战的愿意。
而依靠着民众的力量才守住即墨,完成复国大业的田单,比之赵括之外的任何人都要清楚民众的力量是何其伟大。
当“来了就是赵国人”的话语被赵王提出,更在六国传颂之时, 田单就已经明白, 大势不可逆也!
既然大势不可逆, 那么田单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地减少齐国人民的伤亡与损失——让齐王投降。
那么赵括相信田单吗?
显然是相信的, 不仅因为田单主动提出只身前往,也就是说家眷等一干人等全都留在邯郸城中,田单自不可能枉顾全族姓名而为齐国殉道;更是因为田单乃战国后期难得的守信之人。
所以,有何不可呢?
赵括点点头,说道:“可也!不过为保证田爱卿之安全,还需大军临城也。”
田单闻言,心中一叹,他也明白赵括说的是对的:不经历一场大败,齐国上下如何能够意识到亡国之危险,又如何会听从他的建议,所谓以战促和,以战逼和是也。这也是最佳的方式了。
当即田单不再犹豫,双手抱拳应诺道:“谨遵我王之命!”
公元前252年秋末,六国混战也历时数月,终以赵之完胜告一段落。
赵倚重骑曰“铁浮屠”者,于河东击破秦军主力,迫使秦军依大河设防,不敢再踏河东半步;赵王括遂引河东之兵往河内救援被困之轵城,然河内轵城之军,以“夜袭”之策,又兼北郡平北军南下齐国历下、齐军被迫回援之际,大破二十万联军。
已而两军遂胜利会师与轵城之中。是时也,故赵上将军廉颇者,因魏信陵君之阴谋,枉死于轵城之外,赵王括怒不可遏,欲发大兵而灭魏,幸得将军李牧、田单之劝阻。
曰:“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今若攻魏,势必再对峙于秦,恐成军备竞争之势,于赵不利也。不若发兵东向,可脱离中原之泥潭而增之国力也。”
赵王括纳之,乃遣使者入魏索要信陵君等人,不想信陵君已虽秦国大军而去,为秦王之座上宾,故报仇之声暂止,而赵军一致东进也。
赵王遂命李牧为主将,赵启为副将,领兵五万,并三千“铁浮屠”号称十万大军,向东而去。另,田单随军而行。
行军图中,得北郡平北军之军报,已困河东回援之齐军与博城之外,大军遂抵博城,配合平北军,欲歼灭齐军两万人于博城附近。
赵军以七万之数会歼两万齐军,已成包围之势,正欲发动总攻击之时,忽有齐军主力约五万人现与博城之北。
李牧料定此为齐国来援之军,攻击遂止,并令北面之军稍稍放开口子,诱使齐军主力与被困之军会师。
齐军不察,即入彀中,七万齐军为七万赵军所围困。齐军既入,两面之赵军随即关门。赵括乃以赵启为先锋,率麾下三千铁浮屠,并三万步骑会攻齐阵。
齐军不知铁浮屠之厉害,仍以常规之盾阵防御,不过倏忽之间,其阵已被“铁浮屠”所破,“铁浮屠”所过之处,几无可当之敌——碰着便死,挨着便伤。后方赵军步骑随即跟进,以堂堂之阵对阵为“铁浮屠”所冲烂之阵,几与屠杀无异。
战约半個时辰,铁浮屠已下场休息,所剩之齐军已经不足泰半。
战至一个时辰,铁浮屠再度上场,齐军皆面如死灰,待其起速,长刀一横,只听得“当啷”几声,齐军遂降。
博城一战,齐军再损兵七万,至此,齐国境内总计约二十五万大军,已去其大半(河内战场损三万,历下损五万,博城又七万,共计一十五万)。
而因其添油之战术,导致齐军为各个击破,尤其临淄城大部兵马被调出,整个城中仅剩三万人马,更东面的即墨城中尚有五万大军,而自临淄至即墨的零星的小城之中分布着剩下的两万大军。
博城已平,赵军遂全军北上,欲一鼓作气而下临淄灭齐国。
赵军大军压境,临淄又无御敌之兵,,急得齐王是团团转,遂命众臣共议此事,以期救国存亡之策。
或曰:可速求援于诸国,再兴五国伐赵之故事。
或曰:可退守即墨,效当年之故事,待中原变故,再图复国之事。
或曰......
大论三日,竟无一可行之策,齐王丧且沮,曰:“若得安平君(田单在齐国时的爵位)尚在,安会如此哉。”
所谓国难思良将,大抵如此也。
未想齐王之祷告竟然成真,一日后,故安平君、今轵城君田单者,单人匹马竟出现于临淄城西。
齐王得知,欣喜若狂,遂率百官出城相迎,曰:“板荡识城臣!寡人何其幸哉,竟得君上厚爱。”
继而引入宫中,摒退左右,咨以退敌之策。
田单曰:“事已不可为,请王上以万千百姓为念,以宗庙社稷为念,速降赵军。赵王有言:只要王上能降,赵军不毁齐之宗庙,不绝田氏苗裔,而王上更不失君位之享。”
齐王怒曰:“安平君已反乎!”
田单笑答:“此处仅有赵之轵城君,哪里有什么安平君焉!”
齐王惭,田单乃止,曰:“个人荣辱事小,宗庙延续事大。王上可知河东十万秦军狼狈而逃,仅有不足四万人逃过大河哉?王上可知,二十三万联军溃败与轵城之南,信陵君等将军仅以身免焉?王上可知,赵军已分兵而取即墨焉?”
田单三问,句句如同一把大锤,狠狠地轰击在齐王的胸口。
前两问言外之意,乃是是告诉齐王,外援已绝;
后一问之意,是在告诉齐王,齐国已经无险可守,无要可凭。
是故,除了投降,别无其他办法,无论为己还是为了宗庙延续。
话音落下,殿阁之内陷入了一片沉寂之中,只有齐王那不断起伏的胸口与粗重的呼吸声不断回响着。
田单也不催促,甚至田单也明白,即便再有理有据的劝谏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成功,甚至自己还会因此付出巨大的代价——乃至生命的代价。
但对于田单来说,他能讲的、该劝的都已经说完了,至于结果,并不是他一个曾经的齐国人能够决定的,重要的是:投降的种子已经种下,只要有足够的养分与阳光,就会有破土而出的可能。
于斯足以!
田单静静地看着齐王,等待着命运的降临。
而原本对于田单的归来寄予厚望的齐王,如今心中的郁结之情、愤懑之感也可想而知,甚至就想将眼前此人给杀了——我田齐,数代人不懈努力才将大齐占为己有,岂能断送在自己的手中。
好在,齐王想到了田单如今的身份,不仅是曾经的救国英雄,更是赵国的使者,倒也不敢对田单下手。
“君上一路辛苦,且在宫中休息一二吧!”说着,一甩衣袖,齐王兀自走出了殿阁。显然,田单被齐王给软禁了起来。
然而田单虽然被限制了自由,但田单的劝谏却在朝野广泛流传了开来。当然,这其中自然少不了赵括为了配合田单而动用的暗卫和羽林亲卫的功劳。
朝野对此议论纷纷,有赞成的、有反对的,但更多的是叹息而迷茫的。
当一位国家的曾经的英雄都要放弃了这个国家之时,或许这个国家是真的不足以再得到更多的热爱了。
一颗颗“投降”的种子,悄然在齐国的朝野扎下了根。
但,齐国仍不愿意投降。
赵括却一点也不急,甚至连救援田单的意思都没有,因为他知道,很快的,现实会教会齐国要如何选择。
前方李牧率领主力赵军继续向着临淄的方向逼近,迫使临淄附近的兵力回防。
同时,赵启带着田单的信物和一万骑兵日夜兼程赶往东面的即墨城。
虽然即墨城中城守几度更换,但田单依旧在城中享有着几乎无上的地位,再加上赵国的强势,所以,带着信物的赵启几乎毫不费力地就将齐国东部最大城池——即墨城——收入囊中。
紧接着,在即墨城守的襄助下,齐国东部各城几乎兵不血刃地投入赵国的怀抱。至此,赵国已经形成了对齐国东西两面的占领,齐国所真正能够掌握的城池,仅剩下以临淄为中心的一块几乎不到原先国土一半的地盘了。
东部沿海富庶之地的投降,很快传到了临淄城中,劝说齐王投降的声音一下子多了起来,就连齐王都有所动摇。但齐王还有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外国干预!
然而,世上事往往不会按照弱者的想法而进行。
赵国攻齐的消息随着齐国四出的求援使者被带到了诸国之中。
除了秦国表达了极大的愤慨之外,其余诸国第一时间居然是觉得松了一口气——好悬打的不是自己。
尤其是魏国,几乎马不停蹄地就往赵国递送国书:一边解释着攻赵乃是信陵君一人私自所为,极力撇清着自己的关系,一边申讨着齐国的罪过,居然宣称赵国攻齐是正义之举。更是送上粮秣若干,以资攻伐之战。
楚国也在第二时间表达出诚意,不仅奉上粮秣,更是又继续献上美女若干。
韩国本想装死,不问世事,见魏、楚两国如此行径,心中更是唾弃不以,随机奉上精铁千斤,既做攻赵之赎罪,也算助赵伐无道之齐国。
而作为齐国最后希望的秦国,此时却也只能在口头上对着赵国吼上两句。
(https://www.24kxs.net/book/2542/2542215/71595827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