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化学(五十七) 刘邦岂止是不能接……
刘邦岂止是不能接受,他一直以为范增是口嗨党,光说不做那种,威胁性小一些,虽然这种人被抓到也没什么好果子吃,但是刘邦本身也会钻点大秦法律的空子,就也没多在意。
张良不一样啊,这个人是真的身体力行的,反秦达人,还已经在时不时和小朋友们宣传一下秦的了。
逼得刘邦不得不开始夸秦,然后萧何再补充教学用多方面的眼光看待问题,总算是圆了小朋友的学习课程。
但是也让有些家长偷偷和刘邦讲,大秦的稳定是好事,之类的了。
可恶,刘邦总感觉自己在替张良背黑锅,又没处说理。
这哪里敢解释,就怕讲开了,热心群众直接把张良举报了,到时候张良有反秦的组织接应,他刘邦、萧何可没有人接应。
最后他们俩替张良受罪,真就吃大亏。
开会的最终目的,就是想把张良这座请来的神再送走。
但是小会开了半天,除了刘邦和范增互怼,得到了一些新鲜的吵架心得之外,沛县小团体压根找不到把这尊神送走的解决办法。
“亚父啊,那个张良,他是想干什么要谋反,不应该来劝我吗”
刘邦不理解,再不济也应该联合范增,小孩子能做什么
也就是刘邦不了解什么是从娃娃抓起,不然高低得直接禁止张良宣传,而不是找补。
刘邦还觉得找补会有用,殊不知县令已经满脑子的“长公子竟然安排人和我联系”“我一定是要加官晋爵”这些念头了,十分之兴奋,且来县学的次数都多了。
不经意地旁听张良的课,对这个反秦分子十分关注。
刘邦思考如何把张良赶出去,别影响他改过自新,当大秦优秀员工,享受来自父老乡亲们的赞誉。
萧何在思考怎么劝说张良弃暗投明,对每一个能出力的优秀同伴,萧何总是不忍心看到他们误入歧途。
范增也在想张良走了之后,又变繁重的课业压力该转移给谁。别看张良见缝插针地洗脑小孩子们,他上课也积极啊,要是没了这个人,多出来的事情那就真的是让范增体会到什么叫做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一行人忧心忡忡,还得注意避着点张良,可别开小会被人发现了。
张良压根不关注职场的风风雨雨,他只在乎天书讲得东西。
这个世界可能真的是嬴政的主场,不然怎么会,他屡屡刺杀,屡屡失败。
嬴政质子开局,当上了秦王不说,竟然还灭了六国,实现了统一。
张良是韩的旧贵族,是最先失去贵族身份的,但是蛰伏这么多年,秦依旧蒸蒸日上的发展着。
最让张良愤怒的是,明明,明明大秦已经在走下坡路了。
昔日英勇无畏的老秦人,现在依旧奔赴在维护秦朝的道路上,但是人总是有穷尽的,原先旧秦的地方,秦人已经不足十之一三了。
而后加入的六国人,有些根本不懂大秦的严苛是无差别针对所有人,一挑拨就相信了对秦宽裕对其他严格的话,也没多少维护大秦的想法。
如果不是天书,张良在向小孩子宣传大秦的时候,绝不会有大人出面维护,最多是捂嘴捂耳朵,怕有秦人听到。
但是如果不是天书,张良也不会看到,原来普通黔首的脸上,也会有对生活、对未来的期待,而不是麻木和听话。
张良不仅在天书里学知识,也通过天书看未来。
看在教学视频里出现的人,看被天书放出来的各个时代的地图,也看偶尔会被提到的人。
比如说刘邦这个名字,实际上是很常见的,但是在沛县遇到这个人的时候,张良就确信,一定是这个刘邦,一定是他
包括刘邦自己,都还相信大秦依旧有未来,甚至都没有意识到他就是那个汉高祖刘邦。
范增也只不过是以为,这人和那位汉高祖同名罢了,拥有四百年国祚的汉,开国皇帝是这么一个不着调的,得多好命特别是如果是这个人的话,即使是和他一样的大器晚成,那么秦也没多少年了。
但是张良,他坚信就是这么一个人,虽然看不上刘邦,但是萧何还可以,范增也不错,加上他张良,未必不能和嬴政的智囊团一较高低。
就是在军事方面十分欠缺,张良在努力收拢自己和前盟友的手下。
与其盲目地反秦,不如赌一把这就是能反秦的专业对口人才
只不过什么时候他才能结束这不务正业的发展沛县的活动,转向他真正的事业
刘邦想着张良赶紧走,不要影响自己的事业第一春。
张良希望刘邦赶紧清醒过来,沛县太小,展望大秦。
要是江思瑶知道自己把一个平行时空的刘邦和张良变成了这样,大概会原地问号的程度,毕竟她这个小漏勺,还以为自己不按顺序捋时代,就能不在弹幕里面暴露历史。
至于讲的一些损人的事情,怎么能算暴露历史呢,是众乐乐
当然,江思瑶并不知情,所以她在快乐地进行收尾。
草草过了一遍知识点,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结束了,比起数学那种给的题目也不懂的状态,化学一时间都温柔了起来。
在正式开始做试卷之前,显得无比温柔。
金属材料的性能之前也简单介绍过,大家都差不多啊,都是金属。
不过,除了延展性、导热、可铸性之外,有一个特性还真的很想介绍给大家认识。
那就是导电性。
咱就是说,导电,这个用处比较直观且有效,它导的是天上的闪电哦,厉不厉害
哈哈,其实能导电的都可以导啦,人体都可以导电。
导电不是为了借这个点,大多数还是为了避雷,是的,这是一种避雷的措施,防止雷电劈死自己或者劈着了树之类的,引发丛林大火。
首先我们先讲一下闪电,并不是背后有神仙,而是一种自然现象。之前也略微带过水,水除了我们肉眼看到的水流,实际上还有我们看不见的水分子。
水蒸气变多了,也就形成了云,而云越发厚重,就越容易形成乌云。
而乌云打雷,是下雨天的一种再正常不多的自然现象了,这背后的原理和云的形成有关。
水蒸气遇冷凝结,凝结过程中,云中的冰滴、冰晶一边碰撞一边合并,一点也没见外,就会形成大量的水。这些水滴在我们自己的天空就会和空气反应,与颗粒、离子碰撞,就会有带电闪雷鸣的云出现啦,它被叫做雷积云。
而我们要介绍的避雷针,它的原理有一,一方面是尖端放电,另一方面则是导电。
先讲比较难理解的尖端放电,刚也讲了,雷积云的云中是有电的,尖端放电呢就是吸引的这部分电。
在强电场中,导体的尖端越是尖锐,这个尖端放电就越明显。
导电就是字面意思啦,银、铜、金、铝等等金属的导电性都很好,避雷针一般是镀锌圆钢做成,钢自然是能导电的,它是铁里面混合一点点碳,而铁和碳都是导电的。
避雷针一般情况会放置的最高,然后直接把雷接引到地下的,被雷劈的概率直线下降,再也不用担心发毒誓会真的遭到天打雷劈啦。
虽然是现代社会,但是很多时候,电闪雷鸣也会有人开玩笑的说,是谁谁谁在发毒誓,江思瑶很自然地带了这个梗。
说起来,似乎历史上就有好几位名人是死在雷电下。
比如商朝的,武乙,一位制作人偶称为“天神”,和它对赌,赢了之后,“射天”的奇人。
似乎就是死于晴天霹雳,这放在以前妥妥的危险事故,就是不敬神明的报应。
但是有了避雷针之后
他要是再被劈死,嗯,那还真不好说。
一时间,认识武乙的和不认识的都有些沉默了。
还没来得及制作这个人偶的武乙赶忙安排人先学会了这个避雷针,不能真死在雷下吧,还是在天书说了之后。
“王,这镀锌钢板我们没有啊”
确实,钢最早出现在春秋晚期,当时的青铜器技术已经纯熟,已经在造铁器了,而炼铁技术被发明之后,很快就学会了炼钢。最早的钢应该是在炼铁中渗入碳,从而炼成的钢。
商朝只有青铜器,铁还没怎么开始研究呢。
之前武乙也不关注,说实话,他并不是一个英明神武的国王,甚至他自己都不这么认为,天书说的天神“人偶”“射天”的举动,他自认为,还真是自己能干出来的事情,所以才会开始防范。
而关于矿产,天书给的地图里确实给了好几版,但是和商的地貌并不太一致,武乙已经默认了,挖矿这项伟大的任务就交给子孙后代来做了。
他并不知道,他的曾孙子也就是商纣王帝辛,会是商的最后一位国君。
没有也没办法,总不能空手变出来,要是有这个本事,他们也不会当个宫人了,早就摇身一变,华丽专职为国师了,再不济也是大巫。
在巫医不分家的商,巫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用金银,不是说金银也可以导电吗”
武乙不缺金银,他是商朝的第一十八位国君,谁缺他都不会缺的。
很奢侈,用金银做的避雷针,即使是江思瑶知道了,也得先关心一下是否稳固。
当然,不是问材料是否稳固,得是问地位,这避雷针不得三天被偷一次啊
作为武乙的曾孙子,帝辛一直在听别人家的八卦,万万没想到,还能听到自家的头上。
不是,天书能不能记点正经事啊,,
(https://www.24kxs.net/book/2563/2563277/1111104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