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明:捡到太孙,我教出千古一帝小说最新章节 > 第135章 马和归来!高产作物现世!

第135章 马和归来!高产作物现世!


第135章  马和归来!高产作物现世!

        尽管骞义身为七品官未上过朝,但依旧屡屡听到曹玮的名字。

        制造蒸汽机、造火车、炼钢、制盐、培育高产粮食、随北伐大军一战覆灭北元,其中曹玮战功最为卓越,后又倡导开海,为大明找到倭国银矿、研制连发火枪。

        这些事,一桩桩一件件,任何一件都是常人难以做到的,而曹玮却如按部就班的一样把它们全都做了出来。

        骞义进士出身,同样有着文人风骨,虽官职不高,但心气却是不低。

        然而在面对曹玮之时,骞义只感觉对方犹如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难以望其项背!

        招呼着骞义落座,寒暄两句之后,曹玮切入正题,把准备开办国家银行、组建监管机构的事情和盘托出。

        “无论是国家银行,还是市场监管机构,在倭国白银大量运回大明之后,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陛下给了份名单让我挑选人员,你跟脚干净,做事认真,便想邀你来助力,不知你意下如何?”

        曹玮的说辞还算比较客气,听起来像是真的在让骞义做抉择。

        但此事重要,朱元璋也重视,已经全权交给了曹玮,如今曹玮的话就相当于朱元璋的圣旨,其他人根本不可相抗。

        骞义也明白这个道理,无论他做出什么样的选择,结果都是一样的,最多曹玮去跟朱元璋知会一声。

        不过骞义没有任何的不满,反而心中满是震惊与感动。

        震惊的是曹玮的眼光卓越。

        如今倭国银矿开采尚还在初始阶段,曹玮就看到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后,大量白银流入大明就造成的严重后果。

        通货膨胀!金融危机!货币贬值!

        这些字眼好似都在说同一句话,

        毁灭!

        但曹玮深谋远虑,看到了这份存在于未来的危机,并且还能想出恰当无比的应对之法,这则让骞义更加震惊!

        骞义自己想了想,却发现除了曹玮所说的开办国家银行和设立监管机构,他便再也想不出第三种应对之法!

        曹国公之智,真犹如大海般浩瀚!骞义心中感慨着。

        感动的则是开办国家银行,和组建监管机构,这两件事关乎未来大明经济市场能否安稳运行,在倭国的银矿开采运回国之后,保证不会出现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贬值。

        这样无比重要之事,做成了之后定然也是一份大功,更有可能名留青史!

        曹玮愿意找他一个区区七品中书舍人来一起做,这让骞义如何不感动?

        像骞义这种有能力的年轻官员,是最有一番抱负,想要为国家建功立业之人。

        原本历史轨迹的骞义也确实做到了,至永乐朝,骞义逐渐发力,一度做上吏部左右侍郎,甚至是尚书一职,更兼太子詹事。

        然而此时骞义还未发迹,如今被曹玮这位伯乐看中选择提拔,当下心中就有了为君生为君死的感动。

        骞义听到这话,当即就站起了身子,拱手躬身朝曹玮一拜,深深道,

        “骞义才疏学浅,蒙曹国公不弃,骞义愿为曹国公效力,肝脑涂地!追随曹国公左右!”

        曹玮起身将他扶起,

        “你是有才能之人,我相信你的能力,也相信我的眼光,不需要你肝脑涂地,我只要你全力把银行和监管机构做好就是了。”

        骞义重重点头,目光郑重无比!

        “开办银行和设立监管机构一事,我还得细细琢磨一番,好好规划,这两天你随时听我消息就行。”曹玮说道。

        “随时听候曹国公差遣!”

        曹玮点点头,“行了,现在无事,你先回去吧。”

        骞义又一拱手告辞,转身离去。

        行至门口,他却又回过身,犹豫了一番,开口说道:

        “下官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直说便是。”

        “不知曹国公可曾听过解缙这个名字?”

        曹玮一愣。

        解缙……

        这个名字他自然听过,此人可有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美称。

        不过对于解缙的生平,曹玮就知之不详了,只知道他也是洪武年的进士,却在洪武二十四年被罢官,归乡至今没被朱元璋再次启用。

        但曹玮多少还是知道一些,在后来朱棣做了皇帝之后,解缙与黄淮、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并值文渊阁,曾奉命总裁《太祖实录》、纂修《永乐大典》。

        能做到这个份上,毫无疑问也是个能人。

        但曹玮却不知解缙当年被罢官的具体原因是何,心中有一丝疑虑。

        但能被骞义说出名字,这个解缙肯定也有其过人之处。

        “我知他曾中过进士,后又被陛下罢官,怎么?骞义想举荐此人?”

        骞义点了点头,拱手道:

        “不瞒曹国公,当年下官曾和解缙共事,其才能远在我之上,只不过后来因为一件事惹陛下不喜,所以才被罢官。”

        曹玮顿时更加好奇,“所谓何事?”

        骞义脸上有些尴尬,讪讪一笑。

        “当年,解缙替虞部郎中王国用起草《论韩国公冤事状》,主张为李善长平反……”

        说到这里,他停住了。

        曹玮顿时了然,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笑容,这是个胆子大的啊!

        怪不得会被朱元璋罢官。

        骞义见曹玮发笑,好像是误会了什么,顿时拱手信誓旦旦的开口道:

        “国公大人明鉴,下官与解缙交往不深,并没有任何徇私之情,出此言也只是想为国公大人荐才!”

        曹玮呵呵笑了两声,“这我清楚,你无须多心,你说的我会考虑的,且先去吧。”

        骞义这才放下心,又一躬身之后离去。

        曹玮皱眉沉思片刻,坐下开始拟定开办国家银行和监管机构的事宜。

        这个解缙,按照骞义的说辞,也算得上是个能力出众之人,但要开办国家银行和监管机构,曹玮需要的是对金融有一定天赋的人。

        而据曹玮所知,解缙是个彻彻底底的文臣。

        到这里,曹玮突然又想起一个人,连忙取出那份名单,果然在上面看到了郁新这个名字。

        说起郁新,或许很多人都不熟悉,但却是明朝十分出色的理财专家,此时正在户部任侍郎一职。

        曹玮也是因为曾经在朝上见到过郁新,想起了这个金融能人。

        朱元璋曾经在朝堂上询问郁新各地户口天赋事宜,郁新对答如流,这也让曹玮对他数算上的能力有了大概认知。

        不光如此,至永乐朝时期,郁新还被朱棣任命为户部尚书,并夸赞道:

        新理邦赋十三年,量计出入,今谁可代之?

        <div  class="contentadv">        做户部尚书做到让朱棣都感觉离不开此人,可见其能力卓越!

        让他和骞义一起去搞银行和监管机构,一定事半功倍!

        同样派人将郁新请了过来,将事情原委说了一遍之后,郁新也是毫不迟疑的答应下来。

        “曹国公旦切吩咐,下官定竭力而为!”

        他曾经和曹玮打过短暂的交道,知道曹玮的才能远超他之上,且户部尚书赵勉在面对曹玮时都要万分客气,他一个户部侍郎更是没有理由拒绝曹玮。

        且国家银行和市场监管机构都涉及金融数算,算是跟他的专业对口,郁新也想借此事施为一番。

        说来有趣,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赵勉在洪武二十六年因牵扯蓝玉案被杀,郁新便接任了户部尚书一职。

        这一世因为朱雄英等种种原因,朱元璋没有清算蓝玉,赵勉也就一直在户部尚书的位子上坐着。

        郁新的仕途,可以说是被曹玮给耽误了。

        现在曹玮开办国家银行找上郁新,也给了他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

        交谈了半晌之后,郁新离去。

        如此,人选算是确定下来,曹玮便继续拟定章程。

        时间来到第三天,

        一则消息让满朝文武百官,连皇帝朱元璋都赶到了栖霞山码头。

        马和回来了!

        洪武二十六年,开海之初。

        马和在曹玮的建议之下组织人手,前往遥远的大洋彼岸,寻找高产作物。

        如今历时将近两年,马和归来,不知成果如何。

        十一二月份的天气,即便是金陵的户外也让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然而朱元璋带领满朝文武,却甘愿冒着风寒整整齐齐的等候在栖霞山码头。

        马和此去一行,太过重要了!

        朱元璋尤还记得当初曹玮说的话,海外有高产作物,亩产可超千斤……

        亩产千斤的粮食,朱元璋实在想象不出到底是什么样子。

        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对那些素未谋面的高产作物抱有最热烈的期待!

        如今大明的粮食作物以麦子、和水稻为主,因地域差异所致,亩产量均在两三百斤之间。

        亩产超过千斤的作物,如此之高的产量,简直闻所未闻!

        若马和真能将海外的高产作物给寻回来,那大明就真的可以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实现历朝都没有过的盛世之况!管叫天底下再也没有人会因为粮食不足而饿肚子!

        并且,粮食是一个国家的根本,粮食富足了,国家的人口和生产力都会大大提升,大明的国力也会再往上迈一个台阶!

        在这天寒地冻的天气里,朱元璋站在码头吹着江面上时而扑过来的寒风,但一想到那些高产作物,他就心头发热!

        所有人都在静静等待着。

        终于,

        人们看到东边的江面上有船队的影子冒了出来,由于距离很远,看起来就像黄豆一般,但众人还是分辨了出来。

        “是船队!”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纷纷侧身朝东边看去。

        江水滚滚流逝,发出哗哗的声响,东边江面上的船队逆流而上,越来越近……

        用了将近一个时辰,船队才缓缓靠近栖霞山码头,随即放下船梯,众人的心都跟着提了起来。

        一道人影从船舱内走出,顺着船梯而下,来到众人面前。

        此人正是马和。

        跟两年前在朱棣身边担任侍卫时的精致形象相比,此时众人眼中的马和就像野人一样,蓬头垢面,浑身衣服更是脏乱不堪,肤色也深的像抹了酱油一样。

        马和第一次出海便是两年时间,如今终于回到大明故土,见到朱元璋和满朝百官,心中感动无以复加。

        他三步并两步来到为首的朱元璋面前,在距离十步左右的距离就噗通跪下了,声音颤抖着开口。

        “马和见过陛下!”

        “平身,平身。”朱元璋连连摆手,尔后又问道。

        “此一去,成果如何?”

        马和站起了身子,“陛下稍等。”

        随后,马和朝船上的随行士兵呼喊道:

        “将所有东西都取下来!”

        船上士兵立即展开动作,一队一队的从船上把众人从没见过得东西都般了下来。

        只见地上摆着的有黑乎乎的土块,有榔头形状的棒子物件,还有个头较小的,红绿色都有……

        马和按照曹玮曾经的描述,一一为朱元璋和百官介绍,

        “陛下,此为番薯,此为土豆,此是玉米,此辣椒……”

        朱元璋看着这些奇形怪状的东西,忍不住开口问道,

        “这些都是高产粮食?”

        马和恭敬道:

        “回陛下,这些作物在大洋彼岸各地分散,由于时间紧切,再加上一些作物没有成规模种植,小人找到时并未计算具体产量。”

        朱元璋听完,直接把头扭过去看向了曹玮。

        这些稀奇古怪的作物都是按照曹玮的描述去找的,他希望曹玮能给自己一个准确答案。

        然而此时朱元璋却看到曹玮也皱着眉头,盯着面前土地上的一堆作物。

        朱元璋心中不禁咯噔一下,难道马和找错了?

        “曹爱卿,这些作物可是你所说的高产粮食?”

        朱元璋话音落后,竟难得的在曹玮脸上看到了犹豫之色,顿时心中再次一沉。

        曹玮脸色不好的原因无他,是因为此时摆在他眼前的这些作物,都和他后世时见到的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差距。

        番薯太小,土豆也不大,花生更像是没长开一样,玉米的样子看起来干干瘪瘪,辣椒看起来倒是正常……

        曹玮还在地上的一堆作物里看到了西瓜,个头同样只有后世西瓜一半的大小。

        曹玮见到眼前的一幕,明白这是因为这些作物还没经过人类驯化,还是原始形态。

        不过按照曹玮的推测,即便大部分作物个头偏小,但其产量多半也在麦子和稻米之上。

        曹玮抬起了头,

        迎上朱元璋带有询问之色的目光。

        “回陛下,正是!”


  (https://www.24kxs.net/book/2569/2569348/11572939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