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明末榆林小衙内免费阅读小说 > 第136章 南泥湾农场

第136章 南泥湾农场


方正化双脚朝右侧45度角,滑跃迈进一大步,错开对方的迎面大劈,同时高举手中长刀,拦腰劈砍贱奴落空的腰刀刀背。

  再借着兵器相交时的反弹力量,转动手腕,同时二次滑步前进,准确将刀刃横斩在对方面部。

  一击得手后,长刀迅速往回划拉,目的是扩大敌人的面部创伤。

  趁他剧痛分神的一瞬间,可劈可刺的明军长刀,刺刀一般透过贱奴摆牙喇的脖颈。

  长刀在血肉里旋转180度,轻松从咽喉部位划割出来。

  大明东方不败,再蓄力反手回斩,将贱奴的狰狞脑壳,风筝一样的带向空中。

  心里甭提多恶心的赵大虎,嘴里却在高喊:“公公威武!公公威武!”

  以李若琏为首的锦衣卫,缺乏战场经验,还没看清楚啥情况,第二次空手而归。

  看着一百多人的骑兵队,就找回一匹无伤战马,他们的心情,瞬间好了很多。

  负责看管备用马的四个披甲人,怎么可能逃出,一百多米长的“死亡之路”?

  尽管有甲胄护体,但全身豪猪一样的箭矢标枪,还是让他们失血过多而亡。

  副领队卓克托最倒霉,自己的战马中弹受惊,稀里糊涂跑进河道里,被鹅卵石绊倒摔落。

  他的后脑磕到石头,当场昏厥,醒来时就看到赵二虎,满脸硝烟的傻笑黑脸……

  小衙内推开不知道是真害怕,还是假害怕,缩在自己怀里的美女姐姐们,站起身子,高声大喊:“赶快打扫战场,返回隐藏地。”

  所有人踩着山间小溪,借助湍急水流,隐匿真实行踪,躲藏到这些天的宿营地,一大片山洞之中。

  神通广大的“燕山山民”,从特遣队进山开始,还发展出另一项致富经项目:战地服务社。

  经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销售美酒、安排向导、提供流莺暗娼、兑换各种金银珠宝等。

  几天折腾下来,特遣队已经穷的就剩弓箭刀枪了。

  原本打算卷铺盖走人的服务社大掌柜,河北地头蛇冯铨的家仆冯小富,惊讶的发现:京营少爷兵,竟然打了胜仗,最重要的是,带回来大包小包的各种缴获。

  姐妹们赶快梳妆打扮;美酒不够了?赶快掺水啊。

  那个当铺师爷呢?你要压价再压价,方圆几十里,咱家是独门生意。

  就像姑爷小衙内说的,有他做后台,你不要怕那帮子丘八,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燕山游击队呢?不是,燕山山民呢?趁着晚上天黑,赶紧再背些好酒过来,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军爷,俺们的姑娘和美酒,都是乡亲们人背驴驮,辗转几百里,冒着生命危险运过来的,加个三十倍真不高啊。

  傍晚的庆功宴上,小小的特遣队里,各种派系山头,就开始公开化。

  大出风头的神机队,肯定要围着赵氏兄弟,大肆喝酒猜拳。

  同为勇卫营三剑客的周遇吉,必须安慰,战绩不佳的好友孙应元和黄得功。

  本来就好酒的“黄闯子”,更是千杯不醉,让战地服务社,庆幸自己遇到大主顾。

  出尽风头的东方不败,不忍心穷哈哈的山西兵,眼馋流哈喇子,豪爽的给他们,每人两坛好酒。

  欲哭无泪的耿大人和张总兵,心里百感交集,咋混到喝口酒,都要仰人鼻息的地步了?

  现在是春季,马肉存不住,所有人都放开肚皮敞开吃。

  那些西域馕坑,真是好东西。既能烤饼烤肉,又能避光散烟,就是吃后太渴,只想着喝酒。

  寸功未立的锦衣卫,酒风酒德实在太差。都审讯完了,还要借着酒劲折磨俘虏。

  那个榆林傻大胆,也不是省油的灯。醉眼朦胧的瞎起哄,以预防逃跑为由,怂恿锦衣卫们,砍掉俘虏膝盖,打光所有牙齿,最后拔掉舌头。

  其实他头脑很清醒,只是把崇祯十一年(1638)秋,多尔衮和岳托,残忍折磨兵部侍郎吴阿衡的手段,反用在这帮野蛮人身上。

  不光如此,小衙内谨记岳父大人兼狗头军师的冯铨忠告:效仿岳武穆和戚继光,不贪财、不近女色,平易近人与士卒打成一片,就是自取灭亡。

  学学力挽狂澜的唐代名将郭子仪,七老八十还妻妾成群,最后君臣相宜得以善终。

  学学与岳武穆,同为中兴四将的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凡事不要太显眼,多让京营将士或者其他人,立功出风头。

  再对比与戚继光,几乎同一时期的辽东李成梁,同样是手握重兵独霸一方,却因为养寇自重安然终老……

  趁着酒酣耳热,他故意与熟女姐姐们,假装荤腥不忌,肆无忌惮的宣淫作乐,并放出风去:带兵打仗风险大,能爽一天算一天,额要今朝有酒今朝醉。

  夜深人静,大家都在熟睡的时候,小衙内悄悄来到营地外面一个隐蔽点,与轻装简从的三叔尤世禄、被杨鹤大人许诺做千户的马回回,商讨确定今后的战斗配合……

  三叔也带来好消息,按照之前的书信嘱托,老妈尤贺氏拉着堂叔尤世勇、老舅贺人龙,带领被解救奴隶、各地溃兵和榆林战兵,在延安东南的汾川河上游,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南泥湾垦荒”运动。

  他们出发时,那里已经拓荒种植粟米、高粱三万多亩,预计后年能确保26万亩良田没问题。

  (1944年南泥湾真实拓荒面积,确实达到26万亩)

  那里土壤肥沃、人迹罕至、河流密布,“耕一余一”不敢说,“耕二余一”还是可行的。

  为了预防风沙保持水土,每五亩农田算作一个基本单元,四周都种上一圈,抗旱节水的沙枣树,充当防风固沙林。

  这样也方便给百姓士卒,分配责任田,实现包产到户。

  为避免极端自私的小农意识,南泥湾土地属于集体所有,采用农场与家庭相结合的模式经营。

  农户士卒只有土地使用权,不能自由买卖。但允许在南泥湾农场,免费公证的前提下,租赁或者外包出去。

  这样是方便战士出征后,家里的农田不会荒废,还能有一定收入,也避免坏人懒蛋拖欠耍赖。


  (https://www.24kxs.net/book/2742/2742799/1111099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