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凉州赈灾
一日,凉州都督李大亮上奏:“散居在凉州地区的突厥部落有十余万,因天灾兵祸,这些突厥人损失了大量的牛羊马等牲畜,生活非常穷困,需要朝廷赈灾。”
李世民下诏:“命凉州都督李大亮为西北道安抚大使,在碛口贮备粮食,对凉州地区的突厥人就地赈给;袁天纲为西北道转运使,负责将含嘉仓粮食转运到碛口。”
袁天纲领到皇命,去大兴国禅寺与李婉顺辞别后,马不停蹄地带领五名户部官员及十余骑飞骑前往洛阳。
两日后,袁天纲到达洛阳,直奔洛州都督府,见到洛州都督窦轨,传达圣上的诏命。窦轨命令从含嘉仓中计划调拨十万石粮食。先征集七百辆马车及征调七百名役夫,装上第一期调拨的三万二千石粮食,派二百名府兵护送,随袁天纲从西北驿道运往凉州。
袁天纲带着运粮队日夜兼程走了近一个月,终于到达凉州碛口,李大亮已在碛口(今内蒙古二连浩特)设置百余个粥棚,放粮熬粥。嗷嗷待哺的突厥饥民纷纷涌向粥棚,来的突厥饥民络绎不绝,相望于道。
袁天纲与李大亮每日在粥棚巡查,五日过去了,袁天纲看着这么多突厥饥民在粥棚前排队取粥,又眼见着第一批到达的赈灾粮渐渐坐吃山空,而第二批赈灾粮还在路上。袁天纲忧心忡忡地对李大亮说:“李都督,现在突厥饥民有十余万,每日消耗粮食一千石左右,每批转运过来的三万二千石粮食中,光运粮队在路上就消耗二千石左右,剩余的三万石仅够消耗一个月,真是劳民伤财啊。”
李大亮也忧虑地说:“袁郎中,本都督这段日子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如今我大唐招抚突厥饥民,只见劳力费财没见到效益。更何况跟突厥战争过后,大唐百姓需要休养生息,而如今又放粮赈给,百姓不堪其苦,不如暂且停止招抚赈灾吧。”
袁天纲马上制止道:“这次需要赈灾的突厥饥民十余万,如果停止赈灾,这些突厥饥民会马上群起叛乱,攻打凉州,到那时,朝廷又要派大军平叛,花费的军费开支恐怕是百倍以上。”
“袁郎中看有何良策?”李大亮问。
袁天纲思索良久,说:“今年四月,我随李靖李卫公灭突厥还朝,李卫公向圣上上谏言:五十年后,必忧北边。”(李靖封卫国公,故称李卫公)
“难道李卫公预测五十年后,突厥人必反?”李大亮吃惊地问。
“李卫公所忧虑的很有道理。我这次来凉州,看到碛口到凉州都是孤立的堡垒,以往突厥人打进来,各城堡都是各自为战,容易被突厥人各个击破,故我建议对突厥饥民采取以工代赈之策,让这十余万突厥饥民新修自碛口到凉州的烽火台防御体系,这样可以抵御将来突厥人的侵扰。”
“此主意甚好!今日本都督与你一起向圣上上奏折,让突厥饥民以工代赈修长城。”李大亮拍着袁天纲的左肩喊道。
次日,李大亮与袁天纲联名上奏言道:“欲怀远必先安近,中国如根本,四夷如枝叶,使中国疲敝来供奉四夷,有弱干强枝的弊端。臣远考秦、汉,近观隋朝,向来是外事奉胡人的,都招致国内疲敝。凉州这个地方,地处沙漠,这里的突厥部落,他们要求称臣内附的,可以接受他们称臣,使他们居住在塞外,作大唐的藩篱屏障。这就是施给虚惠而收获实利的办法。如今放粮赈灾,消耗粮食巨量,只能得虚名而招致实祸,国家没有得到利益。臣等建议采取以工代赈,让这十余万突厥饥民新修自碛口到凉州的烽火台防御体系,可以起到抵御外敌的功能。”
李世民看过奏折,连连称好!于是就同意他们的建议。
在袁天纲的提议下,李大亮下令:“自碛口到凉州,全长一千七百里,每隔十里修建一个烽火台,共修建一百七十个左右烽火台。每个烽火台设一台长,负责所分管的烽火台修建工程,限定时间、服工役人数。并将赈灾粮食及粥棚设置到各烽火台施工地点,便于突厥饥民就地用餐;由突厥部落酋长组织各部落的突厥饥民,在烽火台台长的监督下,分段包干完成烽火台的修建工程。”
在赈灾这段时间里,李大亮、袁天纲干起了监理的工作,每日盯着各烽火台的修建工程质量、进度。
他们的工程质量要求是:每个烽火台用夯土打实、夯实筑成,即用当地黄土用夯打得紧固,一层一层地打,每层打到十五厘米的厚度。为了把烽火台做得坚固耐久,就把烽火台的墙面不做成直线的,呈下宽上窄的方柱形。烽火台的底基为五十平米左右,底基都用石条砌筑,石条高度一二米,顶宽为四米,高度十五米。
在烽火台下部做一个夯洞,上部继续夯土,墙的顶上用砖平铺,然后立柱,修建一层烽火台,烽火台之上建一方形小屋,高三米,面积六平米左右,小屋四周墙壁开箭眼以便候望,或可以从箭眼里射箭。
烽火台有夯土墙环卫,与坞相连。坞分内坞、外坞,内坞置居室。
自碛口到凉州,每隔十里修建一个烽火台,共修建一百七十个左右烽火台。守烽火台士兵如果发现敌人来犯时,立即在烽火台上燃起烽火,邻近烽火台见到狼烟后立即燃起烽火,这样可以把敌情迅速地传递到凉州都督府。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自碛口到凉州的防御体系修建完工,十余万突厥饥民也得到了赈灾。
李世民接到李大亮与袁天纲的联名奏报后,龙颜大悦,将奏报副本传递到北方各都督府,向北方各都督府大力推广凉州“以工代赈”的经验,要求对其辖区的突厥部落饥民问题,可以采取此救荒措施。
袁天纲完成放赈工作后,回朝廷交差,李世民对其工作赞许不已,正好朝廷宰相们都在太极殿,李世民对袁天纲说:“袁爱卿见识过人,又算无遗策,房玄龄以下宰相,你都可以加以品鉴,你说说与他们相比如何?”
袁天纲答道:“勤勤恳恳忙于国事,擅长谋划,臣不如房玄龄;文武兼备,出则为将,入则为相,臣不如李靖;陈述上奏详尽明确,做事公允,臣不如温彦博;处理繁杂和紧急的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臣不如王珪;以劝谏君王为己任,敢于抗颜,臣不如魏征。至于臣的长处,就是擅长看相算命,临机出点鬼点子。”
宰相们听罢纷纷表示赞许。李世民听罢哈哈大笑,于是下诏命:“赐袁天纲绢三百匹。”
(https://www.24kxs.net/book/2776/2776141/1111108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