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和记黄埔
公事都办完后,张卿带着虞灵开始周游欧洲。
前世的张卿因为工作性质,经常出差欧洲。
但是都是作为一名社畜,来到欧洲住的也是廉价酒店,吃的也是平民餐,买点纪念品也需要精打细算,做出最有性价比的选择。
重生这一世,张卿拥有了大量的财产,自然要好好挥霍一番。
买东西不看价格;
高档食材论斤买;
英镑点烟、金币当小费。
要是哪家店铺狗眼看人低,张卿直接动用钞能力收购,教他做人。
活脱脱一副败家子模样。
没多少时间,欧洲上流社会便流传了一个凭亿近人的华人阔少传说。
张卿带着虞灵一起,将上一世没有体验过的东西全部按照最高规格体验了一遍。
还在欧洲各个气候宜人、风景壮阔秀美的城市,购置了房产。
产业布局欧洲后,张卿来欧洲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欧洲的最后一站来到了意大利,在这里的游艇公司,耗资3000万订购了一条270英尺长的三层顶级游艇。
光是建造就要两年多。
历时一个多月,张卿终于带着虞灵回到了香江。
因为离家一个多月,伍家的长辈甚是想念,虞灵便暂时回到了宝珊道18号居住。
也方便张卿补偿被冷落了一个多月的赵雅织。
好在张卿离开前,给赵雅织说了好多个前世着名的小说,让赵雅织一时间灵感爆棚,天天从华娱影业下班后便埋头写作。
也算是转移了一部分对张卿的思念。
……
早在九月份,张卿与祁德尊的对赌协议便到期了。
但是祁德尊以还需要对账为由,硬生生拖了两个月,拖到了张卿从欧洲回来。
张卿知道和记肯定达不到对赌协议上的盈利要求,所以便大方的多给了祁德尊两个月时间。
回到香江,张卿便第一时间叫来了安排在和记的兴华投资的会计人员。
和记的财务有他们把关,祁德尊想要造假都没有办法。
张卿不是慈善家,已经多给了和记两个月时间,已经很仁至义尽了。
因为祁德尊在股灾前消耗了大量的公司现金,导致股灾后和记连年亏损。
同时公司发展过快,管理层没有及时跟上集团的发展速度,导致失控,以至于公司结构变得过于复杂、紊乱。
经常出现发生问题管理层不了解问题的严重性,导致无法对症下药。
集团的咨询管理和财务报告也普遍存在不足,总部只能对整个集团通过报告的形式对体系内的各个子公司的盈利做出估计,严重缺乏纪律性。
这些问题,不是张卿注资两亿,短时间内能解决的。
赌约到期的时候,和记连亏损都没有制止,更别说赌约上的一亿盈利目标了。
有意思的是,知道赌约完不成的祁德尊,在一天晚上偷偷潜入公司财务部,想要篡改公司账面利润。
因为账本被兴华投资会计严格看管,祁德尊又不懂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改出来的数据就像是小学生改自己成绩一般漏洞百出。
隔天便被会计发现,及时将虚假的数据改了过来。
虽然祁德尊很不甘心,但是还是只能乖乖按照赌约的要求,将自己手中33.65%股份转让给了张卿。
而和记则不用归还张卿两亿元的无息贷款。
加上之前在股市收购的股市上收购的18%的和记股份,张卿凭借着51.65%的股份,成为和记最大股东。
除了前面几家被私有化的公司外,张卿拥有了第一家大型上市公司。
11月,和记国际召开临时董事大会,张卿当选新的董事会主席。
按照之前跟沈弼的约定,任命着有“公司医生”之称的韦理为董事会副主席兼行政总裁,负责管理和运营公司。
祁德尊扫地出局。
张卿顺势从他手中将无线10%的股份买了过来。
韦理上任三周后,在张卿和韦理的共同主持下,召开了集团全部145名高级行政人员开会,说明了和记国际现在的问题。
预定了期限内需要达成的各项目标,包括由兴华投资帮忙,建立完备的现代财务控制;
解决未了结的诉讼;
减缩经常性开支;
全面减债计划;
清除亏损的部门和公司等。
随后在张卿的支持下,韦理决定在未来一年内展开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包括但不限于出售或解散亏损子公司;
减少集团短期投资;
合并旗下业务冗余的子公司。
随后由兴华投资注资一亿,和记国际增购屈臣氏和黄埔船坞两家股份,将两家优质联营公司转变为和记的附属公司。
随后在张卿的主持下,将黄埔船坞与和记国际合并。
组成一家新的公司名叫“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取代和记国际的上市地位。
和记和黄埔船坞的合并,让两家公司都得到了巨大的增幅。
原先的黄埔船坞业务范围不太广泛,只有货柜码头、交通运输、地产、制造业和船舶修理等业务。
单纯靠这些业务,黄埔船坞没有能力发展它所拥有的极大数量的土地。
同时黄埔船坞严重缺乏专业人才,尤其是贸易方面。
而和记国际业务广泛,人才储备众多,拥有的最大资产便是人才,正好弥补了黄埔船坞的不足。
两家公司合并后,业绩蹭蹭往上涨,预计半年之内便能扭转亏损。
截至张卿接手为止,和黄集团共辖有上市公司8家。
包括和记黄埔、和宝、屈臣氏、和记地产、都城地产、均益仓、兴亚石业、海港工程。
其所经营的业务遍及进出口贸易、批发零售商业、商务、货柜运输、船坞、货仓和交通运输、地产、石矿业、建筑业,以及投资业务。
等到和黄稳定后,张卿便会私有化这些上市公司。
和记与黄埔的合并,让和记在四大洋行中的地位大大提升。
兴华投资再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
作为第一个收购四大洋行的华商,张卿也再一次成为整个香江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在香江商界,张卿已经渐渐的成为了华商的领头人物。
虽然他才21岁。
一时间,香江所有报纸纷纷登门拜访,希望能获得张卿的专访权。
张卿的五个秘书迎来了业务最繁忙的阶段,每天除了要应对兴华集团五大业务板块的海量工作外。
还要应对各路上门的记者,避免他们烦扰到业务繁忙的张卿。
(https://www.24kxs.net/book/2796/2796278/1111109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