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奇货之都


当茂州城奇货之都名声传遍了大兴各地之后,所有人都以为茂州城将会指着这些拳头产品吃一辈子老本,殊不知茂州的潜力远远不止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堪堪大半年时间过去,茂州城又是一轮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同以往的是,这次茂州城的这一番变化才真正做实了奇货之都的名头,非亲自来过的人不能体会。

  外来人第一次到茂州,首先就被横跨清江的茂州钢铁大桥所吸引,气势磅礴的桥身就像一条沉默的巨龙般纹丝不动,车马行人如同踩在平地上一样,给人一种皓然天堑不过尔尔的征服感。

  这还是在白天,倘若到了晚间,跨江大桥上灯光亮起的时候,那才真是美轮美奂、灿如烟霞。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茂州城的城门再也是天一黑就关上,晚上去跨江大桥看风景几乎成了茂州百姓们全新的消遣方式。

  从跨江大桥到茂州城的城门处,一路上都是平坦的水泥路面,道路两旁每隔数十米远就立着一盏高高的路灯,那明亮的灯光一亮起来,照的周围的路面如同白昼,直到夜里子时结束才会熄灭。

  日复如此,因此才会成为茂州百姓们出来纳凉游玩的不二之选。当然,如今茂州百姓的生活水平早已经今非昔比,晚上出来游玩的人多了,售卖小吃的摊贩也应运而生,府衙特意在城门外开辟了专门的场地免费供他们经营自己的小生意。

  除此之外,道路周围的空闲区域也没有被浪费,而是修建了不少的凉亭、石板路,或种上花团锦簇的各种植被,令人们行走在其间,自然地便有了一种心情舒畅的感觉。倘若有身体较为不便老者或是富贵人家,还有专门的车夫拉上轻便而又舒适的人力车载着乘客在江边的公园里转悠,花钱不多却很是享受。

  如果说城门之外的风景还只是一道开胃小菜,那么穿过高大而又坚固的城门入城而去,就如同走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哪怕你根本没有进城,只站在城外的道路上,便一眼就能看到耸立在城中,被无数灯光点缀起轮廓的一座高楼,高楼之上人影绰绰,分不清谁是风景谁才是看风景的人。

  从城门中进来以后,高楼的轮廓更加明显,自然是刚刚新晋成为茂州城全新的地标建筑,号称百尺之上更有楼的锦绣大厦。

  锦绣大厦的建设速度堪称茂州城里的一个神话,因为这座茂州第一高楼从开始建造到交付使用,仅仅只用了六个月的时间,茂州城中的商贾百姓们几乎眼睁睁看着这座庞大的建筑物从无到有,从低到高,突然有一天大楼正面多了四个耀眼的鎏金大字,锦绣大厦。

  这还不算完,锦绣大厦的楼顶上,四个方位分别立着一模一样的方形镜面,里面有着三支长短不一的钢针在不停旋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响起悠扬的钟声,钟声几乎传遍了茂州城的每一个角落。

  由于这个特别的钟声,生活在茂州的人们第一次体会到了不用出门就能知道时间的奇妙体验,只因为锦绣大厦楼顶的钟声,每到几点就会响几下,不识字的老百姓们只要数着到点儿的钟声就知道时间到了几点,时辰的概念也逐渐被新的时钟制所代替,茂州人亲切地把锦绣大厦称呼为钟楼。

  当然,于整个茂州城而言,钟楼虽名声显赫但也不过是人们眼中高不可攀的奢华风景。走在茂州的大街小巷里,处处都能看到令人眼前一亮的特殊风景。

  茂州城正门朝南,因此一进城门就是南城区,左手边由西北区到东北区方向,依次是从官到商再到民的大片住宅区,期间夹杂着府衙、驿馆、仓库、文庙、私塾、祠堂、酒肆、粮铺、当铺、杂货铺等等建筑,据说目前正在建新式学堂、新式商铺,茂州百姓以及新茂州城民们似乎正在被各种新鲜的事物不断刷新着自己的生活习惯。

  如果说茂州城西北到东北的大片区域内犹可见不少旧城的影子,那么从西南到东南区域就完全成了另一个世界。

  南城地标性建筑锦绣大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竣工以后,东南区大片区域几乎变成了一片建筑工地,大大小小的商贾在其中买下地皮,风风火火地盖起了新式楼房,虽没有锦绣大厦那么惹眼,可也是扎着堆儿的往一起凑。

  如此一来,南城区靠东这一侧自然成为了茂州城的工业贸易区,同城东的工业大道相连之后,厂区和贸易区往来甚密,尤以锦绣实业的各方人员往来最为密集。

  自然的,锦绣大厦也决不仅仅作为办公场所那么简单,从一楼到四楼之间集吃饭、住宿、洽谈、贸易为一体,基本上达到了足不出户就能够一条龙完成工业产品交易的目的,城东工业区的老板们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有样学样在南城区高价置地盖起了自己的办公楼。

  来到茂州的客商如果还觉得不过瘾,再往东走便到了茂州的商业区。在这里,那是吃喝玩乐应有尽有,繁华商业区内几乎每一条街道都有自己的特色,商业区的掌柜们热衷于把自己店里的商品销出去,同时也有许多的商家乐于接待有原料供应能力的商家上门,他们仅仅只需要赚一点微薄的差价就满足了。

  再往东走,基本上出了茂州城的繁华地段,到了茂州城北的农贸区。农贸区这个概念却是最近一年来在茂州城兴起的宠儿,起因是烟霞山种类繁多的果蔬品种以及暖棚技术被推广到茂州以后,由于茂州府衙大力扶持,城外大量的农户开始引入种植,每天都有各类新鲜的果蔬从北门进城,大量涌入农贸区。

  起初,新鲜的果蔬因存储不善,造成城外农户极大的损失,后来烟霞山向茂州商家推出了冷链储存技术,有人花大本钱投入建设的冷库派上用场以后,新鲜果蔬终于有了向外输送的可能性,茂州的农贸区因此得以飞速发展,如今隐隐有了追赶上商贸区和工贸区的交易势头。


  (https://www.24kxs.net/book/2799/2799620/1111101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