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新帝相邀


都说乱世出英雄,盛世产庸吏。然而,这条法则在申州、茂州以及荒州这些地方被完全打破了,府衙的声誉在百姓当中出奇的清明,旦有惰政者存在,怕是连普通百姓都开始悄悄流失。

  茂州城的强势崛起,无形中吸引了其他州府大量的商家和优秀人才前来安家落户,而在这里生活惯了的人,根本不会考虑再迁居他处。

  这是茂州城特有的魅力,便捷的生活方式、优渥的营商环境、各种新奇的美味佳肴、随处可见的挣钱机会,只要勤劳肯干,这里的生活就是普通人梦寐以求的人间天堂。

  就连曾经同样平平无奇的荒州城,自从和茂州、申州扯上关系以后,茂州城的一部分产业逐渐向荒州转移,目前已经初见成效,荒州知府刘前依然缠着李夏升,还要跟他学习茂州的府衙管理模式。

  更不用说,申州新城就在人们的视线里每天上演着如火如荼地建设场面,凡是茂州城上得了台面的商家,哪个不是打破头跑去申州的行政中心注册一家公司,以期在申州的城建过程中分一杯羹。

  就算没有实体产业投资的本钱,有些商家还是瞄准了申州新城将来的贸易市场。可以说,在目前的申、茂、荒三州,人们心里想的都是如何借着州城发展的东风让自己富裕起来,因为他们从小生活在这个地方,就是有着天然的主场优势。

  细心一点的百姓们已经发现,如今茂州城已经有了相当比例的外地平民,悄然成为这座州城的职业打工一族。这些人在茂州没有固定的住所,但他们可以居住在工厂的宿舍里,每个月拿着丰厚的工钱,享受着州城带来的各种便利,甚至以半个茂州人自居。

  刚开始来到茂州闯荡的,多是一些商铺带来的短工、护送走镖的零工或是一些走投无路前来碰运气的书生,当这些人都在茂州这座包容的州城里找到合适的生计之后,自然一传十十传百吸引来更多的谋生者。

  最有意思的是,起初跑来找生计的大都是年轻的男子,结果显而易见他们这一来,除了正常的休沐之外可就不会轻易再回去了。

  后来茂州工业区陆续又开设了诸如纺织厂、制衣厂等等适合女子来做的营生。这么一来外地州府一些生活条件不好的人家便举家来到茂州城谋生,没有钱便先在城外租个民居住下来,其中不乏一些年轻的未婚女子。

  久而久之,茂州中有了不少本地人与外地人相互通婚,或是外地人在茂州登记结婚的现象。茂州城因此更加的繁荣起来,各大工厂的员工宿舍里已经挤满了外地来的打工者,结了婚的就在城郊或者城外租个民居安顿下来。

  茂州府衙的政策也很简单,只要携带当地官府出具的平民证件或证明就可以留在茂州谋求生计,身份不明或是偷逃的流窜人员基本上在茂州是无法生存下去的,因为茂州府衙的核查力度相当严苛,一旦发现身份可疑的人员,就会让他们后悔把茂州作为投奔目标。

  开放的招工政策对年轻人的诱惑力是非常致命的,当茂州城周边的各大州府官员发现自己治下的百姓不断流失时,顿时陷入一片慌乱当中,他们对茂州或者申州没有命令的权利,甚至因为太上皇就在申州的原因,就连交涉意见都不敢提出。

  无奈之下,其他州府的官员只能控制治下的百姓,轻易不给他们出具正常的身份证明,不过普通的老百姓也不是那么好拿捏的,管理的太过严苛总有人会想一些其他渠道,譬如要出去行商做生意,官府总不至于完全冻结吧。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自古就是人之常情。无计可施的州府官员只好把这个情况向京州朝廷汇报上去。

  向上汇报的州府多了,朝廷户部官员也大为震惊,年轻人都跑出去谋生,这对当地州府的发展可有着不小的影响,又因为这些百姓都去了令朝廷十分敏感的茂州或申州,这上户部尚书大人也犯了难,无奈之下只能向承德皇帝赵毅恒汇报去了。

  此时,意气风发的新帝赵毅恒才意识到,茂州如今的发展已然呈现出势不可挡的劲头,百姓们之所以要往茂州和申州跑是因为那里有他们生存的空间,从长久来看这对整个大兴朝的发展来说是有利的,可对于其他州府的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

  头疼啊!赵毅恒这个大舅哥前不久才下旨封赏过自己的妹妹和妹夫,转眼间户部就收到各州府大量人口流失向茂州的奏报。

  可想而知,一旦太上皇所在的申州城也开启大规模的建设模式,那这大兴各地的年轻人岂不是更加分疯狂地涌向申州,也不知道这究竟是坏事还是好事。

  前几日,赵毅恒刚刚收到父皇赵泽贤从申州发来的密函,密函中赵泽贤直言不讳地判断出,申州城未来的发展规模将会严重超过京州这个大兴朝的皇都,一跃成为大兴最具影响力的商业之都。

  不过,赵泽贤在密函中也说了,楚良才其人无意与赵氏皇家争夺帝位,郑重告诫赵毅恒不要对楚良才心生恶念,忌惮可以有之,但绝对不能表现出来,尽量要与之交好,因为楚良才手中掌握着足以颠覆世界的神秘武器。

  作为一个帝王,一旦知道这样恐怖的威胁存在,无论如何也要做出一定的防备,但是赵毅恒对自己父皇的告诫深信不疑,以他对楚良才浅显的了解,这个人有着无与伦比的聪明与智慧,为人谦虚又谨慎,同时也是一个吃软不吃硬的家伙。

  既然父皇断言他无意争夺赵氏皇权,那赵毅恒就要正视楚良才的强大,遮遮掩掩反而惹人怀疑。因此,赵毅恒几经思考还是派遣自己的侍卫总管,持他的金令和亲笔密旨,邀请楚良才前来京州一见。

  是的,既然有些事情注定已经无法改变,作为大兴朝主宰的赵毅恒就必须做出一定的选择和让步。他邀请楚良才赴京,才真正体现了自己一国之君的魄力。


  (https://www.24kxs.net/book/2799/2799631/1111096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