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太玄道尊完整版 > 第141章 先下榆关,再骗大梁

第141章 先下榆关,再骗大梁


近百年来,动辄就有几十万人以上的征战发生。

  王陈那区区百余人秦军,没有谁会真的重视。

  信陵君魏无忌也只把这支秦军视为,秦国派出来执行特殊任务的细作或者侦查兵。

  谁能料到。

  就是这百余人,直接导致了合纵攻秦全军覆没,直接使得秦国提前发起统一天下的战争。

  后世学者每次研究这段历史,就感觉像是在看天书一般困惑。

  而后世那些兵家,也总是企图从这场战争里学到大秦帝国第一任皇帝的用兵之法。

  可没人能理解,也没人能看懂,于是有些学者就猜测,这段历史可能是假的。是后人为了美化王陈这个开天辟地以来第一任皇帝,杜撰出来的神话传说。

  ……

  话归正传。

  时至冬至,天极寒。

  古老的榆关城,再一次遭受暴力入侵。

  此榆关,并非后世的山海关。而是一座位于韩国都城新郑、魏国都城大梁正中间的重要门户。凡是重要门户,就必然是四战之地。而榆关在历史上,也一直是韩魏以及楚国争抢的焦点,几十年前才落入魏国手中。如今,战火再一次蔓延到这里。

  王陈带着百来人,直愣愣的来到城门前,随后就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榆关的魏国守军看着突然出现的一伙强人,还仅仅来得及喝问一句“你们来自哪里”,就被一支冷箭索走性命。

  一片惊慌之中,号角声急促响起,仅吹了几声后,就戛然而止,那只号角沾上鲜血滚落在地。

  在王陈的感染下,铁鹰剑士一改往日在咸阳时,不动如山的风格。

  跟着王陈打仗,其疾如风,侵掠如火。

  而榆关方面,跟洛邑一样,也没料到能有秦军越过信陵君,直捣大后方偷家。

  两相结合之下,就是榆关城都没来得及关上城门,王陈就已经“攻进”来了。

  王陈站在榆关城头,看着如狼似虎的铁鹰剑士,四处收割着还在负隅顽抗的魏军。

  而蒙恬、章邯等人跟在铁鹰剑士后面,手忙脚乱的“捡漏”。

  血红色,已然成了这座古老城关的主色调。

  王陈看着全城守军几乎都蜂拥到城门口,当即吩咐白山、李信、内吏腾这三个中生代将军,让他们直接去把武备和粮仓夺下来。

  一招鲜,吃遍天!王陈还是老一套,开仓放粮、发物资。

  魏国掠之于民,那他王陈,就还之于民。

  至于王陈走后,魏国是选择重新加倍掠之于民,还是无奈默认,都必然损耗魏国之国力,魏国之民心。

  “赵佗,你来。”

  王陈突然喊道。

  一个跟在屠睢身后的年轻军官,闻言一愣,差点被对面魏军的长矛刺中。还是屠睢眼疾手快,一刀结果了对面。

  “你个狗日的赵佗,不要命了!这个时候发呆?”屠睢喘了一口气,生气得骂道。

  “不是,大哥,我听到君上喊我过去。”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蒙恬、章邯等这些秦军的未来柱石们,早就对王陈心服口服,甚至都有些崇拜信仰了。

  “那你发呆干什么?还不快去。”

  屠睢为自己这个小兄弟能得到长安君青睐感到由衷的高兴。

  “哦哦,好。”

  ……

  对于榆关城的百姓而言,战争来得很快,去得也很快。

  本来还承受巨大惊吓,正担惊受怕着,就被秦军接下来的操作给惊喜到了。

  “各位老乡们,乡亲们,来自大秦的长安君刚刚攻下了我们这座城池。长安君仁义爱民,感念大家过得不容易,又恰逢冬至,便请各位乡亲拿些粮食和棉服物资之类的回家过节。”

  一位被赵佗“礼貌”请来翻译的本地人,壮着胆子,用尽全身力气喊话。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让天下百姓每年都能过上富足的好年,一直是长安君的理念和愿景,如果有认同长安君理念的贤达之辈,也可以自行前往咸阳,申请加入天策府。长安君唯才是举,不论身份、不论背景,只要你有不甘现状,敢打敢拼的心志,就可以去天策府报到,那里必有你的用武之地。”

  赵佗说一句,本地人就翻译一句。

  经过洛邑、榆关之战实践后,王陈已经设计了一套战后宣传策略。

  负责这个宣传工作的就是赵佗。

  赵佗这小子机灵的不行,对于政策宣传一说就懂,一用就通。

  他后世能成为南越王不是没有道理的。

  ……

  弘农河东侧。

  朱亥正在向信陵君汇报。

  朱亥是披甲门掌门,掌管着魏国最强的魏武卒。

  同时,他也是信陵君的门客,他任大将军也是信陵君的举荐,后来信陵君逃难赵国十几年,朱亥为了报恩,也辞去大将军之职,跟随信陵君呆在赵国十几年,可谓是忠心耿耿。

  这一次回国之后,信陵君再一次举荐朱亥任大将军,对朱亥的信任可见一斑。

  “百余人居然全歼了两千联军骑兵?这样的战报你让我怎么相信?”

  信陵君满脸疑惑,出口问道。

  这也就是汇报之人是朱亥,要是其他人,信陵君就要怀疑对方是不是别有目的。

  “君上,这是真的,几波探子先后来报,在武遂城外乱石之中发现了我军两千骑兵的尸体。”

  信陵君听完之后,皱眉不已。

  其实五国合纵打到这里已经很难再取得战果了,最好的结局无非是威慑秦国不要东出,出关就打你,以及稳固重新夺回的城池,让魏国能够回点血。

  而且,魏国的困局已解,按照他哥哥魏王多疑的性格,恐怕很快就会收回他的兵权。一旦他的兵权被夺,其余四国这些全都是看他面子的援兵,恐怕也要各回各家。

  虽然知道了结局,信陵君也还是尽可能想要为魏国多争取一点时间,多谋取一些好处。

  可还不待他作出妥善的战后安排,就发生了这种事。这叫他如何向魏王交代,如何向其他四国来的朋友交代。

  “那伙秦军到底是何方神圣?”

  “属下不知。”

  “那伙秦军去了哪里?”

  “我们的人没有跟上,看痕迹,应该是去了洛邑。”

  “洛邑?”信陵君心里一个咯噔。

  这伙秦军想干嘛?断粮道吗?

  他没有料到王陈的真实目的,其实是偷家。

  毕竟正经人谁会带着一百来人就去攻打大梁?

  大梁作为魏国都城,城高墙厚,京师军团战力不弱,仅次于魏武卒。正常情况下,带着一百余人攻城,那不是偷家,而是送死还差不多。

  “军需运到了没有?”

  “本来该今天到的,可现在还没有到。”朱亥回道。可随后,他猛地一震,“难道那伙秦军是去断粮道了吗?若真如此,他们就真是该死啊。”

  信陵君脸色难看的说:“这一次的军需官是你的老朋友侯嬴,你了解的,他这个人不会误时。”

  朱亥也是脸色大变,粮道被断,他们拿什么跟秦国对峙?还有,粮道被断,那军需官侯嬴呢?死了还是被俘?可对方只有一百余人,不太可能分兵看守,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了,军需官侯嬴已经战死。

  “报。”

  “有事快说。”信陵君心烦气躁。

  “禀君上,辕门外有一人自称鬼谷传人,有事要见君上。”

  听到是鬼谷传人,信陵君和朱亥十分诧异。

  “还不快快请进来。”光是鬼谷两个字,就足以让任何一个君王以礼相待,更何况是本就爱才的信陵君,“不,你回来,还是我去辕门迎接一下比较尊重。”

  “朱亥,你陪我一起去见识一下鬼谷传人的风采。”信陵君没有忘掉身边的朱亥。

  侯嬴的故去固然令人伤心,但信陵君有门客三千,如果每个人都投入太多的感情,信陵君早就没了。

  ……

  王陈没有在榆关久留,他带着铁鹰剑士出函谷关已经大半个月了。

  按照道理来说,洛邑失陷此时已经传到魏无忌的耳中。

  但王陈要想轻松的偷家,就要有人在正面战场吸引火力,牢牢牵扯住联军主力。

  所以,函谷关内的蒙骜、王翦两人的配合就显得至关重要。对于这种身经百战的老将,王陈很信任他们把握战局的能力。

  王陈需要做的,就是可劲的造,声势越大越好。

  如今,往前线输送军需最关键的两座城池,已经被王陈给攻陷,所有储存的军需物资也都全部处理掉了。对方短时间内,很难筹齐前线所需,一旦发生变故,对方一定会自乱阵脚。

  到时候,秦军出关痛打落水狗,此战必胜。

  “走,下一站,大梁。”

  王陈一声令下,一百余骑继续一路向东。

  从榆关到大梁,不过百余里。

  中间几乎都是平原地带。

  半天时间不到,王陈就看到了大梁城那宏伟的城池主体。

  大梁,是一座坚城。

  正常情况下,没有数倍于城内守军的数量,要想攻下此城无异于痴心妄想。

  还是那句话,魏国人打死都料不到有人能越过他们信仰的信陵君,直接在魏国腹地搞风搞雨,甚至直接进攻都城。

  王陈为了减少消耗,特意让所有人都换上从榆关淘来的魏军军服,再扯上一杆从军需官那里顺来的军旗,一伙人大摇大摆的就走进了大梁城。

  “哈哈哈,魏无忌的旗帜真是好用啊,哪怕是用来攻打他的母国,都是如此好用。”扛着大旗的王离,兴奋得双眼冒光。

  “是啊,那些守城士兵不仅不阻拦查验,甚至甚至还帮忙驱赶城门洞内的百姓,省得那些人阻拦了我们的路。”蒙恬也是激动无比。

  “我们这样欺负魏国人,欺负魏无忌,会不会太伤他们了?”章邯还不是后世那个大秦唯一支柱,此时的他,比较欢乐和活泼。

  “伤你马个头,我们是在做什么?我们是在报仇啊,我们是在打仗知道吗?”李信是个炮仗脾气,当然,这也跟这段时间太顺利了,太放开了有关。

  此刻的章邯哪里会怕李信,正要回怼回去,就听到王陈发话了。

  “你们给我正经一点,专业一点,我们此时是魏军,演戏演全套,别直呼信陵君大名,称君上。”

  “哦,好的,君上。”对于王陈,章邯最尊敬了,比对那些秦国老将都要尊敬。

  “君上,跟着你干好爽啊。我的祖父和父亲打仗太稳了,一点意思也没有。”曾经的刺头,王离也跟着笑道。

  王陈一群人说说笑笑,大梁城内的行人也是指指点点。

  虽然听不懂,可看表情也知道,他们很尊重这支军队。

  也是,毕竟是再一次拯救了魏国的信陵君。可惜,终究要让这些人失望了。

  待走到魏国王宫附近,王陈直接带头发起冲锋,宫门守卫将军不明所以,吓得赶紧扶正帽子。

  “快去禀报大王。信陵君叛国了。”

  守将一边安排人准备关闭宫门,一边安排人去向魏王汇报情况。

  王宫的门,难开也难关。

  王陈也不会允许这扇门关上。

  “白山,给我打烂那扇门。”

  “诺。”

  白山统领直接拔出工布。

  此剑端的是非凡无比,釽从文起,至脊而止,如珠不可衽,文若流水不绝。

  以白山宗师巅峰的实力,加以工布锐不可当的锋利,再厚的城门也经不住白山几剑。

  几剑之后,白山一脚踹掉残破的城门,带着铁鹰剑士,迅速解决宫门守卫,直奔内宫而去。

  蒙恬几人也不甘示弱,最后只有李信和内吏腾“拱卫”王陈左右。

  其实也就是陪着而已,谈不上保护,谁保护谁还说不定呢?

  这么多天过去,这些人哪里还不知道王陈才是真正的绝世高手。

  内宫深处。

  “你说什么?信陵君造反?他不是在函谷关吗?”

  魏王第一反应没有怀疑信陵君造反的可能性,在他多疑的心里,信陵君一直是他王位最大的竞争者,哪怕他做了魏王,也没有安全感。

  也不怪他,只要想想自己宠爱的妃子,不顾生死也要为信陵君盗窃兵符,魏王就细思极恐。

  “大王,攻打王宫的叛军,举着的就是信陵君的旗帜。您快跑啊。”


  (https://www.24kxs.net/book/2834/2834164/1111099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