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幽默化三国演义 > 第226章 晋国成立

第226章 晋国成立


晋军攻占了牛渚,深入吴国领土。

  王濬派人送回捷报,晋主炎乐得合不拢嘴。

  贾充却泼了一盆冷水:“咱们的士兵在外头累坏了,水土不服,容易生病。应该叫他们回来,再做打算。”

  张华不同意:“现在大军已经打进敌人老巢,吴国人都吓破了胆,一个月内肯定能抓住孙皓。如果轻易撤退,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多可惜啊!”

  晋主还没开口,贾充就怒斥张华:

  “你不懂天时地利,还想抢功劳,让士兵们受苦,就算砍了你也难平民愤!”

  司马炎赶紧打圆场:“这是我的意思,张华只是和我想法一样,别吵了!”

  这时,杜预的急件到了。

  晋主一看,也是催着要进攻。

  于是不再犹豫,下令继续进攻。

  王濬等人接到命令,水陆并进,声势浩大,吴国人看见旗子就投降了。

  吴主孙皓吓得脸色发白。

  大臣们说:“北方的军队越来越近,江南的军民都不战而降,怎么办?”

  孙皓还嘴硬:“为什么不打?”

  大家说:“都是岑昏害的,请陛下杀了他。我们出城决一死战。”

  孙皓不信邪:“一个小太监能误国?”

  大家急了:“陛下难道忘了蜀国的黄皓吗?”

  于是不等吴主下令,一起冲进宫里,把岑昏撕成碎片,生吞活剥了。

  陶濬上奏说:“我的战船都太小了,希望能有两万士兵乘坐大船去作战,这样就能轻松打败敌人。”

  孙皓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调拨御林军给陶濬,让他在上游迎战敌人。

  前将军张象率领水军顺流而下,迎接敌军。

  他们正行进时,突然刮起了猛烈的西北风,吴军的旗帜都被吹得直立起来,士兵们不肯下船,四处逃散,只剩下张象和几十名士兵等待敌人。

  晋将王濬扬起风帆,驶过三山,船师说:

  “风浪太大,船无法前行,等风小一点再走吧。”

  王濬大怒,拔出剑来呵斥道:

  “我现在就要攻取石头城,怎么能停下来!”

  于是擂鼓前进。

  吴将张象带着部下投降。王濬说:“如果是真的投降,就为我去立功。”

  张象回到自己的船上,直接驶到石头城下,叫开城门,让晋兵进入。

  孙皓听说晋兵进城了,想要自刎。中书令胡冲、光禄勋薛莹上奏说:

  “陛下为什么不效仿安乐公刘禅呢?”

  孙皓听从了他们的建议,也用车拉着棺材自缚起来,率领文武百官向王濬投降。

  王濬解开他的绑缚,烧掉他的棺材,用国王的礼节对待他。

  后来有人写诗曰:

  晋舟西航益州去,金陵王道渐隐没。

  锁链千寻沉水底,石城轻展顺风旗。

  世间多少伤怀事,唯有山川永枕流。

  四海为家终有日,古垒秋声芦荻幽。

  东吴四州,四十三郡,三百一十三县,户口五十二万三千,官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老幼二百三十万,米谷二百八十万斛,舟船五千馀艘,后宫五千馀人,全都归了大晋。

  大事已定,出榜安民,尽封府库仓廪。

  陶濬的兵不战自溃,琅邪王司马伷和王戎的大兵都到了,看到王濬成了大功,心中都很高兴。

  杜预也到了,大犒三军,开仓赈济吴民。于是吴民安堵。

  只有建平太守吾彦,拒城不下。闻吴亡,乃降。王濬上表报捷。

  朝廷闻吴已平,君臣皆贺,上寿。

  晋主执杯流涕说:“这是羊太傅之功啊,可惜他没能看到!”

  骠骑将军孙秀退朝后,向南而哭说:

  “以前讨逆壮年时,以一校尉创立基业,现在孙皓却把江南给丢了!‘天啊,这是谁干的啊!’”

  却说王濬归来,带着吴主皓去洛阳见皇帝。

  孙皓一上殿就跪下磕头,晋皇帝笑着说:

  “这座位我可是给你留了好久了。”

  孙皓机智回应:“我在南方也给你留了个座。”

  晋皇帝大笑,贾充好奇地问孙皓:

  “听说你在南方喜欢挖人眼睛、剥人脸皮?”

  孙皓淡定回答:“那些想篡位或者不忠的家伙,就得这么治。”

  贾充尴尬地闭嘴了。

  晋皇帝大方地封赏了皓和他的子孙,还提拔了王濬,其他人也各有赏赐。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的故事犹如一出大戏,终归落幕于晋朝的司马炎之手。

  这不禁让人感叹,世间万物,似乎都遵循着一种“聚散离合”的规律。

  而那些曾经的霸主们,刘禅、曹奂、孙皓,最终都走向了各自的结局,仿佛是命运的安排,让他们在历史的舞台上谢幕。

  后来有人写诗曰:

  高祖挥剑闯咸阳,红太阳升起在东方。

  光武崛起成霸主,金乌鸦飞到天上逛。

  献帝哀叹继海宇,红轮子西沉在池塘。

  何进无脑乱宫廷,董卓凉州来坐堂。

  王允巧计除奸佞,李傕郭汜舞刀枪。

  盗贼如蚁聚四方,奸雄鹰扬霸六疆。

  孙家父子起江东,袁氏兄弟兴河梁。

  刘焉父子占巴蜀,刘表兵马屯荆襄。

  张燕张鲁霸南郑,马腾韩遂守西凉。

  陶谦张绣公孙瓒,各展雄才占一方。

  曹操专权居相府,笼络英才用文武。

  挟天子以令诸侯,貔貅镇守中原土。

  楼桑玄德是皇孙,与关张结义愿扶主。

  东西奔波无家归,兵微将寡成羁旅。

  南阳三顾情深似海,卧龙一见分天下。

  先取荆州再取川,霸业图王在天府。

  呜呼三载升遐去,白帝托孤心如刀!

  孔明六出祁山前,欲补青天缺一角。

  何期历数终有尽,长星半夜落山谷!

  姜维力高凭一己,九伐中原空劳碌。

  钟会邓艾分兵进,汉室江山尽属曹。

  丕叡芳髦及奂才,司马又将天下交。

  受禅台前云雾起,石头城下波涛消。

  陈留归命安乐处,王侯公爵从根苗。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

  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在庚子太康元年的五月,有一个姓司马的家伙,他的名字叫做炎,字安世,是河南人。

  他是司马昭的儿子,司马懿的孙子。他篡夺了魏陈留王的位子,自封为世祖武皇帝,国号大晋,改元太康,把首都设在洛阳。

  这一年的第一个月,他用杜预、王浑、王浚三个将军率领十五万水军去攻打江东,结果所向披靡。

  王浚的军队直接抵达石头城,吴国的君主孙皓非常害怕,他把自己绑起来,坐在棺材里,来到王浚的军营投降。

  王浚烧掉棺材接受投降,然后进入建业驻扎。

  他封闭了皇宫和府库,派人看守,等待王浑的到来。

  明日,王浑的部队刚渡过江,听说浚已经独自接受了吴国的投降,率先进入城中。

  因此,王浑因为浚不等他到来就接受降军而感到羞愧和愤怒。

  他想要派兵攻打浚,但被他的参军何攀劝阻了。

  何攀又急忙来劝浚说:“你完成了这么大的功绩,朝廷都知道了。但是王将军却因为你独自接受吴国投降,没有等他来,心里非常不满,想要带兵来攻打你。

  以前许由和巢父曾经拒绝过天子的尊贵地位,现在人们还称他们为大贤人。你为什么不效仿他们,把这份功劳让给他呢?这样不是更好吗?”

  王浚说:“市场上的人,还会为了半文钱的利益而争斗不休,何况是灭掉吴国这样的大功,我怎么肯让给他呢?舜是什么人?我又是什么人?

  他也是个男子汉,我也是。天生我才必有用,王浑又能把我怎么样?我不怕他!”

  何攀又说:“既然你不愿意让步,那就把吴主孙皓交给王浑吧,我们两个来协商解决这件事,怎么样?”

  王浚说:“这个建议可以采纳。”

  于是,他把孙皓交给了何攀,何攀请吴主孙皓走出军营,一起去见王浑,王浑让人监视他,这才消解了心中的愤怒。

  话说王浚,这位宏农的才子,长得帅得掉渣,但年轻时不太爱出名。

  后来他突然开窍,变得豁达有志向。他家门口的路宽得能跑马,邻居都说太夸张。

  王浚笑说:“这样方便我摆长戟和旗帜。”

  大家都笑了,

  他却淡定地说:“就像陈胜说的,小鸟怎懂大鸟的志向呢?”

  徐邈的宝贝女儿,美丽又聪明,选夫标准高得惊人。

  徐邈灵机一动,决定开个“选夫大会”,让女儿暗中观察。

  结果,女儿一眼就看上了王浚,徐邈乐得合不拢嘴,立马把女儿嫁给了浚。

  周浚在巴郡当太守时,发现那里的百姓因为重税和劳役苦不堪言,连生男孩都不敢养。

  他决定改革制度,减轻百姓负担,结果救活了数千人。

  晚上做梦梦见屋里梁上挂着三把刀,后来又多了一把。

  第二天问从事孚毅,对方恭喜他说这是要升官的预兆。果然不久后,周浚就升为益州刺史。

  后来他在伐吴中立下大功,王浑想争功,但心里不痛快,暗中派人写匿名信陷害周浚。尽管有周浚和何攀劝阻,但王浑不听。

  王济手持父亲的书信,想要通过官员们向武帝报告,请求用囚车将王浚囚禁。

  但武帝没有同意,而是命令官员带着诏书前往吴国,指责王浚不遵守命令。

  王浚感到震惊,立即派人进宫上奏说:

  “我之前接到命令,直接前往秣陵,预计十五日到达三山。王浑在北岸驻扎,给我送来了邀请信。

  我因为水军顺风而行,没有时间掉头,所以中午才到达秣陵,晚上才收到消息。王浑应该接受调度的命令,但他却要求我明天返回包围石头城。

  他还要求查看所有军人的名单,但我认为孙皓已经投降,没有必要再包围石头城。而且查看军人名单也不是当务之急,不能接受这个命令。

  我并不是故意忽视明确的规定。作为臣子,我们应该为国家的利益而努力,生死与此相关。

  如果因为担心被责备而回避责任,这是臣子的不忠行为,不是明智君主和国家的福气。

  武帝翻阅奏章,发现王浑嫉妒周浚的功绩比自己高,于是向朝廷告状,但皇帝并没有追究周浚的责任。

  王浑见状,又派人给周浚送信,说周浚烧了孙皓的宫殿,得到了财宝,却没有上交给朝廷。

  王浑再次上奏,但皇帝仍然没有理会。

  周浚得知后,连忙派人上表说:“臣犯了大错,应该受到惩罚。得罪了权贵,后果不堪设想。孙皓正打算投降,但他的手下已经抢走了他的财物,还放火烧了宫殿。

  臣赶到时,才把火扑灭。王浑先上了孙皓的船,周浚先进了孙皓的宫殿,等臣进去时,连个座位都没有了。

  如果有遗留的财宝,那也是王浑和周浚先得到的。今年平定吴国,确实是大喜事,但对臣来说,却多了麻烦。”


  (https://www.24kxs.net/book/2905/2905108/1111090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