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6章 心思
陆逊等人遥祭过孙权后,便终于将话题回到正事上来,陆逊命人侍从挂起一张巨大的麻布地图,众人皆是纷纷起身,走到了地图面前。
看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河流和道路标识,众人也是心中震撼,他们早就知道,袁熙从出山开始,就花了不菲的代价,一直在养着一支人数庞大的队伍,其从最初的百十人,到现在的数千人,甚至有可能上万人的情报机构。
这便是检事府,其人员构成异常复杂,绝大部分人的身份都是秘密,其有可能是街头小贩,也有可能是朝中官员,陆逊也只知道其中一小部分,他们的任务,主要便是一个,便是搜集情报。
至于为什么要用这么多人,是因为这所谓的情报,不仅包括敌人的军情和动向,还包括道路河流,山地湖泊的详细测绘。
而要做到这些,需要人才筛选和大量专业的培训,这其中花费,对于起家之初的袁熙绝对不是个小数目,逼得袁熙也只能采取精兵路线,将有限的花费投入到检事府人员的招揽和培训上去。
但投入的回报也是丰厚的,袁熙不仅在自己的地盘做到了地图的精准测绘,更是在敌人的地盘也得到了大量宝贵信息,对每个季节,每条道路的行军时间,战略地点,都有详细的测绘和量算,其中涵盖的关键点,远超其他势力的行军地图。
这让晋军在行军作战上面,取得了巨大的优势,从而使晋军出兵更加迅速,行军方向更加准确,是袁熙击败对手的重要法宝之一。
在场的人虽然已经是晋国核心圈子里的人,但好多人也是第一次见到标识如此清晰详细的地图,蒋钦站在图前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最后喟然叹道:“光这一幅图,只怕就要花费上千人十年的努力。”
“陛下眼光如此超前,作为他的敌人,可谓输的不冤啊。”
徐盛早前也是在鲁肃等人劝说下,投降了晋国,这幅图对他来说打击更大,因为他在图上仿佛看到了自己一路走来,对抗晋军的失败路线。
从巢湖之战,到朝鲜半岛之战,再到皖口鄱阳湖,这副地图上都清楚表明了水系的方向速度,行船水深,各种船型的速度预测,甚至还有航道上的暗礁分布,看着那沿海航线上密密麻麻的的暗礁标识,当初饱受行船之苦的徐盛也不禁异常震撼,这是花费了多少功夫和付出,才能做到的?
陆逊出声道:“看着这幅图,我也很是自豪,因为我自从投靠陛下开始,便着手负责这方面的工作。”
“期间也是经历了不少难处,但最让我惊讶的,不是我们士族间的典籍印证,而是陛下招揽的那些平民出身的工匠们悍不畏死的精神。”
“比如这河流上的的每个标记,包括暗礁暗流,都是船员水手用生命验证的,没有他们,光凭我们坐在朝堂里的这些人,根本无法完成这张图。”
“陛下说过,天下是所有人的,不仅包括士族,更有所有的平民百姓,所以他任用官员,建立科考选拔,便是天下所有人都有资格,涵盖的科目也不仅限于经学,还有工艺农学之术,更有数术医学,天文地理这些,这便是陛下所有的科考新的六艺。”
“如今大晋的底层官员,倒有一大半是经学之外的官吏出身,而且看这样子,年轻官员只读经学,将来是很难往上走的。”
“尤其这两年陛下身边新选拔的年轻官员中,几乎全都是通晓天文数术的,诸位,我们要见证的,可能是一个完全不同以往的新朝啊。”
众人默默看着这张地图,步骘道:“这次陛下的意思,便是以寿春为起点,打通淮河上游,联通颍川关中?”
“没错,”陆逊道:“许都雒阳已经在晋国手中,加上荆州的江陵,已经对长安形成了封锁包围之势,拿下来是早晚的问题,陛下的意思是,不能等着打完仗再重建,完全可以在保持对魏国的压力下,恢复雒阳一带的民生。”
“陛下预测,最多三年,魏国便会放弃关中,退往益州和凉州,饱受战乱几十年的三辅地区的重建,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我代陛下召集几位,便是关中水路,南下要经过江陵南昌,东进要经过寿春广陵,这是陛下为司隶规划的两条重要水路路线,中间需要诸位的鼎力配合,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扩建水道路线。”
鲁肃苦笑道:“陛下的信心,可是真足啊。”
“这可是魏国,要是换做五年前,谁敢想象当时还是声势正盛,占据中原的魏国会被打成这样?”
步骘叹道:“别说魏国了,谁能想到前岁百万鲜卑,就这么败了?”
“那可是百万外胡啊,竟然就这么溃散于一场瘟疫,加上柯比能的莫名身亡,我总觉得天下似乎没有陛下做不到的事情。”
刘晔突然冒出一句,“我总觉得疫病没这么巧合。”
“你们说陛下是不是知道些什么,要是他将这种手段用在魏国……”
众人吓了一跳,鲁肃赶紧阻止道:“子扬慎言,外胡归外胡,魏国也是汉人,将来也是陛下子民,用了这种手段,怕是对陛下声威有损啊。”
刘晔出声道:“所以我才说陛下心软,换了曹操甚至孙侯,只怕早就用上了。”
众人苦笑,刘晔说得太过直白,理是这么个理,但这种事情想想就太过可怕,这可是疫病,能将一城之人,灭亡大半的那种!
步骘赶紧岔开话头道:“其实敬舆主管的东安,也在计划之中。”
“陛下对那处港口,很是重视呢。”
刘基出声道:“没错,陛下曾经提过,他想开拓两条新的航路,一条是东安到夷州,南下涨海,西去交趾,甚至更远处的航道。”
“另外一条,则是往东北方向的,”他指着朝鲜半岛附近的外海,“陛下说,外海之外,便是大地,他要找的很多东西,都在那里,但航程艰险,可能要经过几十年,才能有所收获。”
众人望着空白一片的海域,心道陛下为什么每次都能眼光看得比别人长远?
这难道是上天告诉他的?
此时蒋钦悄悄道:“我有一点至今没看明白。”
“陛下对于二公子,到底是个什么态度,为什么会让都督单独来带?”
“邺城的那位大公子也是如此,如今两子分占两地,陛下就不担心吗?”
众人听了,赶紧道:“公弈,你喝醉了,先去醒醒酒。”
蒋钦涨红了脸,“我没醉!”
“我说错什么了,我正是因为不明白,才问的吗?”
“我觉得你们才是想多了,你们跟着陛下的日子比我长,岂没有看出来陛下胸怀天下,根本不会如此可以营造对立吗?”
“陛下不是魏王吴王,他要度量只有如此,当初怎么会让我和子敬领军,来江淮和吴国对峙?”
“而且臣子问明储君世子归属,不也是做臣子的责任吗?”
众人一时语塞,过了好一会,鲁肃才自嘲道:“公弈说的对,我们是不是因为在吴国呆的久了,所以才想的差了。”
“这些年来,你们可曾看到哪个的大臣因私得罪了陛下,而被处置的?”
“我们是自己在吓自己啊。”
刘基出声道:“话虽如此,这毕竟是储君之位,陛下迟迟不表态,我们要猜测陛下心思,怕是谁也不敢说自己一定是对的。”
步骘出声道:“其实我觉得事情没有这么复杂,一方面,是吴氏确有恩宠,不仅有二公子,而且大公子要议定的原配,也是孙侯之女孙夫人,吴氏的地位很难撼动。”
“但另一方面,是甄皇后地位至今不可撼动,她是唯一参与了陛下登基大典的,已经说明了一切,为此吴夫人甚至被特意提前送到了寿春。”
“要我说,陛下不说,不代表我们做臣子的不能说。”
“我其实早有上书之意,建议陛下早立大公子为世子,这对我们江淮官员来说,也是一种表态。”
徐盛皱眉道:“要是猜错了怎么办?”
步骘笑笑,“陛下要是不愿意,自然是不会将我们这些表书拿出来宣扬。”
“若陛下有意,其必然在朝堂上以我们书表,让群臣讨论。”
陆逊等人听了,齐齐点头道:“还是子山想的明白啊。”
众人便联名上表,不久之后,表奏便传到了邺城。
袁熙拿到看了,对甄宓道:“江淮这些人头脑确实有些弯弯绕,比北地的官员的想的多啊。”
“也罢,明日朝堂之上,便拿出来让群臣讨论吧。”
邺城本就是诸葛亮这一系的官员所在,所以江东群臣的上表不出意料得到了群臣的赞同,于是事情便定了下来,择日举行大典,立长子袁叡为太子。
曹魏之前,诸王嗣子称太子,只有曹操到曹丕是世子,但如今袁熙既然称帝,便回到了太子称号,于是袁叡被太子,立了王爵。
而在寿春的袁谦则是被封了侯位,这下子晋国内部的官员们,都能看得的懂了,于是先前某些派系的一些小心思,也就此消弭无形。
袁熙见诸事安定,便准备动身前往雒阳和诸葛亮会合,亲自主持对长安的攻略了。
(本章完)
(https://www.24kxs.net/book/3097/3097671/11432693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