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小说阅读 > 第四十九章 远征日本

第四十九章 远征日本


金幼孜忍不住,出言反对道:“陛下不可!孟子有云:惟仁者能以大事小,惟智者能以小事大。日本纵使有万般罪过,其国也是我天朝之藩篱。我大明为宗主,只可遣使下旨斥责,却不可贸然出兵。”

这话直接引申孟子理论,阐释日本以属国的身份,对大明以小事大,而大明身为日本的宗主国,自然更应该以大事小。

不能随随便便就用莫须有的罪名,对属国妄动刀兵。

夏原吉跟着赞同道:“日本虽有过失,但下旨斥责即可。其国孤悬海外,与大明相隔茫茫大海,若要动兵征讨,非得跨海远征。如此不仅累民伤财,又有元朝忽必烈旧事,两度跨海都遭大风,致使全军覆没,陛下当慎重对待!”

听到夏原吉用忽必烈的教训警示皇帝,朱瞻基顿时来了精神,这一段林先生课上有讲过。

“夏尚书此言差矣,林先生有说过,元朝的忽必烈之所以两度征讨日本,都遭遇大风,都是在于蒙古人打仗,喜欢选在秋高马肥的季节。”

“可这在海上就是大忌,但凡出过海的商人都知道,这个季节海上最不安宁,尤其日本到我大明的海域,遭遇大风十分正常。”

“而且元朝远征军的舰队,用的也都是粗制滥造,故才扛不住风暴。若是我大明宝船,就算遭遇大风也能相安无事,再错开海上风暴频发的季节,完全可以规避元朝的教训。”

朱高炽也颇为惊诧:“林先生是这么说的?”

朱瞻基拱手回答:“父皇,不光如此,林先生还说,若要征讨日本,还应再取下朝鲜的济州岛。这样就能以济州岛为补给踏板,极大的缩短我大明到日本的航线距离,还能更方便后续控制开采石见、佐渡这两座金银矿。”

好家伙,为了银矿就要攻打日本也就算了,现在还要去抢朝鲜的济州岛!

就连沉稳的黄淮,也觉得有些过了:“陛下,日本且先不论,朝鲜于我大明素来恭顺谦卑,若是夺其济州岛,怕是难堵天下悠悠众口……”

从刚上殿来,就一直没说话的于谦,忽然间开口怒声喝道:“何来悠悠众口?济州岛本就是我朝之地,元人在此设立耽罗军民府,作为朝廷的养马场。到了本朝,太祖高皇帝同样将其视作大明属地(陈友谅、明玉珍的儿子就被流放在这里),而朝鲜却趁我大明不备,擅自阴吞其地,更名济州。”

“这难道也是孟圣人说的,小国的以小事大吗?”

这话说的,其实在座几人都知道,朝鲜现在起码三分之一的土地,都是从元朝灭亡的时候,偷摸着侵占的。

建文帝时期,就对此表示不满,并且下旨勒令朝鲜归还故土。

朝鲜假装不知道,等到永乐帝靖难成功,朝鲜派遣使者过来商议划界的事情。

永乐帝再次下旨要求归还,但朝鲜使者却拿出所谓史书,说什么大明要的那些土地,在朝鲜的地盘上找不到相同的地名,古书上也没有记录,然后就是各种死皮赖脸的扯皮。

永乐帝烦不胜烦,最后也就默认了。

当然,朝鲜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们引以为傲的蒙古骑兵,直接被永乐帝全白嫖走了,而且还禁绝朝鲜进口火药、牛角、牛筋,又不许他们学习大明的冶炼技术。

于谦搬出了太祖高皇帝,黄淮被怼得无法还口。

杨士奇眉头微皱,说道:“陛下,济州岛的归属问题暂且不论,本朝自先皇开始,就数度对漠北用兵。如今国库空虚,军民疲敝,恐难以再支持朝廷对日本动兵……”

“杨先生。”

又是一声先生,只不过这是在尊称杨士奇了。

朱瞻基微笑说道:“先说济州岛,于御史说的不错,济州岛从来不是什么济州岛,而是耽罗岛。朝鲜不过是代我大明暂时看管此岛,如今我大明要收回耽罗,实属名正言顺。”

“至于国库空虚,军民疲敝的问题,也不必非得这么着急动兵。甚至于不必出动太多兵力,不知杨先生可曾注意到地图中的日本格局?”

杨士奇捋着胡须:“小国寡民,诸侯林立,奸臣当道……”

他似乎知道太子要说什么了。

朱瞻基笑容一收,脸色瞬间变得严肃无比:“如此的日本,说白了就是已有亡国之象,林先生推测,最多不过三十年,日本就会正式进入乱世,他们的幕府也将再难以压制国内的诸藩。”

“无法真正一统,只挟持君王而震慑诸侯,自然难得长久。”杨荣微微点头,对此倒是深以为然。

很显然,他是用上了中国历史的惯性思维,挟天子以令诸侯,要是不能统一,也不能自立,那肯定是不能长久的。

虽然这套放在日本并不适合,但却是错误的推导,刚好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才刚刚把南朝天皇干掉,形式上统一日本,建立起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日本幕府的足利家,其实已经不剩多少年“国祚”了。

按照时间线,也就是差不多三十年后,足利家的室町幕府就会愈发陷入衰弱,然后就是长达一百多年的日本战国时代。

杨士奇沉默无言,倒是杨荣眼神愈发明亮。

就连刚开始反对的金幼孜,此刻也是目光微动。

朱瞻基继续说道:“日本积弱,而我大明国势正盛,此消彼长下,只需注意规避元朝征日的问题,此战必能大获全胜。”

“我大明或许都不用出动太多兵马,只需调一部水师,直取日本京都。届时日本国中诸藩必定不敢妄动,甚至坐看京都幕府沦陷。”

“而跨海远征,虽有劳民伤财,但却能为我大明,获取两座年产百万两白银的巨大银矿。”

不用出太多军队,也不着急动兵,而且还能包赢,赢了就有一年两百万两白银的收入。

两百万两足以支持现阶段的大明,一年下来的养兵军费了,如此稳赚不赔的买卖,饶是杨士奇也不由陷入了慎重考虑。

诚然,孟子有云,大国应该以大事小。

可那是在没有足够利益的前提下,而且就算如此,大国也总有办法从小国那里把以大事小的损失,在其他地方找补赚回来。

杨荣全程一言不发,他本来就不反对跟日本开战,那可是两百万两,不是两百两,只要有利可图,什么战争都可以打一打。

名不正言不顺?

那是弱国才要顾忌的问题,作为身居内阁,曾经又是永乐帝近臣,这些人的心眼儿可没那么干净。

只是对于太子一一把自己几人回怼,还屡次提到那位林先生,这也让杨荣他们,对林煜变得愈发好奇起来。


  (https://www.24kxs.net/book/3289/3289766/1111108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