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被分家了
刚过未时,刘莲芝带着几个女儿归家来了。
今天是她娘家侄儿娶妻的日子,她和大丫几个过去帮着择菜烧火,席间听到有人说大伯哥和大嫂从京城回来了。
于是宴席未散她就匆忙赶了回来。
乔氏和高氏正在灶间手忙脚乱的准备晚饭,见到刘莲芝回来后,心下都松了口气,赶忙放下手里的活计各自回房去了。
嫁过来这么多年,高氏也就是在新婚第二天下厨摸过几下锅勺,她是秀才家的小姐,自然得王氏看重,家里这些粗活王氏也从不安排她去做。
养尊处优这么些年,高氏哪里还受得了灶间那呛人的烟火气啊。
而乔氏更甚,京城家里可是养着奴仆的,这些洗洗烧烧的活计哪里用的到她这个当家太太亲自动手。
本来这次回来她还想带几个婆子在村人面前显摆一下的,可又怕王氏说她这个做儿媳的谱儿摆的比她这个婆婆还要大,是以夫妻俩就只带了个赶车的老张头。
原先这家里也是请过帮佣的,家里烧饭洗衣都有人做。
等刘莲芝嫁进来后,王氏就把帮佣给辞了,这洗衣做饭的活计就都安排给了老二媳妇。
王氏是个精明人,哪里会放着现成的人不用,帮佣的工钱虽不高,可是往外掏的次数多了那也肉疼啊。
再说这老二媳妇在娘家时不就做惯了这些的吗。
吃过晚饭,王氏就说起了把老二一家分出去的事儿。
分家的事周富贵早前就听王氏和他提过,具体怎么个分法夫妻俩也早就商议好了。
是以听了老妻的话后,周富贵并没有吭声,只端坐在椅子上,嘴里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这是赞同的意思。
一旁的周青云和周青水也没多说,只说都听爹娘的,显然王氏也早和他们打过招呼了。
所以在场唯一感到诧异的就只有周青林一家了。
看着对面坐着的父母兄弟,看到妻子急的泪流满面的样子,以及女儿们茫然无措的神情,周青林一时无语,心中不免有些悲凉。
这就是每天口口声声说着为他好的爹娘,这就是娘口中的会帮扶他的好兄弟。
呵呵,原来这些年他周青林为这个家所做的一切就是个笑话而已。
三弟谋到缺这事他也是知道的,当时他还替自己高兴来着。
以前他娘就和他说过,说等三弟当上官老爷之后他也能跟着享清福了。
可如今等来的却是无情的抛弃,他就像个傻子。
周青林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
他爹年纪大了,这些年,大哥远在京城,三弟在家温书,家中里里外外大小事务几乎都是他们夫妻俩在操劳着,大丫几个小的还要时不时的帮着打打下手。
忙忙碌碌这么些年,就算无功劳那也有苦劳吧,可是爹娘和兄弟没有一个人感激他对这个家的付出。
他娘更是紧把着家里的每一笔进项,生怕他会藏私,说来也是可笑,他一个大老爷们,口袋里愣是掏不出一个铜板来,也不怪村里的人都瞧不起他,一个个都在背后笑话他。
就因为没个儿子,家中所有的家产就好像和他无关一样。
今天爹娘又是拿了这个由头来堵他的嘴。
周青林突然什么话也不想说了,也不想去辩驳,他知道他现在说啥也没用,哪次爹娘的决定是他能反驳的了的。
罢了,罢了,从今往后他周青林就当自己没有父母兄弟了。
看着他们此时还对他做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痛心表情,周青林觉得恶心,摇了摇头他无力的说道:“我没什么好说的,随便你们怎么分吧!”然后就垂下头不说话了。
听到周青林的话,乔氏和高氏不禁相互对望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欣喜的神色。
既然老二没意见,那这事就好办多了。
至于老二家的,谁还会管她乐不乐意啊,大老爷们决定的事哪有妇人插嘴的份。
王氏让周青水回到房里把下午拟好的三份分家文书拿了过来,这家怎么分口头上说了可没用,还得立下字据签了名字才能作数,白纸黑字的她也不怕老二日后耍赖。
看着早已拟好的分家文书,周青林只觉喉头一股腥甜,仿佛有什么东西在猛戳着他的胸口,他脸色有些发白,强忍住胸口的不适,接过周青水递过来的纸。
只见上面写着:立分书人周富贵,因日后与次子周青林分居两处,多有不便。故至今日起与次子各成一家,已言明家中置产,诸子均无异议。今商议,分的周青林村西头屋舍一处,水田十亩,旱地两亩,米面各两百斤,另得分家银二十两。从今往后家中其余产业均与次子周青林无关,父母双亲也无需其赡养。恐口说无凭,日后兄弟阋墙,现立分家文书为证,不得反悔。自分家之后,还望其能勤于生计,不得懈惰。立书人周富贵。
村西头宅子?周青林心里苦笑,那不就是前几年家里盖起来专门供长工们住的屋子吗。
当时家里新添了三十亩地,而王氏并没有把地赁出去的打算,于是就让他到外乡雇了几个长工来打理这些田地。
这西头宅子就是那时建的。
冬天地里没了活,长工们都早早归家准备过年去了,如今那几间屋子是空着的。安置他一家正合适。
再说按现在这个情形,日后家里也不用请什么长工了,这房子留着也是多余。
他娘不愧是理家高手,真好!早就把他一家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了,所以他这算是被扫地出门了吧。
呵呵,还说银子就先给他这么多,等日后他们在京城稳定下来了再给他拿些,这话周青林是绝对不会再信了。
就好像当初他娘和他说家里的地日后都是留给他的,还说等以后大哥和三弟有出息了还能帮扶他一把。
可现在呢,啥都不是!!
周青林什么都没说,接过笔,在妻女们的抽泣声中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按好指印后,就头也不回的收拾东西去了。
刘莲芝抱着五丫和几个闺女也赶忙跟了上去。
看到二儿子干脆利落的在分家书上签了字,王氏心里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她就怕老二跟她闹起来,毕竟这次这么简单的把他分了出去,她心里还是有些过意不去的。
老二再不讨她喜欢可也是从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可她这不也是没法子吗,此番去京城正是用银子的时候,她这个做娘的也难为啊。
再说了,老二又没有儿子,要这么多地也没人帮着种啊。
何况十几亩地也不算少了,也不看看,村里有这么多地的人家能有几个。
想到这里,王氏原本对周青林的那一丁点儿愧疚最后也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只是,当她看到周青林那绝决的背影时,总感觉好像失去了什么,王氏摇了摇头,觉得自己肯定是想多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周富贵就让大儿子去请了周向东和几位族老过来。
几人寒暄过后,周富贵就和他们提了提自己一家要迁往京都的事,顺便也说了他和二儿子的分家之事,让族老们给做个见证。
时下族人分家都会找本族的族长和族老给做个中人,这是村里的惯例,也是是为了避免日后两家人相互扯皮纠缠不清。
因分家文书要中人签了字后官府才会认可并给予备案,是以周富贵想着今天先把这事给办了,这样他才好安下心思去忙旁的事。
昨夜王氏回房就和他念叨,就怕二儿子反悔呢,让他先紧着把这事办好,不然老二这臭脾气一闹起来可就又有的烦了。
周富贵一大家子要迁居京城的事,村里人早有预料,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让人没想到的是,他们居然和次子分了家,且连分家文书都已经签好了,可见周青林自己也是同意的。
这事就让人有些难以琢磨了,按理说,这富贵日子就在眼前,此时分家不是明摆着对周青林不公吗。
再看看这文书上都写的是啥,明明家中有几百亩田地,却只分了十来亩给他,就连分家银子也只给了二十两。
要知道他家可不是普通农户,虽然这二十两银子对旁人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但是村里谁不知道周富贵家有银钱啊。
周向东双眉紧锁,虽然分家只要双方同意了就没他什么事了,可他总觉的周富贵夫妻俩这事做的太不地道,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嘛。
他看了看这签了字的文书,也不知道这平时脾气倔的要死的周青林这次怎么能忍的下这口气的,可这周青林不抱怨,他这个当族长的总不能不吭声吧。
再说这周青林也是他的堂侄呢,他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吃这个大亏。
虽然已经签了字,可他还是想问问清楚。
他刚想开口询问一番,就听到周富贵接着说道:“如今咱们周氏已有族人四百之多,偌大的宗族没有一个像样的祠堂哪行,且那族学也应早早办起来才是。”
周向东和另外几个族老都听的一头雾水,这正说着分家的事呢,你周富贵扯这些有的没的干嘛。
他们也想有新祠堂啊,也都知道念书的好。
特别是见过周耀祖中举后的风光后,族里就有好多人家想送娃儿去学堂。
可是,银子呢?银子从哪儿来?
周富贵喝了一口茶,也没继续卖关子,接着就说起了他家准备捐出三十亩水田给族里的事来。
这田今后就作为族里的族田,日后田里的产出都用于族中孩子念书之用。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周富贵还要把现在居住的这处宅子借给族里做族学之用,且再拿出五十两银子用来建周氏祠堂。
周富贵的这番话,宛如平地一声雷,炸的几位族老们眼睛发亮,捐族田,办族学,建祠堂,我滴个乖乖,他们没听错吧?
还有这用五十两银子建成的祠堂,那得多气派啊,这十里八乡怕是头一份了吧。
这突如其来的大好事让他们都惊喜万分。
周向东更是高兴的合不拢嘴,他啥话也不想问了,管他周青林怎么分的家,他自己都愿意的事,他操啥心啊。
如果真能如周富贵所说,以后族里不但会有族田和族学。
这能不让人激动吗。
是以当老刘氏听到消息跑过来想替自家侄女抱怨几句时,就被周向东当场扇了一巴掌给撵了回去。
在这节骨眼里他可不能让他家婆娘在这里闹,不然周富贵一个不高兴反悔了可咋办啊。
其实这捐族田,办族学和建祠堂都是周耀祖在来信中提到的,王氏越想越觉得这想法不错。
虽说这么大手笔让她实在肉疼,可得到的好处也是实实在在的。
本来她就担心自家这次把田地卖给旁人后会引起族中佃户的不满,现下有这么几件大好事在前头吊着,料想他们也说不出旁的话来。
再说有了族田和族学之后,族里的孩子们也都可以有书念了,这样族人只会更感激他们一家,日后再说起她家来,哪个不是对他们点头称赞的。
有了好名声,自己儿子和孙子的仕途才会走的更远,王氏知道这也是耀祖让她这么做的用意。
(https://www.24kxs.net/book/3322/3322273/510884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