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 收回旧币,重新铸币
易衡为了安抚大司农的情绪,特意让大司农风恒规划都城,如今风都人口太多了,常住人口由10万人上升到了20万人,并且还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这主要源自于黄以默加大了商业的发展,导致商队的增多,以及大量的军眷入驻都城,导致风都人口增长迅速。
之前的规划已经失效,都城格外的混乱,风恒采取的是划分区域来管理,直接把都城分割成若干个小方块称为坊,每个坊的建筑严格按照街道建设,避免房屋拥挤的情况。
同时规划出来东西南北共8个集市,分别贩卖各类商品,以及防止居民奔波太远,除了大集市之外,还有若干小集市,分门别类贩卖各种必需品。
除此之外,关于污水处理,饮用水的供给,风恒同样有所考虑,专门建设了官署负责处理这些民生事情。
经过风恒的规划,风都瞬间从混乱不堪,变成了鳞次栉比,除了方便管理之外,更是充分利用了空间,让风都容纳的人口翻倍。
但是风恒依然不满足,认为风都需要扩建,特别规划出了数个城邑,当做都城护邑,除了保卫都城的作用,也有缓解都城人口压力的作用。
这可是一个大工程,意味着需要大量的钱财,劳动力风恒不缺,就是缺钱,易衡大感头痛,风恒张口就要200万两,他根本拿不出来,只能让范衢支出100万两,当做启动资金。
风恒也没有继续追要,而是上书请求获得铸币权,以及盐酒专卖权,说白了就是削弱少府的权利,加强大司农的权利。
易衡有些为难,大司农风恒的请求非常合理,这也是大司农本身的职责,因为黄以默和范衢的原因,导致大司农被架空了一部分权利,风恒早有不满,此时再次上书让易衡颇为头疼。
风恒跟范衢有些不同,范衢因为从易衡担任郡太守时期就开始跟随,与黄以默合作可谓是相得益彰,现在黄以默可是风国税收‘重臣’,不容有失和怠慢,所以易衡驳回了风恒的请求,只是让黄以默交出茶叶的专卖权,尝试性的与风恒展开合作。
效果非常的差,风恒不懂变动,加上对于商贾发自内心的鄙视,丝毫没有把黄以默放在眼里,并且多次以干涉黄以默的经营,这跟范衢的管理截然不同。
范衢基本不插手黄以默的商业,只负责对账,以及评估风险,譬如酒、盐等专营的定价,还有年产量和贩卖的数量,对于其他的事情,范衢全部放手不管,任凭黄以默经营。
范衢认为黄以默乃是商业奇才,在商业这方面,十个他捆在一起也不及黄以默一半,所以绝对不做外行指挥内行的行为,只负责对账核实。
风恒则是全部都要!所有的事情,不论大小全部插手,然而风恒久居庙堂,又是名门世家,对于商贾之道可谓一窍不通,对于民生之需求更是不求甚解,如果交给风恒乱搞,风国的税收将会大幅度缩水。
不得已之下,易衡只能召见风恒,言明了其中的关键点,让风恒不要过于干涉黄以默的运营,如今风国的财政全靠商业和官营。
风恒不以为意,扬言君上若有不满,大可罢免他的官职,只要他还是大司农,就不允许商贾干政!
易衡颇为无语,风恒能力还是有,能够协调各地的物资,以及规划能力都是有目共睹,问题是骨子里轻商贾,根本瞧不起黄以默。
黄以默倒是退了一步,交出了茶叶账簿,示意交给风恒管理经营一年,一年之后,对比两人的帐篷,以盈亏来定输赢,如果风恒管理不善的话,就不要干涉他的经营管理。
风恒自然是答应下来,心想我还不如你?一个靠着国家危难,捐赀捐粮的商贾,居然还妄想跟三公九卿平起平坐!
易衡对于黄以默很是满意,黄以默的进步有目共睹,不再是唯利是图,从薪柴的定价就能看出来,黄以默已经有了质变,本来易衡想要黄以默担任官职,譬如大司农的属官,或者少府的属官,但是黄以默拒绝了易衡的好意,直言他就只能管理专营项目,对于其他的东西一窍不通,恐辜负易衡的厚望,言尽于此,易衡也没有什么好说,让黄以默继续经营管理官方专卖项目。
蜀国在得知易衡连薪柴都在专卖,不准私人砍伐树木之后,认为风国的财政已经不堪重负,不得已之下,只能从柴米油盐酱醋茶这类的消耗品入手。
蜀国猜对了一半,风国财政的确不堪重负,但是易衡薪柴专卖是为了保护资源,防止过度开采,并非全是为了税收。
蜀国的抵抗依然很强烈,褚良推进的速度极慢,不过大方向来看,褚良已经获得了成功,蜀国距离灭亡已经不远了。
这个时候蜀王还妄想通过谈判言和,易衡自然是严词拒绝,告知蜀国使者,如果现在投降的话,还能保留蜀王的待遇,让其继续享受诸侯之礼遇,如果都城被破的话,恐怕连巴王的待遇都没有,连基本的食邑三百户都会被取消。
蜀王勃然大怒,认为易衡欺人太甚!他是想要归顺,但是不想如同巴王一样憋屈的归顺,巴王日子过得非常凄惨,易衡直接免去了巴王的诸侯待遇,如今的巴王只是享有食邑三百户的待遇,连诸侯的冠冕、冕服、王宫都不能保留,这一点比密王还要惨。
当然密王也不好过,易衡给密王的食邑乃是北境之地,北境天寒地冻,人口稀少,物资匮乏,密王看似食邑极大的地盘,实则不比巴王好多少,只不过密王还保留了诸侯王的待遇,能够穿着冕服,以及居住‘王宫’。
风都规划完毕之后,易衡下诏书要求各地郡府、县按照风都一样规划,全部呈上来规划图,交给大司农风恒过目,风恒批准通过之后,立刻着手开始建设,一定要确保民生,不可一味地压缩空间,节约土地。
当然如此一来的话,各地郡县又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易衡全权交给风恒来处理。
风恒掌控的国库已经空空如也,根本没有钱财拨给各地郡县,只能求助少府范衢,请求调拨资金。
范衢都要疯了,易衡又不批准发行宝钞,如今又要重新规划各地郡县,加上修建的漕运、管道,少府库里也没有钱财划拨。
最后易衡妥协了,接受了黄以默的建议,继续发行5000万两宝钞,使得风国流通的宝钞数量达到了1万万的天文数字。
易衡可谓是心惊胆战,1万万代表着全国10年的税收,并且库里只有200万两兑换的白银,这意味着国家超发严重,就算从每年的税收来看,易衡认为2000万两宝钞已经属于很危险的行为,然而黄以默认为2万万宝钞才是危险点。
风国财政危机,超发严重,导致易衡睡不着,吃不下,随时都在召集黄以默和范衢研究如何提高财政税收。
最好的方法自然是加大税赋,易衡又不想加重百姓的负担,黄以默只能从专营项目下手,以及扩大对外贸易量,可惜各大诸侯国与风国的关系有些微妙,目前的商贸已经是极限,无法继续扩大。
对外无法增长,就只能对内下手,税赋的减少,代表着人民的积蓄变多,黄以默指出可以加大专营的量,拉动消耗,最好的办法就是扩大经济型作物,但是易衡又否决了,目前风国粮食尚且不足,不可能加大规模种植经济型作物。
黄以默表示无能为力,税赋又不愿提升,对外商贸已经达到极限值,各大诸侯国吃不下太多的商品,内需也是达到了瓶颈,想要加大税收可谓非常的难,除非易衡愿意用损招,他倒是有办法大肆敛财。
易衡听完黄以默的损招之后,说道:“太阴损了,有伤天和!老百姓会指着我骂娘!不行,绝对不行!”
黄以默眼珠子一转,说道:“如果打下蜀国的话,倒是可以用此招。”
易衡依然摇头,说道:“不行!蜀地抵抗情绪本来就很高,还用此损招的话,蜀地将会处于动荡之中。”
黄以默表示那就没有办法了,本来有办法来提升税收,但是上中下三策都被易衡否定。
黄以默的上策乃是加大税赋,甚至只需要恢复丁税,就能获得大量的税收,并且丁税对于老百姓来讲,并不算很重的负担,特别是对比起其他诸侯国来讲,风国的税赋已经非常低了。
中策就是扩大经济作物的面积,以此来提升专营贩卖的额度,间接的提升财政税收,但是依然被易衡否决。
下策就是黄以默的损招,废除目前使用的刀币,发行新币,但是兑换的比例非常夸张,达到了1比10的比例,意味着10枚刀币,只能换取1枚新币,相当于搜刮了民众9成财富,这是短时间内能获得大量财富的最佳方法,但是如同易衡所说,实在是太阴毒,一旦实行的话,他会被百姓骂死!
当然黄以默的意思不用那么狠,可以10枚旧币兑换7枚或者8枚新币,这样一来的话,百姓的怨言就要小一点,不过易衡依然没有接受。
但是密国、巴国、渠国的钱币,倒是按照黄以默的意思统一收回,重新铸币为风国刀币,不允许三国的货币继续流通。
给出的理由倒是无懈可击,统一国家货币,避免换算的时候出错,比例也不算太过分,百姓并没有太大的怨言,经过回收重铸之后,易衡勉强获得了300万的盈余。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
(https://www.24kxs.net/book/3326/3326315/2207709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