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7.第557章 这回把人坑坏了
四小队里,几乎家家户户院子里都撂着苇子捆。
寻常人打苇子都是割一大捆,直接拿苇子一捆,放在外面,割一上午或一下午再拉回去。
眼下八三年,大多数人家里都有驴车,少数人家里有马车,拖拉机还只李家两辆。
陶大强在自家院子里也在抽苇子,脑海里会想起孩子的脸。
这时候孕妇还没后世那么有营养,孩子生下来是皱巴巴的,他在卫生院里只见了一面,便被护士包着放在了杨苹苹身边。
后来杨苹苹回来坐月子,是去到娘家的,毕竟陶大强母亲没了,大哥也分了家,家里没人照顾月子。
出了月杨苹苹就会回来,剩不下几天了。
陶大强基本上每天都会去丈人家里,哪怕不能看杨苹苹和孩子,在外面听听孩子的声音也好。
他再次抄起了鱼网,每天逮鱼。鲫鱼炖汤是下奶的,不过逮了几次后岳父就不让他逮了。一来吃不完,眼下还没上冻,存不住,二来杨苹苹不缺奶。
其实岳父岳母是从黄土高原上过来的人,还是有些重男轻女的。他们也担心陶大强因为杨苹苹生了女孩后就会埋怨她。
不过看目前的情况,陶大强一点这想法也没有。
他们就放心了,照顾女儿也很尽心。
陶大强没怎么去打苇子,这些苇子是陶建设打的。这老头自从有了转变后,心劲很高。
眼下家里生活越来越好,陶大强逮鱼赚了不少钱,编抬把子他赚了一些钱,扎大扫把他也赚了些钱。
而他打算接下来的扎苇把子再赚一些钱,赶在开春,和陶大强商量一下,直接买辆拖拉机。
陶家的日子以前在村里一向是垫底的。自己妻子过世的早,老大陶大勇分家过后,自己和大强一起过,那日子不说饥一顿饱一顿,但总归在去年以前,是没有扎扎实实的吃过好饭的。
小儿子眼光好运气好,跟了李龙,自家日子越过越好了。
人的心气也是需要支撑的,陶家在全村是头几个有驴车的,他眼下只是后悔年初的时候陶大强想要跟着李龙种打瓜,他没跟。
真要跟的话,李家咋也会分他们几公斤种子的。
那时候别说种多,哪怕种五亩地的,那也是赚两千多块啊!
后悔归后悔,陶建设却也知道,抓住现在才好。
所以地里的活干完,队里人开始割苇子的时候,他就骑着驴车也在割。
虽然不至于比别人多,但也不会比别人少多少。
陶大强从卫生院回来,白天也会跟着割苇子,拉苇子回来才会去丈人家里。
陶大强只觉得队里人太疯狂了。
往常队里人要把两条苇湖里的苇子打完,基本上就到十二月了。而勤快的再去打小海子的苇子至少也是等小海子上冻,快到一月了。
但今年十一月才开始,两个苇湖里的苇子基本上就已经没有了,小海子还没完全冻上,有些人就敢穿着薄衣服,在齐腰深的小海子边上割苇子。
为了钱不要命了。
苇子打不了,就只能抽苇子。有人一边抽一边扎苇把子,按去年的标准。像陶大强这边就和李建国家里保持一致,先把苇子全抽出来再说。
扎苇把子不急,等李龙那边有了动静再说。
不然的话,扎成苇把子,再想恢复就难了。
三个居民点上空飘的都是苇子毛毛。各家吃饭的时候,身上粘的也是苇子毛毛,就是苇絮。就是李娟带着李强上学的时候身上也是有的。
小时候李强调皮还喜欢用火柴点这个,眼下他可不敢点了。家里院子里到处都是这个,点了会发生火灾,这点轻重他还是知道的。
四小队每年夏天麦场上有大垛的麦草,冬天各家有大垛的苇子,但这么多年基本上没发生过什么火灾,最主要的的一点,就是各家把孩子管的很老实。
哪怕过年放炮,孩子们也知道离草堆远点儿。哪里真有草着火了,孩子们是真的会去救火的。
陶大强这两年跟着李龙也学会思考问题了。他听老爹说,队里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家没事做,已经边抽苇子边扎苇把子了。
陶大强感觉这样并不妥当,但他不好去劝别人。
和李龙关系好的还可以说一下,但那些关系一般的,你去说了,人家反倒会怀疑你有什么企图。
反正事情都是人做的,大家都是大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他家里就只抽苇子,抽完的苇叶子堆一起冬天引火用。
各家各户的苇叶子都是这样用的,当然如果毛苇子没卖掉也是这样。
毕竟冬天架炉子可不能光用炭,通常是毛苇子在最下层,中间是苞米芯子,最上面才是煤炭。
陶大强其实也想去县里问问李龙,这苇把子具体是怎么搞,但想想李龙既然没回来,那应该是没接到活。
其实加上他爹陶建设的钱,陶大强现在勉强已经算攒够了拖拉机的钱。但买了拖拉机,家里就不剩下多少钱了。
冬天还能砸冰窟窿捞鱼,但他想着如果卖苇把子这活能干一次,多攒些钱,家里就会宽裕一些。
所以他其实也是期望这活是能让李龙接到的。
至少李龙接到这活,给队里人分的钱还会多一些。
换人的话,未必就能让队里人拿那些钱。
这事其实大家都知道,偶尔有人闹,只不是看不惯李龙拿更多的钱。
而他们却也没那个本事从供销社拿到活。
如果把李龙换成乡里或者县里另外一个陌生人,他们屁话都不敢多说。
反倒正因为李龙是这个村子里长大的,少年时候啥样他们都清楚,所以才会眼红。
那么一个平凡少年眼下有风有雨的,他们怎么可能不嫉妒?
陶大强也是慢慢的才想出来这样的道理。
他不嫉妒李龙,他觉得李龙该有那个本事。从小看着李建国在这队上,当初还是大集体合作社大锅饭的时候,人家那一组就比其他组吃的好。
那就是本事。
李龙有本事不是正常吗?
李青侠六十多岁了逮鱼还那么利害呢。
队里有哪个老头能这么干?
李安国去了奎屯,不到三个月就成了正式工人。
感觉李家就没一个差劲人。
多想无益,干好自己的吧。他感觉自己和李龙距离越来越远了,不过眼下自己也已经不错了。明年买了拖拉机,打瓜赚了钱,也就算是村里最好的那一批人了。
两年时间,从队里家底几乎算最差的人,到眼下算最好的那一批,还有什么其他可求的呢?
陶大强其实也算是知足常乐的人。
许建军在院子里正扎着苇把子。
妻子在旁边帮忙,他还不停的给说着:
“今年一定要把标准提高。去年还有胡老二胡老三跟着收那些质量一般的,今年肯定是没人和李龙竞争了。咱们搞的标准不高他要不收,那就麻烦了。”
他和王财迷一样,一开始怀疑李家弄打瓜种子是骗村里人的,没想到最后报纸上都登了,那时候再去找着买,已经晚了。
他和王财迷,还有村里一些想买而没买打瓜种子的还笑话陶大勇买了瘪种子,陶大勇也不解释,谁能想到那些女人说的多了,陶大勇媳妇马爱红说出了真相:
“那些瘪种子都是可以发芽的!”
这下子没人笑话了。
那些种子既然可以发芽,那么就说明明年种着是没问题的。最多也就苗子长势不太好,到时可能需要多上点肥。
一袋化肥不到十块钱,和那一亩地四五百的收入相比,算啥?
这下子轮到许建军和王财迷嫉妒陶大勇了。
但他也不办法,他去找党哥许成军,想从他那里匀一些打瓜种子,被嫂子马红梅给赶出来了。
人家还没完全起势的时候看不上,起势的时候又巴结不上,说句不好听的话,吃屎都赶不上热的,马红梅对这个堂叔子还想撬自家发财的计划,自然是有意见的。
许成军默认了媳妇的行为。
自家这些堂兄弟,许海军还不错,许德军也还可以,许飞虎有些小聪明,但至少不蠢,但这个许建军,名字这么大气,尽做些没屁眼的事情。
想帮都帮不了。
许建军没办法找到种打瓜的门路,附近的种子公司他都打听过了,炒货厂也去了,人家早就把那些打瓜炒熟了——
炒货厂的大锅可不是寻常百姓家里的大锅能比的,那一锅能炒几十公斤。一吨多打瓜籽要不了两天就被炒完了。
他便只好在这个苇把子上使劲。他想着把家里打来的这些苇子扎完后,牵着驴车看看更远的地方哪里有苇子再去割一些。
这是今年能赚的最后一笔钱财。
赚到了,自己也买辆自行车!
到十一月中旬,陶大强的媳妇杨苹苹终于出了月子,让陶大强驾着驴车把她和孩子一起拉到了自己家里。
原本长得皱皱巴巴的孩子眼看着头脸变得光滑起来,虽然还没完全长开,但已经不像刚生下来的时候那么丑了。
关系不错的人家送去了东西。
李龙终于开着拖拉机回来了,给陶大强家里又送去了红糖、奶粉、麦乳精等东西,还给小孩包了个红包。
碰到的人都在问李龙苇把子的事情,李龙仍然是没接到活,不过他知道有些人家里已经在扎苇把子的时候,便建议先别扎。
因为不知道今年还有没有这个活。
李龙回到大哥家里,给父母和大哥大嫂都说了一个好消息:
“晓霞怀上了,一个月了!”
“啥?”没想到最先有反应的竟然是杜春芳,“她有了?真滴?”
“真的。”李龙自己也很兴奋,他是确定之后,才会回来给家里人报信的。
“那可真是太好了!”梁月梅也很激动,顾晓霞算是她看着长大的,成长的过程中她照顾了不少,这时候亲上加亲,自然高兴了。
“嘿嘿。”李青侠就只是笑,这可是大好事啊。
李龙结婚这几个月了一直没见儿媳妇有动静,他和杜春芳两个私下里也不是没怀疑过。
但毕竟一个是儿子,一个是国家干部,都不好说。
眼下怀上了,那就是皆大欢喜了。
李建国只问了一句:
“给老顾说了没有?”
“说过了,顾叔让我赶紧过来给你们报喜。”
“那我要不要到县里去照顾晓霞?”梁月梅突然问道。
“不用不用,大嫂不用。”李龙急忙摆手,“晓霞说眼下啥反应都没有,再说我们那边有人专门做饭哩,你去了这边一大家子咋办?”
梁月梅其实有些发愁。
按说顾晓霞怀孕了,婆家这边肯定是有所表示的,但这边的确离不了她。
“那我……”
“大嫂,你有空了给孩子做点虎头鞋啥的就行了。”李龙笑着说。
“行啊!”
“那我就给摊上个小棉袄,”杜春芳兴致也很高,“也不知道到时是儿子还是闺女。”
她虽然有点重男轻女,但却知道李龙不是重男轻女的,好吧,只要是小儿子的孩子,男女都行。
况且眼下在这里看起来,李娟和李强都好,无论是雪苹雪琴也都好。在四小队生活这么久,她也感觉出来了,这孩子嘛,是自家的就行。
当然,还是要对李龙偏心一些。
李龙给家里报了信之后,家里人一算,李龙那里啥都有,李建国梁月梅还是强行的给李龙的拖拉机里装了两袋今年的新米。
其实杨大姐在知道顾晓霞怀孕后,执意要搬到李龙家的大院子里来照顾顾晓霞。
顾晓霞急忙拒绝了,开玩笑,眼下才什么时候,怀了才一个月,哪有那么娇贵的?
倒是李龙给杨大姐一百块钱,让她接下来把饭做精细一些。顾晓霞有什么需要的想吃的就尽管买了做。
倒不是不多给钱,一来就这一百本身杨大姐都不要的,她说自己有钱;二来眼下这经济形势,一百块已经很多了。
想想李建国去卖一头活的大肥猪,收购站才给九毛的活称价,一百来公斤的一头猪得了九十来块钱。
李龙的意思是隔段时间给杨大姐一些钱,总之要把顾晓霞的营养给补上。
当然,至于顾晓霞会不会养胖,李龙知道这种事情不会发生的。顾晓霞不是馋嘴的,而且她是国家干部,对自身的形象还是挺重视的。
国家干部不宜过胖。这年头胖人真不多。
李龙开着拖拉机往县里走的时候,还有人拦着他问关于苇把子的事情,他只能耐心的解释。
其实他也有些纳闷,往年这苇把子的活早就下来了,今年怎么会这么晚?
不过供销社没有给派活,他也不好自己让村里人给扎,至于那些不听的,他也没办法。
老马号的老罗叔说到冬天了,饲料不多了,李龙便又去石城拉了两趟糖渣,和胡科长以及宋明聊了聊。
终于,一场大雪下了下来,标志着寒冷的冬天,正式来临。
而时不时往供销社跑的李龙,终于从李向前那里得到了一个消息。
“去年的苇把子是两万个。今年的依然是两万个。”李向前也是风尘仆仆,他刚从乌城回来,得到这个任务后就直接给李龙说了:
“我给你揽下来了,你能完成吧?”
“没问题,标准没变吧?”
“变了。”李向前说道,“去的的苇把子是每个里有苇子十根。今年要求每个里面有二十根苇子。当然,价格也提高了。去年一个苇把子是两毛钱,今年是五毛,算涨价了。但质量还是要非常的高。”
李龙一听就知道坏了。
村里那些已经扎了苇把子的人,这回可就惨了。
“还是三道细铁丝吗?”
“嗯,长度不变,铁丝不变,就是苇子的个数变了,应该是上面经过实践后觉得小苇把子没有大苇把子好用。”
可能吧,上一世好像没有这样的麻烦啊?一直是小把苇子啊?
难道又是自己扇出来的事情?
不太可能吧?自己又不涉及到建筑行业?
李龙知道这下子,又该有人要倒霉了。村里那些事先把苇把子扎起来的人,这回要麻烦了。
李龙从李向前这里得了差事,回到大院子,并没有立刻回队里。
他要先给顾晓霞说一声,等明天早上再回队里。
他以后的打算是,两万个苇把子,每天收多少个,就拉多少个回大院。
这玩意儿放到队里比较危险,真要让人一把火点了,那麻烦就大了。
毕竟苇子的数量就那么多,全队所有的苇子打下来,能扎的苇把子也就三四万个。
如果自己检查过的被人烧掉了,后面还真不一定能补起来。
钱他倒是损失得起,但没有那么多苇子可以损失啊。
所以李龙必须慎重。
他赚的钱不少,想来队里或者其他地方,得红眼病的人也不少。
晚上和顾晓霞说完,顾晓霞倒不需要他照顾,让他好好去队里管着这个。
“每天晚上我都会回来,反正到时你也差不多才下班。”李龙说道,“你放心,我会两边兼顾的。”
反正他只是收,做的事情交给别人了。
就是不知道队里那些已经扎了苇把子的人听到眼下这个标准,会是什么反应?(本章完)
(https://www.24kxs.net/book/3538/3538380/1111057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