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一鸣惊莒州
县试,魏昶君以《碑传集》回答需要高洁官员,答题对策从格式到风骨都让人如沐春风,如此才得了第一,跳过府试。
岁试,决定能否成为秀才,能否被提学官或其他学子关注。
魏昶君和现代思索过。
一方面在蒙阴县广积粮,蓄谋造反。
一方面自己必须在考场一鸣惊人,获得各方文人的关注,将自己竖立成海瑞一样的官员,甚至创建“复社”也就是文人小组织,主张报国忧心,在文人圈获得知名度。
魏昶君在意的,通过知名度自己可以吸取很多底层文人!
自己虽然有兵卒,但缺文人,缺识文断字,缺管理之人才。
所以此次科举极重要,就是拉拢底层人才,名号打响莒州一代,也能被记录历史,被后世便于观察。
魏昶君思索片刻,开始回答考题,他和现代经过讨论,决定附议提学官。
提学官的意思是朝廷任何政事都应该思考民生,进行实践,而后再发布。
魏昶君先在考舍点燃火炉,暖了暖手脚,烘烤的热乎乎之后他开始烧水,碾墨,而后才开始答题。
魏昶君答题来自《论衡》卷一·累害篇,他使用东汉思想家该文献回答题目。
「吾有感,正所谓动百行,作万事,嫉妒之人,随而云起,枳棘钩挂容体」
「蜂虿之党,啄螫怀操岂徒六哉!六者章章,世曾不见。夫不原士之操行有三累,仕宦有三害,身完全者谓之洁,被毁谤者谓之辱;官升进者谓之善,位废退者谓之恶」
这叫点题。
这意思就是说,如今世风日下,只要是多出力多做事的人,那些嫉妒和针对他的人风起云涌,像是荆棘一样钩在他身上,也像是蜂虿一样的毒刺开始害他,而很多人却看不到,只知道那些升官的都是操行德善,那些被罢官降职的是操行低劣,如此这般,导致世风愈发残破。
所以理当让读书人保持清醒,不攀附权贵,面对那些不贤良的高官也要保持抗争,不和那些人同流合污。
该回答甚善。
提学官冒着得罪儒家文臣的风险出王充考题,那就是询问面对不良风气,不良政事如何改变。
魏昶君回答则是让文臣官吏保持清醒,敢于发现面对不良抗争,唤醒读书人真正的立意。
写完这道考题时,茶水已经咕嘟咕嘟作响了。
魏昶君不急不缓开始倒茶,熬米粥,而后从包裹掏出一块猪排骨,撒上盐粒,放在木堆上开始熏烤。
味道香喷喷在考舍散开,引得门口的衙役不断吞咽口水。
旁边考舍考生更是恨恨的吸溜着面片汤,馋的流口水。
有考生暗中唾骂:“哪来的不良考生,在考场居然烤肉起来,馋死吾辈了。”
原生态的考生只需要撒盐,其他什么都没有,魏昶君吃着烤排骨,喝着米粥,他只感觉浑身舒畅,整个人味蕾都被唤醒打开一样。
吃饱喝足之后他铺好羊皮褥子,从包裹取出木桶,开始烧水泡脚,一边泡着脚他一边等待新的考题。
咚咚咚咚——伴随着衙役再次敲锣打鼓。
三名衙役举着牌子,新的考题来了。
「多贼,何时能路不拾遗,大明巍峨」
「灾变频发,官吏沉疴」
「和解」
「.....」
该内容很多,这是提学官以他的口吻询问,如今大明崇祯二年到处都是干旱和雪灾,天地可谓阴阳差到了极致。
而陕西的百姓又成群匪患,如今天下当如何治理,如何有一条办法让各地那些腐朽的官员治理一方呢?
这是策问!
询问对策,真正开始考验考生。
一时间贡院考场,声音寂静起来,很多人陷入沉思。
魏昶君笔墨未停,他开始书写。
「吾有感,《资治通鉴有云》所谓汉宣帝被匪患难,因勃海左右郡灾岁饥饿,盗贼并起,和解」
「丞相御史举荐龚遂」
「帝问,龚言,勃海孤远,未曾被圣人教化,其民被各种困顿饥寒把持,而官吏不体恤百姓,如此匪患成群,而不知皇也」
「若想民心安定,需要财帛,时间,政令,三管齐下」
魏昶君开始点题。
面对提学官问如何治理大明乱象,魏昶君答题是,他先引用了资治通鉴一个故事,那就是汉宣帝治理勃海盗贼,启动了一个叫龚遂的官吏,此官吏要求财帛,时间,政策支持,如此他便有能力让勃海盗贼消失。
然后魏昶君开始承题,也就是告知考官他的策论。
「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各以口率种树畜养。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
该承题的意思是面对那些若匪患严重之地,驱散当地官吏,重新设置新官吏,于百姓选举新的官员。
「而后罢免一切追捕盗贼的县衙」
「同时对灾民和盗贼说,只要是拿着锄头和镰刀的便是良民,而拿着锋锐武器的则是盗贼,会面临追捕」
「于盗贼惶恐,解散,放武,拿锄」
「而后开仓放粮,取粮备荒,亲自赈灾,防止小吏贪污吸贿」
「下令让各地官员以身作则带领百姓开始开垦,挖掘,卖刀买牛,注重农桑为主」
如此勃海小吏治,大守天地民,勃海贫民开始有牲畜积,粮草积,监讼消止。
承题代表讲解如何治理。
而接下来破题则是最后一步。
魏昶君认真书写,反正自己给大明出再多的锦囊妙策,大明朝也会走向灭亡,因为土地兼并太严重。
「其有三点,其一,做事条例缓进,了解各事危机」
「其二,定义危机为何,将流寇当成民众,获得民心」
「其三,只要能让百姓富足,可做一切,如此此地才可治理」
魏昶君这次策论写的很认真,之前对策他写的花团锦簇,但那是给考官看的,而现在给提学官看,他写的全是实打实的策论。
现在他递交试卷,平静走出考场,其他学舍很多学子还在皱眉思索,思考如何写的花团锦簇,魏昶君已提着大包小包回到客栈。
夜深。
提学官陈牧茗烦躁看着考生试卷,他一一摇头:‘花团锦簇,毫无作为,只知道圣贤之理!’“然大明乱象,如何解决,毫无回答。”
直到陈牧茗拿起县考第一,魏昶君试卷,这一刻他整个人怔住,忍不住兴起,大声叫好。
官员独立思考之路答题。
还有勃海小吏治事录答题策论。
周围考官纷纷围了上来,有老朽神情怪异:“好一个奇才,此人若治理一方,绝为大才!”
(https://www.24kxs.net/book/3620/3620453/1111107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