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商品房
杜红英今天带着小五去赵大琼家做客。
“妞妞进了文工团还是要把学习搞好,不要荒废了文化课。”
文工团主要负责为军人提供文化娱乐服务和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一般都要十八岁以后才能进去。妞妞之所以能被文工团团长特招就是因为她学了变脸这个特长。
杜红英就很感慨:兰勇虽然是一个继父但是真的给足了妞妞的父爱。
大姨把赵大琼母女带到杜家时,妞妞又黑又瘦又胆小惊恐。
兰勇给了她安全感,给了她真正的父爱。
妞妞想学变脸,兰勇就想方设法去和老师套近乎成功的拜入了师门。
妞妞从小就想要进文工团的梦想才能这么早实现,一个好父亲能给孩子铺路能托举孩子走得更远。
“嗯,爸爸也说了,让我在学习文艺的同时也要学文化课,我还要参加高考,我要向您学习要当一个大学生。”
“咱们家妞妞长大了也有出息了。”杜红英和赵大琼说道:“姐,你真有福气。”
“是啊,我也觉得我有福气。”赵大琼笑眯眯的摸了摸女儿的头:“我妞妞成长成大姑娘了,都是可以挣工资的人了。”
妞妞给了她们一个大大的笑脸。
“妈妈,我去陪弟弟妹妹玩儿,你和红英姨聊天。”
“好,注意着点,妹妹小不能吃花生那些硬东西。”
“嗯,我明白了。”
妞妞带着小五出去玩儿了。
“姐夫在做饭?”杜红英笑道:“他的厨艺是不是越来越好了?”
“是的,几个孩子都喜欢他做的菜。”
赵大琼一脸的幸福和骄傲。
这就是女人嫁对了男人的状态。
杜红英很为她高兴。
想当初大表姐还各种担心,事实证明幸福来了就一定要抓住,世上可没有后悔药。
“对了,那个章小雨带着孩子住在公司的宿舍了。”赵大琼想起来了连忙问:“她真的要和她男人离婚吗?”
“不太清楚。”杜红英将凌大娘所做之事一一说了:“听高志远说凌排长也后悔了,到处在找她们母女俩呢。”
赵大琼惊讶的看向杜红英。
居然不告诉凌排长?
“太容易得到了的就不会珍惜。”杜红英道:“当初离开时我没有帮忙现在我也不会多嘴,他们若有缘自会再相见。”
“一个女人带着孩子出来独立生活不容易。”赵大琼想起了当年自己苦若不是有娘有二姨父和红英他们帮忙,她是打死都不敢跳过那道坎的:“我看她做事还是挺麻利的,和公司的人都很和得来,是一个不错的女子。”
“嗯,就凭她有勇气走出去就一定能过好日子。”
如果逆来顺受最后可能会和自己的上辈子一样在沉默中灭亡。
赵大琼和杜红英说着自己的近况。
“学习了很多新知识也认识了很多人,发现她们都好能干越发觉得自己要学的东西很多。”赵大琼感慨万千:“红英,真是太感谢你了,是你支持我走出来是你告诉我要跟上兰勇的脚步不要落后的。”
赵大琼还清楚的记得杜红英说起了陈世美和秦香莲的故事。
千百年来世人都在骂陈世美。
陈世美攀龙附凤固然可恶,但是秦香莲也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
她心甘情愿当着贤妻良母伺候公婆抚育儿女默默的牺牲着自我成全一个状元郎。
读书人最浪漫的事儿就是红袖添香。
如果她也会吟诗作画甚至跟着陈世美一起上京赶考,陈世美就没有欺上瞒下招为驸马的可能。
但凡有一点可能她也有机会跳出来将苗头掐死。
女人最大的悲剧就是自我感动的付出却得不到他人的一点认可。
“姐,你最应该感谢的是你自己。”
想想赵大琼一个连小学都没毕业的农家妇女硬生生的学会了外语,还能做一些简单的翻译工作她的付出可想而知。
这一点连杜红英都自叹不如。
“姐,你是怎么学外语的,教教我。”虽然自己已经快大学毕业了,但是英语这一门功课真的是一言难尽。
怎么说呢,上课的时候老师在上面讲课她在下面云里雾里听不懂,在赵月岚的开小灶补习下考试勉强能及格,但是若让她开口说英语,那绝对是灾难级别的。
“就是不停的听读写,最早学会二十六个字母就发现这玩意儿比汉字还好记,反正所有的单词句子都是这些字母组成的,不像咱们汉语认不了是真的认不了,认识英语就简单多了。”
杜红英……感觉大表姐在凡尔赛!
当然,汉语确实也博大精深,别说大学生就是大学教授也有认不到的字。
“姐,你记一个单词要多久?”
“单词,看三遍应该就能记住了。”
大表姐的记性是真的好得让人嫉妒。
想自己,三遍三遍又三遍也只能记个模糊。
再几天又忘了个一干二净。
这就是传说中的天赋?
姐妹俩又说起了孩子。
“那四个小崽子倒是想回通安村一回去就能翻天。春节时间太短就不让他们回了。”
“红英,你也是一个有福气的,孩子有婆家人照看,小五也有牛三姐帮衬。能省不少的事儿。”
“就是,要不然我哪来精力读书。”
“也没时间办公司。”赵大琼笑道:“你是读书挣钱生娃三不误,妥妥的人生赢家!”
“哪有啊。”杜红英还是要谦虚一点,心里却是乐开了花。
这辈子顺风顺水,真好。
在赵大琼家吃饭的时候兰勇说起了一件事儿。
“东湖丽苑是商品房有钱就可以买就是有点贵,一个平方要八九百左右。”兰勇有点心动:“我们长期住在公司的宿舍也不是一个事儿,我想去那边买一套房。”
赵大琼想开口最后还是闭了嘴。
在她看来有公司宿舍住挺好啊,所有开销都是公司出,这个公司名义上是兰勇的实际上是杜红英的感觉是在揩红英的油,有点不好意思说出口。
“东湖丽苑,商品房?”
“是的,普通人工资还不到一百块,不吃不喝一年工资也就只够一平多,这价格太贵了,所以真正买房的很多都是港市的人,买一套房还能解决三个深市户口。”
“港市的人还要深市户口?”
“不是,他们更多的时候是为了解决内地农村户口的亲友而买的。”
(https://www.24kxs.net/book/3629/3629242/1448219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