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明话事人 > 第615章 组织之后是宣传

第615章 组织之后是宣传


站在居高临下的角度打趣完赵志皋,林泰来好奇的问道:“这两个人是谁?”

赵志皋回答说:“齐世臣和柯挺。”

卧槽!林泰来也吃了惊,“怎么是他们两个?”

这两人倒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人物,也没做出什么大事,但名声当真是不小。

主要是这俩被人起了外号,还特别响亮,让人印象深刻。

在很久很久的六七年前,朝廷斗争的焦点还不是什么国本,而是皇帝寿宫选址。

至于斗争双方,则是已经失势的“反张居正三红人”和目前仍然健在的申首辅。

当时首辅申时行坚决选址大峪山,因为这是申二爷岳父、前礼部尚书定下的地方。

而反申时行的“三红人”则坚决反对大峪山,主要借口是地下有巨石不吉利之类的。

当时林泰来还没入朝,申首辅这边的主力打手就是给事中齐世臣和御史柯挺,堪称哼哈二将。

齐世臣因为先前保过座师张居正张太岳,而后又帮申首辅死保大峪山。

结果他被损成“齐人齐保山”,从此外号齐保山,或者保山给事。

而柯挺则当着皇帝的面说:“若大峪穴下有石,臣敢以身当之!”

结果他被起了个外号叫石敢当,也叫敢当御史。

朝廷里都是体面人,给人起外号的情况不算很多,这两外号就算是近些年来的翘楚了,堪比林泰来帮顾宪成圈子起的外号“顾家班”。

“他们两个怎么跟你相熟了?”林泰来还是很不可思议,这俩应该是首辅的铁杆吧?

赵志皋如实答道:“万历十五年京察,当时首辅似乎有去意。

所以他们两个心里惶恐不安,找我求助过,一来二去就熟悉了。”

林泰来回忆了一下,原来就是清流势力到苏州老家搞事,还用了巡抚当卧底,差点让首辅不想干了那次。

最后还是自己发动民变连续逼死了知府、巡抚,并且重创了钦差,才把事情摆平。

林泰来又问:“他们两人现在什么官职?”

赵志皋继续回答说:“齐世臣资历较老,官位已经是太常寺少卿了,和你一样。

但他的差遣比较偏门,是提督四夷馆,只能管着百来个通事、译字生。”

在朝廷混了这么久,林泰来还是第一次在现实里遇到“提督四夷馆”这种官职。

下意识的说:“这不是主角才能拥有的稀有官职吗?”

赵志皋:“.”

林九元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啊?能不能积点口德?别人又没得罪过你。

就算你身份清贵,瞧不上这种官职,但在心里想想就好了,何必刻薄的开口讽刺?

林泰来解释道:“不要误会,我真心觉得提督四夷馆大有前途!

如果不是皇上准了组建通信司,我都想亲自把四夷馆兼管了。”

赵志皋继续说:“至于石敢当柯挺,资历较浅,从万历十三年当御史。

到现在正好六年任满,又到了接受考察的时候,正处在一个官场生涯的关键节点上。”

多疑的林泰来还在反复盘问:“他们当年也是出过力的,怎么不去找申首辅?”

虽然林泰来觉得急需加强组织建设,但真不会随便收人,宁缺毋滥。

赵志皋和很坦诚的答道:“申首辅的态度怎么说呢,这一两年对中层官员有点像是放养了,不是特别上心的样子。

不然的话,齐世臣也不至于只能落到个提督四夷馆的差事。

看到齐世臣的现状,柯挺现在就更担心了。

毕竟陆光祖当上左都御史后,都察院内部考察大都把持在对家的手里。”

官场就是这样子,脉络交错纵横,牵一发而动全身。

林泰来思考了一会儿,没继续说齐保山和石敢当这两大名人,反而向赵志皋问起了申首辅。

“你在内阁,与首辅朝夕相处,他现在究竟是什么状态?”

这个问题干系重大,赵志皋反复思量后,才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前些年虽然首辅动辄喊着辞官,其实没事。

这一年来首辅嘴上不怎么说辞官,但却可能真有去意了。”

而后赵志皋更详细的说出了自己的判断:“从齐保山、石敢当的事情,就能看出些许端倪。

在正常情况里,只要坐在首辅位置上,肯定会将很大精力放在扶植党羽上,这是维持自身权柄的必要之举。

而申首辅现在连扶植党羽都这么懈怠,说明其斗志和进取心已经开始消散。”

林泰来长叹一声说:“像申首辅这样的人,内心不会轻易被别人所左右的。

无论他是去是留,我们做好两手准备就是。

若他继续留下,我们当然欢迎。若他真的想离开朝堂这是非之地.”

说到这里,林泰来忽然伸手拍了拍赵老头的肩膀。

然后意味深长的说:“二王皆不能长久,汝当自勉!”

未来两年政局仍然极为纷扰混乱,如果申时行继续当首辅,还有可能控得住场。

换了别人根本不行,王锡爵也好,王家屏也好,都没那个调和鼎鼐的能力。

又来了,又来了!赵志皋老眼直翻,又是“汝当自勉”这个大饼!

不过这个大饼越来越不像是画的,真的一步一步在实现?

如果申首辅不想干了,接下来首辅人选的次序肯定是王二、王三。

听林泰来这意思,王二、王三就算当了首辅也干不久?

那已经六十八岁的他赵四岂不是有望在有生之年登顶?

林泰来又转回了正题说:“就是你今天推荐的这两人,有点不好安排啊。

再怎么说,现在申首辅还没退呢,咱们直接上手收了他的党羽,这好吗?”

赵志皋的态度忽然变得坚定了不少,毫不犹豫的说:

“这叫千金市马骨!不只是为了收人,也是做给别人看的!

万一将来申首辅去国,他遗留的那些党羽就知道怎么选了!”

林泰来:“.”

他只是预测了一种可能,你赵老头怎么还期待上了?

真没想到,佛系摆烂多年的赵老头心里,居然能产生一丢丢野心这种东西。

你就不担心,万一被申首辅视为挑衅怎么办吗?

赵志皋又劝道:“经我考察,这两人的能力还是不错的,收过来也是可用之才。

只是他们近年来受了外号所累,受人排挤导致发展不尽如人意。

而且他们认为,转而投奔你的话,不能算是投敌,首辅大概不会真生气。”

林泰来先给了个甜枣,“我奉旨组建兵部通信司,现在正缺少官员,自然欢迎人才来投靠。

对于你推荐的这两个人,等我找个机会亲自考察。

毕竟最近实在太过于繁忙,合适的时机是不是说有就有的。”

一直很关注林泰来动向的赵志皋问道:“接下来的重点事务是什么?组建通信司?”

林泰来笑道:“组建通信司固然很重要,但这是一个持续过程,并不是当前最紧迫的事情。

今晚把组织建设工作部署下去了,接下来要抓的当然是舆论宣传工作。

这项工作的重点在于落实,落实的重点在于具体行动,要在具体行动中把握工作重点.”

赵志皋无奈的说:“能不能用一种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我?”

林泰来指示说:“要在京师大张旗鼓宣扬我的武功,把献俘大典演奏的铙歌改成我的词!这是我当前最为紧迫的工作!”

赵志皋非常不理解,在他的认知里,典礼铙歌是一件很无所谓的小事,无非就是个背景伴奏而已。

而且林泰来的武功已经封赏完毕了,还继续宣扬武功有点多余,没有多大意义。

林泰来含含糊糊的说:“怎么能说没意义?恰恰相反,意义非常重要,甚至还会影响到明年。”

反正赵志皋完全先不明白,林泰来到底有什么意图。

但是这么多年来,赵志皋已经养成了“理解的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这种好习惯。

此时便流畅的应了下来:“我会在内阁盯着,尽量把献俘典礼相关的奏稿拖住,等到你满意为止。”

第二天,到了文渊阁后,赵志皋就向首辅申时行通气。

“林九元想把献俘大典的铙歌换了,但太常寺不同意。

所以他希望内阁暂时把献俘礼的奏稿搁置了,等待他的动作。”

申时行稍加思索后,非常肯定的说:“林泰来这又是给皇上找劫材了。”

反对修改铙歌的肯定是清流党人,林泰来写的新铙歌肯定连带着吹捧了皇上。

接下来林泰来肯定是继续闹事,把事情炒作起来。

然后上疏,把官司打到皇帝面前,给皇帝一个出手裁决的机会。

都是老套路老把戏,申首辅一眼就能看穿了。

果不其然,接下来两天,林泰来要更换铙歌,然后被太常寺拒绝的消息,不知怎得就传遍了京师官场。

本来只是一件小事,传播得却很快。

大部分人都看热闹,但也有个别人感觉机会出现了。

兵部左侍郎石星任满考核,按照惯例来到了吏部拜访堂官。

石星作为王世贞当年亲自评定的复古派续五子之一,他与王世贞的关系当然很要好。

坐在吏部内院正堂里,石星放下茶盅,对王世贞说:“老盟主!该开大会了!”

王世贞很不满意,批评说:“在这公堂里,要称职务!”

石星便应声道:“是,是!老冢宰!”

王世贞这才满意了,问道:“什么大会?”

石星愕然,老盟主你是装傻还是老糊涂了?咱们之间说大会,还能是什么大会?

然后只能很无奈的提醒说:“当然是文坛大会了。”

“哦,原来是文坛大会。”王世贞拍了拍额头,恍然大悟之后微窘。

差点忘了,自己还兼任着文坛盟主来着。

都怪石星,只说大会也太简略了,让自己没联想到文坛。

王天官又道:“去年不是开过了么?主题祝福林九元出征,事后听说林九元还挺满意的。”

石星叹口气,这老前辈对文坛工作的重视程度,简直就是肉眼可见的下降啊。

“近些年来,文坛大会两年一次居多。

上次文坛大会是万历十七年在苏州,新文盟成立的那次。

至于去年,那只能算新文盟京师分会,连第一副盟主都没参加,

而今年万历十九年,才应该是正宗的文坛大会。”

王天官诧异的看着石星,你一个兵部左侍郎,怎么还天天琢磨文坛的事?

略微三思后,王天官认为,文坛大会会影响自己的工作。

他又凭借多年经验,指出当前办会条件并不成熟。

“在京师不太好办,毕竟文学重地大都在南方,很多文学之士也都在南方。

再说今年已经过半,在毫无预告的情况下,突然在京师办会,只怕参加人数有限,那还能叫什么大会?”

石星反问道:“能来多少人很重要吗?”

王天官疑惑不已,难道自己已经思维僵化,没有石星这种后辈人物灵活了?

石星掷地有声的说:“能来多少人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林九元参加!

而且目前林九元正需要文坛大会,老盟主.啊不,老冢宰你得给林九元露脸的机会!”

王天官:“.”

所以你啰嗦了半天文坛大会,归根结底是冲着林九元来的?

思考过后,王天官又觉得石星所言很有道理,文坛大会确实应该办。

即便条件不成熟,为了林九元也得办。

但是真心感觉文坛大会很没意思啊,完全没有当年的兴致了。

王天官沉默了一会儿后,深深的叹口气,不行就禅让吧,应该让年轻人接班了。

他一边想着,一边随口道:“下个月就是八月了,正好可以在中秋佳节前后办文坛大会。”

石星却说:“不能在中秋时候办会,必须要抢在献俘礼之前!”

王天官终于明白,石星这个兵部左侍郎对文坛大会是多么用心了。

好歹也是认识交好了二十年的故人,没必要挡别人的机会。

于是王天官又说:“等林泰来轮转到吏部上衙时,我与他说说这事。

如果他没有意见,就由你来组织吧,我年事已高,已经分不出太多精力了。”

(本章完)


  (https://www.24kxs.net/book/969/969592/1111052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